利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8-09-12 05:31:22高登贵
关键词:单磷酸糖腺苷轮状病毒

高登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人民医院内科,内蒙古 锡林郭勒 011200)

轮状病毒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秋冬时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发病急特征,易引发机体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临床治疗药物种类较多,疗效不一,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效果颇为明显,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6例,男132例,年龄6个月~59岁,平均(31.25±8.36)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补液、退热、肠粘膜保护剂、纠酸、调节菌群失调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方式静脉滴注,应用剂量为10~15 mg/kg·d;观察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治疗方式为静脉滴注,应用剂量为5~10 mg/kg·d。连续治疗5~7 d。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接受72 h治疗后,大便性状。次数恢复症状,各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疗效为显效;治疗72 h后,大便次数与性状均明显好转,患者全身症状得到改善,实施大便常规化验有好转,疗效为有效;治疗72 h后大便次数、性状均无好转,甚至发生恶化,疗效为无效。对恶心、嗜睡、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详细记录,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本次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1%、76.87%,经统计分析,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5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0%;观察组中有1例轻微恶心,不良反应率为0.7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轮状病毒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轮状病毒是导致秋冬季节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入侵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复制,引发细胞坏死、空泡,表现为微绒毛肿胀。引发绒毛排列紊乱,会造成肠粘膜上皮脱落,遗留病变,影响肠粘膜电解质与水分吸收能力,肠液在肠腔积聚则发生腹泻[1]。另一方面肠粘膜病变会降低双糖酶分泌量、活性,削弱对食物消化能力,食物残留在肠腔并被分解为有机酸,进一步升高肠液渗透压。微绒毛破坏会减少载体,引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进一步增加水、电解质丧失[2]。

单磷酸阿糖腺苷属于抗脱氧核糖核酸类病毒药,该药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作用机制是: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降低其活性来抑制DNA合成[3]。当其进入细胞中,经过磷酸生化为阿糖腺苷三磷酸、阿糖腺苷二磷酸,抗病毒活性主要为阿糖腺苷三磷酸与脱氧翔安三磷酸中的dATP竞争结合,进而降低病毒酶活性、阻碍病毒DNA形成,同时还能通过阻碍病毒核苷酸合成降低病毒DNA生成,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对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酚转移酶活性抑制,实现抑制病毒DNA合成的目的[4]。

综上所述,轮状病毒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本次研究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单磷酸糖腺苷轮状病毒
疫苗佐剂单磷酸脂质A的合成及在疫苗中应用进展
广州化学(2022年3期)2022-06-28 00:29:40
康复新液联合溶菌酶、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人人健康(2019年23期)2019-05-18 07:45:12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关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安全风险
家庭用药(2016年6期)2016-10-21 22:41:06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