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炎教授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非萎缩性胃炎验案2则

2018-01-12 06:51宁,冷炎*
关键词:龙胆反酸萎缩性

丁 宁,冷 炎*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非萎缩性性胃炎(CNAG)属于中医学“胃痛”、“嘈杂”、“胃痞”等病证范畴[1]。病位在脾胃,与肝关系密切,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因当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内伤湿热已成为其最主要的病因。龙胆泻肝汤,最早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清泻肝胆湿热的经典方。《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曰:“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自浊溲血”。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在消化系统、男科、妇科、皮肤科等疾病中均有应用,且疗效显著。冷炎教授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脾胃病研究20余年,认为龙胆泻肝汤可清肺与三焦之热,泻肾经、小肠、膀胱之湿,养血而补肝,缓中焦脾胃,为治疗内伤湿热的要方。冷师治疗CNAG主张从肝论治,多从清利湿热入手,认为消化系疾病凡表现有口苦,易怒,阴囊潮湿,小便黄赤,大便粘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均可应用龙胆泻肝汤。又因木盛乘土、湿阻中焦,故多临证运用温运中焦之品,方证相合,往往取得较好疗效。

病案1

韩某,男,37岁,2017年1月6日初诊。主诉:间断性胃胀3年,加重伴嘈杂2周。现症:胃胀,胃中嘈杂,反酸,打嗝,口干,咽中异物感,喜热食,乏力、气短,心烦易怒,怕冷,阴囊潮湿,纳眠差,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日1次。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HP(-)。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断:痞满,湿热蕴胃证。治以清化湿热。方予龙胆泻肝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龙胆草15 g,黄芩10 g,当归10 g,生地黄10 g,通草10 g,车前子15 g,泽泻15 g,甘草10 g,栀子15 g,柴胡10 g,半夏15 g,厚朴30 g,茯苓20 g,苏子10 g,苏梗10 g,生姜15 g,黄芪40 g,党参15 g,良姜15 g,藿香15 g,海螵蛸30 g。上方5剂,1剂分3服,早晚各1次。二诊:服药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偶有胃胀,大便仍黏腻不爽,原方加枳壳10g,大黄3g,继服7剂。三诊:胃胀消失,大便正常,舌红苔薄,脉弦。上方去半夏厚朴汤,改黄芪为20g,继服7剂后停药。嘱患者清淡饮食,阳光下运动。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会

本患发病责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阻滞气机,则胃脘痞塞满闷。《兰室秘藏》记载:“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于内而胀满者”。患者反酸,打嗝,口干,阴囊潮湿,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皆为湿热内蕴之征。《类证治裁·痞满》论曰:“有湿热太甚,土来心下为痞,分消上下,与湿同治”。冷师认为,湿邪重浊,易弥散三焦,黏滞难化,当投以龙胆泻肝汤清三焦之热;加藿香芳香化湿;海螵蛸制酸和胃;因方中多为苦寒之品,且患者喜热食,故加良姜以温运中焦;乏力、气短,故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健脾;咽中异物感,考虑为情志不遂,气滞津停,聚津成痰,痰气结于咽喉所致,故方证结合,用半夏厚朴汤以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二诊时,患者症状均有改善,加枳壳以增除胀之功;加大黄以通腑泄浊。因三诊患者痞满症状明显好转,咽部已无异物感,故原方去半夏厚朴汤,减黄芪用量继续巩固治疗,并嘱患者注意日常调护。

病案2

李某,女,45岁,2017年7月25日初诊。主诉:间断性左上腹灼热3个月。现症:左上腹灼热,饭后加重,喜热食,反酸,口苦,口气重,偶打嗝,心烦易怒,气短,手足凉,纳差,眠可,小便黄,大便不成形,粘腻,日1-2次。舌红苔白,舌体胖大,脉弦,沉取无力。查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HP(-)。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中医诊断:嘈杂,肝胆湿热、脾胃虚寒证。治以清利湿热,温中健脾。方予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 g,黄芩10 g,柴胡15 g,栀子15 g,当归10 g,生地黄10 g,通草10 g,车前子15 g,泽泻15 g,甘草10 g,黄芪40 g,党参15 g,桂枝10 g,石膏40 g,良姜20 g,海螵蛸30 g,大黄3 g。上方5剂,1剂分3服,早晚各1次。二诊:服药后患者左上腹灼热感较前明显改善,仍有反酸,故原方加代赭石20 g,继服7剂。三诊:患者诸症基本消失,继续口服丹栀逍遥丸15天后停药,嘱患者清淡饮食,保持情绪平稳,适当运动。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会

本患因平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升降失序,胆汁不循常道,随逆气上行而成此病。周慎斋认为:“嘈杂是脾虚,肝火得以乘聚也”[2]。张璐认为:“嘈杂与吞酸一类皆肝气不舒,木挟相火乘其脾胃……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宁……”[3]。又因其贪凉饮冷,日久累及脾阳,致脾胃虚寒之证。此患左上腹灼热,饭后加重,反酸,口苦,口气,偶打嗝,皆为肝火上炎,胃气不降的表现;小便黄,大便不成形,粘腻为肝胆湿热下注之征;喜热食,气短,手足凉,纳差,舌红苔白,舌体胖大,脉弦,沉取无力皆为脾胃虚寒证之象。方用龙胆泻肝汤以苦寒直折其上炎之势,抑制胆汁随肝火上犯,同时泻肾经、小肠、膀胱之湿;重用石膏,以除胃中灼热;用黄芪、党参、桂枝、良姜,取仲景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之意;海螵蛸制酸和胃;六腑以通为用,腑气通则胃气降,故加大黄以通腑泻下。二诊时,患者诸症均有改善,加代赭石,增强降逆之功。三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考虑该患平素情志抑郁,故嘱其继续口服丹栀逍遥丸以疏肝健脾清热,体现了冷师注重脾胃之病,从肝论治的特点,正所谓“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

猜你喜欢
龙胆反酸萎缩性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高原龙胆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加减治疗癫痫发作期痰火扰神证的疗效观察
龙胆泻肝汤合三仁汤加减对春季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疗效的影响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