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园卉
摘要: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探讨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思维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反映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将以象似性理论为工具来探讨苏轼词。基于宋词的语言形式具有极高的象似性,富有音律美,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关键词:象似性;象似性原则;苏轼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2.087
1象似性理论简介
被誉为“现代符号学之父”Charles S. Peirce最先提出象似性理论。理论中将符号总共分为三类,即象似符、索引符和象征符。象似符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其对象,它与所指对象之间存在性质上的某种象似性。如照片、图像、雕塑等。索引符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或者时空上的连接关系。如路标、箭头、指针等。象征符则与指称对象之间则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关系,比如自然语言或一些种类的标记系统(丁尔苏,1994:11)。
再以象似符的抽象程度和相似特征所占的比例多少为依据,皮尔斯将象似符进一步分为三类:映象符、拟象符和隐喻符。映象符是指在某种特性上与其所指称的事物相似的符号,体现在诗词里就包含声音相似和形体相似,如拟声词。拟象符是指表示复杂的事物、概念或关系的符号,该符号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所指对象的各部分之间在序列、距离、数量等方面会存在对应关系。与图像符的分类相对应,语言的象似性可分为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映象象似主要涵盖拟声和语音象征等相关内容。拟象象似涵盖结构象似和关系象似两个方面。其中结构象似又可分为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和非对称象似性。最后,隐喻象似需要借助其他事物表现,也就是符号与描述对象之外的第三个事物(张静,2010:22-23)。
2苏轼词象似性分析
2.1语音象似
语音象似属于映象象似的范畴,又称听觉象似性,语音象似性是将书面文字带给读者的视觉效果转化为某种听觉效果。语音象似性是借助人类语音发音来模仿大自然中各种声音,诗词中主要体现为拟声词和语音象征(张静,2010:23)。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在宋词的创作中讲究词曲和谐统一,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因此宋词都富有音律美。词作者为了寻求创作内容的浑然天成,打通读者的视觉感触与听觉感触的壁垒,会在写景状物时偏爱于不时使用拟声词。拟声词是语言中字词的发音对现实世界声音的直接模仿,比如“哗哗”、“啾啾”、“潺潺流水”、“淅沥小雨”、“叮叮当当”等。
苏轼在其词作中对拟声词的运用可谓活灵活现。例如在《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一词中,“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簌簌”即为花落的声音。在另一首《望江南》(超然台作)中,“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咨嗟”是人叹息的声音。《贺新郎》(夏景)末句“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读者眼前不禁出现石榴花瓣与女子的眼泪齐然落下之景,其中“簌簌”也是拟声词,花瓣纷然落下的声音。由此可见,苏轼在词中使用拟声词可以达到形神皆备,以字传情的效果,使人读来画面感剧增,同时调动了视觉与听觉感官,堪称绝妙。
语音象征体现在作者对双声、叠韵、叠音等手法的运用。首先是叠音或是叠字的使用,《行香子》(过七里滩)中“重重似画,曲曲如屏”,描写夹岸的锦峰秀岭,山势之美。《鹧鸪天》里“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浣溪沙》中“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等等,不胜枚举。其次为双声,双声是指其以相同的声母开头,而韵母不同。如《洞仙歌》“时见疏星渡河汉”的“河汉”,指银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的“徐行”,诸如此类。最后的叠韵是指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例如《行香子》(过七里滩)的首句“一叶舟轻,双桨鸿惊”,“一叶”是双声,“双桨”就是叠韵。《蝶恋花》中“春事阑珊芳草歇”的“阑珊”;“咫尺江山分楚越”的“咫尺”。叠韵和双声在诗词中的普遍使用,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使之和谐,富有美感。
2.2苏轼词的顺序象似性
感知方式、行为的顺承性、动作性质和环境与动作的亲疏关系以及社会意向等可构成顺序象似性(秦洪武,2001:42)。
在苏轼的诗词中,顺序象似性不胜枚举。例如《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中“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還家。”是根据时间的递推描写去年与今年的不同景物来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再有《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整个上阙描述了事情发生的先后经过,有因有果。由于苏轼醉酒晚归,门童已睡,无人开门,所以苏轼只得无奈拄杖聆听江水不息。《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利用由远及近的时空顺序描写了远处林木中断处的青山,竹林茂密处被隐藏着的城墙,近处乃是小池塘边蝉声鸣叫,衰草遍地,这是一幅极有层次感的夏末村野雨后图。又如《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以空间顺序,从墙里写到墙外,再从墙外到墙里,构成一组对立意象的篇章。最后则是妇孺皆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个动词反映了作者动作的先后顺序,“朱阁”、“绮户”则反映了作者认知事物的先后顺序,给读者织造出完整的画面感。
2.3苏轼词的数量象似性
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与可测度成反比象似。(王寅,1999:5)也就是说,概念越复杂,就必定会借助更多的语言来表达,隐含的信息越不可测。概念量大,思维处理会占用更长的时间,语言表达量也会越多。宋词句式长短不齐,错落有致,作者可大量使用重复或叠词增加词文的韵律和层次美感,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富有趣味。endprint
苏轼词的数量象似性主要就体现在词语的重复运用上。例如《浣溪沙》中“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的“夜夜”、“年年”,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重叠使用,表达了苏轼对生命的空漠感和潜藏的深沉悲剧意识。另一词作《如梦令》中“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这是一首禅语词,苏轼用“无垢”来比喻自己秉性自洁,所蒙罪责皆是他人强加于身。《如梦令》(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用呼告的形式表达自己對黄州的恋恋不舍念念不忘,体现苏轼对往昔的怀念之情。《行香子》“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以及另一首《行香子》中“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都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自然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对人生和社会永远保持着赤子之心,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4苏轼词的对称象似性
对称象似性是指同等重要的概念和信息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对称性,即对相近信息表达上语言形式的并置。诗词语言结构的对称性不但可以制造视觉上的“形美”,也可以使音律富有节奏,意象更加丰满。因此作者偏爱使用平行结构和回环等修辞手法体现出对称象似性(张静,2010:26)。
苏轼词中的对称象似性也是通过平行结构和回环修辞得以实现的,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左牵黄”和“右擎苍”属于语言结构并置,形式和意义都比较对称。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句式工整,“人”与“月”,“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词性与意向的对称堪称完美。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中“山下”与“松间”、“兰芽”与“沙路”、“短浸溪”与“净无泥”词词平行对称,营造出安闲静美的画面。回环的修辞手法可见于《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全词采用回文的形式,正读倒读均有意义,不仅句句对称,而且全篇对称。
2.5苏轼词的非对称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关系体现在句法中就可另称为非对称象似性。即作者把要凸显的信息置于话题处,次要信息置于述题处。宋词中的句式多长短不一,作者可以根据信息着重点不同来调整语序,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苏轼词中的非对称象似性也主要体现在句子的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上,以凸显起着重要表达的意义。比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末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杨花比作离人泪,作者的愁绪和身世颠沛流离之感慨跃然纸上。《江城子》(别徐州)中的末句“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以写佳人思己来反衬己思佳人,道尽相思之远,相思之苦。《江城子》“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月,短松冈。”苏轼本是在亡妻祭日有感而发表达对王弗的怀念,却在词末反说妻子年年在这明月照耀下短松茂密之处思念着自己,几乎愁至断肠,这将他们夫妻二人之间彼此依恋难以忘怀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哨遍》(春词)的末句“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寄予苏轼顺乎性情,随遇而安,不为逢迎讨好别人而卑躬屈膝的人生哲思。苏轼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往往字面看似与世无争,行间却渗出他不甘妥协的精神和傲然独立于天地间的豁达情怀。
3结语
语言的象似性是一种客观而普遍的存在,即便是在距今千年前的古人所使用的文字符号中也有迹可循。除此之外,象似性也为我们赏析古典文学另辟了一条充满新意的蹊径。
参考文献
[1]丁尔苏.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3):11.
[2]刘石.苏轼词[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秦洪武.语言结构的顺序象似性[J]. 外语研究,2001,(1):3942.
[4]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47.
[5]张静.宋词的象似性微探[J]. 语言研究,2010,(3):2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