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暾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2—0082—01
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倡导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要以学生为主。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怎样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怎样创新教学方法,打造一个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的课堂,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攻克的难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创新教学方法,谈些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进而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利依据。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时,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主體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考,通过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与分析能力,进而得出答案。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指出不足及改正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逐渐进入了课堂,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适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还能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增加教学容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适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例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直观上的认知,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并制作相关课件。在实际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圆柱、正方体和球等有关图形与物体,然后结合物体和图象讲解其性质。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事半功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授课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如果教师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则占据主动地位,学生被动地听讲,教学效果不好。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比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与角色扮演中获取数学知识。教师先向学生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理论知识,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的成员自行分配,分别扮演商店老板和顾客。以买铅笔和橡皮为例,每支铅笔的价格为1元,每块橡皮的价格为0.5元,那么,购买5支铅笔和2块橡皮的总价为多少?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很快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1×5+0.5×2=6元,所以顾客应当向老板支付6元钱。在角色扮演与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但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提升其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沟通能力,并且对增强其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通过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也极大地满足了全新教育体制的基本需求。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全新教育体制的基本要求,教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教师要以完善教学方法为出发点,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编辑:谢颖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