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茜
摘要:《公共场所》是贾樟柯一部三十分钟的纯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了贾樟柯在纪录片创作中更加清晰的美学特征。本文将从影像呈现、空间美学、背景声写实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影像呈现;空间美学;背景声写实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 2018)
11 - 0110 - 03
《公共场所》是贾樟柯应韩国全州电影节“三人三色”计划所拍摄的记录短片。当时三人三色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数字电影节,每年从全球选三个导演,每个导演拍一个30分钟的作品,然后组成一个片子。贾樟柯参与那年的主题是“空间”,《公共场所》应运诞生,并获得了2001年第13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公共场所》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故事,只是单纯记录了各种空间里真实的生活状态,又通过这种状态赋予了空间新的内涵,产生了一种暖昧和美学的韵味。
一、影像呈现
《公共场所》把镜头对准了郊区小火车站深夜的候车室、矿区黄昏时分的汽车站、一辆不知开往什么方向的公共汽车、一个废弃公共汽车改造成的小餐馆、以及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它兼具台球厅、舞厅等多种功能……。镜头就架在某个地方,展示空间里来来往往的人,火车站深夜等待的男子、汽车站边耐心拉拉链的老人、公共汽车上牙疼的孩子或者候车室里伴着歌声的交谊舞,都是一种或熟悉或陌生的生活状态。
(一)“攫取生活碎片式”的美学呈现
贾樟柯在《公共场所》里呈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美学,他采用的是一种攫取生活碎片的方式。不局限于跟踪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而是截取生活碎片里的某一个场景下某一种状态。《公共场所》没有剧本就是单纯的拍摄,最后再截取,整个片子本身甚至是凌乱的,散漫的,不同的段落记录不同的内容,其间的过渡有时候也比较生硬。但生活碎片的方式却给了纪录片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多的内涵多义性,展现了一种广泛状况下的生活百态。
生活碎片式的纪录使得纪录片别具一格,但难得的是把这些碎片能找到同一个主题表达,达到“形散神不散”。《公共场所》做到了,并获得了第13届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评审团认为此片在缓慢的近于静止的状态中让人不知身处何时、何地,再次表现出贾樟柯神秘的时间处理。而大会评委、葡萄牙著名导演寇斯塔说“贾樟柯的《公共场所》给纪录片带来了新的经验,他的获奖是美学的胜利”。显然这些评价与生活碎片式的处理方式不可分割。這种方式带来了一种神秘,没有时间线,没有特定的人和事只是依靠拼接组合产生多义化。
(二)“被摄者与拍摄者互动式”的真实呈现
《公共场所》的摄影机大胆介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保留了“被摄者与拍摄者互动式”的真实呈现场景。拍摄者把摄影机光明正大的对准了被摄者,而被摄者也光明正大的对镜头频频张望,这样的张望对于传统的纪录片而言是绝对不允许的。贾樟柯反其道而行之,乐于表现人们看到镜头后的疑惑、惊喜甚至冷漠。摄影机可以闯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也自然可以对它产生不同的情感对视,甚至是厌恶,被摄者和拍摄者在平等的互动。这种方式非但没有削弱纪录片的说服力,反而增加了真实感。它是摄影机介入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传统纪录片采用暗中拍摄或表演式的效果完全不同。
最重要的是,在拍摄者与被摄者的互动进展中,光明正大的拍摄者及摄影机会渐渐驱散人们的别扭,人们在忙碌中也渐渐开始不会给予摄影机过多的关注,于是真实的生活就慢慢从镜头中一点点流露出来。由此,摄影机就开始了和真实生活的互动与纪录,纪录片追求的真实性,一点点的从屏幕中纷至沓来。
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影片中寥寥几句可听清楚的话中,有一个小男孩对着镜头做鬼脸说“拍电影呢,啦啦啦”,由此可以看出摄影机是一种对于真实生活毫无设计和安排的介入。
(三)“固定长镜头式”的记录呈现
贾樟柯在《公共场所》的导演自述中表示这是他第一次用DV拍摄,而且在拍摄前他就确立了一个原则——“不手持”。或许这也是影片中大量“固定长镜头”记录式影像呈现的原因。摄影机架在那里长久不变,没有特别大的景别变化也没有特别大的运动,是长镜头是画框,以一个单纯的固定视角在记录。而且导演不会给予任何的主观评价,甚至他也不知道镜头里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像巴赞所说:“长镜头是现实的渐近线”[1]。长镜头运用是真实的表现,真实永远是记录片的核心。
而固定长镜头则还有一个优势,它始终和被摄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一个持久客观的角度呈现镜头前的所有,空间、时间以及生活状态在固定长镜头里都被真实的纪录了下来。
当然影片中也有一些镜头的移动比如从废弃汽车餐馆到候车室运用的移镜头,短暂的移出,然后黑幕,过渡到下一个场景片段之中。整个影片在摄取生活碎片式的拼接组合中多用移镜头,移出、黑幕、再进入,毫无设计的呈现每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
笔者认为,这样的实验性是贾樟柯在纪录片创作上所呈现的个人独特影像风格,他始终在自己的影像美学上进行着一层又一层的探讨,并把自己的作品深深打上了“贾樟柯导演”的烙印。
二、空间美学
贾樟柯作品中也往往探讨时间、空间的美学,《公共场所》这个以“空间”为主题的纪录片呈现出了他在纪录片创作中更清晰的空间美学。
(一)异质空间
“异质空间”这个词源自希腊文,其直译为“差异地点”,也有译为“异托邦”的。贾樟柯导演在他的作品中一直所打造的就是一个“城镇变迁”中的异质空间。这个异质化的空间特征是漂泊的、不确定的,代表了社会底层一代人的寻找与失落。在纪录片《公共场所》中,这个异质空间被真实的纪录与呈现,而且这个异质空间因摄取生活碎片式的拼接呈现变得更加独特而立体。
(二)多义空间
贾樟柯在《公共场所》的导演自述中说:“空间气氛本身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空间里面的联系。在这些空间里面,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过去的空间和现在的空间往往是叠加的。比如说一辆公共汽车,废弃以后就改造成了一个餐馆;一个汽车站的候车室,买票的前厅可以打台球,一道布帘的后面又成为舞厅,它变成三个场所,同时承担了三种功能,就像现代艺术里面同一个画面的叠加,空间叠加之后我看到的是一个纵深复杂的社会现实”[2]。这段自述体现了贾樟柯多义化空间新美学的探讨。
贾樟柯通过空间里的种种,表达了纵深复杂的社会现实。尤其是结尾,在流行音乐《用心良苦》下展示着人们的现实生活,镜头还特写了“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以及毛主席的挂牌等。这些镜头表示着国家在人们生活中所处于的位置。最后纪录片在一曲《走进新时代》中结束,人们一个个从门口涌出,谁也不知道这些人将走向何方,但无论是国家的前进还是政策的变迁,现实的生活都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奏中慢慢改变。
笔者认为,《公共场所》切实呈现了贾樟柯的空间美学,这种美学在贾樟柯作品中一以贯之。作为“作者导演”,他一直在研究“城镇变迁下的异质空间”,在《公共场所》中,这个空间得到了最完整、立体的展现。
三、背景声写实
電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声音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著名导演弗朗西丝·科波拉指出:“声音至少是电影的一半……”[3]。电影艺术对“客观物质现实”的还原不只是对视觉维度的还原,也涵括了听觉维度的还原。贾樟柯的创作中,也尤其重视声音维度。
《公共场所》里,始终充斥着各种环境声音,风声、汽笛声、音乐声、台球声等。声音,在多数情况下,体现出贾樟柯“音声写实”的追求。通过声音对影片场景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定位。在时间上表明时代,比如《公共场所》中《用心良苦》《走进新时代》两首歌曲的选择。在空间上背景声还能暗示场景的转换,比如从候车室到舞厅时歌曲的变化。背景声表现了当下的社会实况,突出了“真实”的原则。另外,影片中几处“钟声”,又给电影笼罩上了一层独特的韵味。
贾樟柯对于“背景声写实”的重视,即使在《公共场所》这个30分钟的短纪录片中,可谓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较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贾樟柯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他追求真实美学,通过影像呈现,始终关注城镇变迁下边缘人群所处的异质空间,同时始终重视背景声的运用。作为一个作者导演,他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作者式创作道路。
参考文献:
[1] (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贾樟柯《公共场所》导演自述[EB/OL].https://www. douban. com/group/topir,/3414310/.
[3] (美)波德维尔·汤普森著.彭吉象译.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