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适性发展

2018-01-11 00:07钱坤南
江苏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适性学情教学活动

钱坤南

教学即适性发展,实为追寻课堂教学的本意和灵魂,就是要回归儿童,回归个体,从人出发,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训练等都基于人、适合人、成长人。

教学是一项关乎人的事业,教学即适性发展。“适性”是指适合“儿童”的天性和“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既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即儿童作为儿童的群体特征;又要适合学生的个性,即儿童作为“这一个”的个体特征。教学既要重视儿童性,同时要重视个体性。孔子的“因材施教”、道家哲学的顺应天性,卢梭的尊重儿童天性的论述,以及苏霍姆林斯基“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等理论,都能较好地说明教育教学需要“适性”。因此,教学即适性发展,实为追寻课堂教学的本意和灵魂,就是要回归儿童,回归个体,从人出发,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训练等都基于人、适合人、成长人。

教学目标——适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确定通常要考虑课标、教材和学情三要素,而这三者中的最终落点是学情,因为学生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通过谈话、问卷、检测等方式进行学情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情况,使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体现教学目标的预测性、可行性、全面性和适切性。

教学素材——适合。教学素材是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能否科学地选择课堂教学素材,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和效能度,我们要选择的教学素材必须是适合学生的。怎样才算适合呢?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都是适合的。一要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现实的学习素材,使他们在生活化的情景中,以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二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素材。小学生的感知不够全面,注意不够稳定,他们普遍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直观形象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三要选择既有思维含量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促使其在愉悦的状态中保持活跃的思维。

教学活动——适宜。组织教学活动时,我们首先应该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進行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而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方法、获得经验、提升素养。同时,要关注教师的“教”。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相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中,要发挥教师引导者角色的作用,组织好适宜的教学活动,做到师生同生共长。

教学训练——适中。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活动经验的积累,都需要一定的训练,但这并不是机械重复的操练,而是要求有质和量保证的训练。量,即数量适中,避免出现“以量取胜”的事倍功半的训练方式;质,即难易适中,避免过易或过难的训练,确保一定的思维含量。这就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突出训练的操作性和多样性;从学生的学情差异出发,强化训练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从学生的思维发展出发,注重训练的开放性和拓展性。通过有质和量的适中训练,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数学素养。■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性学情教学活动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学校教育空间设计的三个关注维度——以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适性教育”为例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