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妍
专栏:广东百年音乐名人(主持人:何平)
编者按:在中国音乐史经典教科书和资料中,中国音乐发展中重要的音乐家,可圈可点的广东音乐家就有20多位,他们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的名字载入史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对音乐的贡献更广为人知。为此,本刊将在“音乐人物”栏目专门辟出“广东百年音乐名人”专栏,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这些音乐家,我们将以他们为骄傲,以他们为榜样,在新时期的工作中做出新贡献。
李海鹰,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词曲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在“流行音乐交响化”探索之路上走的最远的作曲家。他于1954年出生在广州,1970年任广州粤剧团小提琴手兼创作员,1975年进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1983年他从部队复员,随后在广东音乐曲艺团继续从事创作工作,1997年起担任了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现居北京。代表作品:《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走四方》、《过河》等。
作为80后,我对李海鹰作品的认识始于他1989年创作完成的《弯弯的月亮》。直到今年九月份,在对李海鹰的一次采访中才得知,他创作的第一首被公众所知的作品可追溯到1986年与陈小奇合作完成的《梦江南》,因此,这首作品的诞生意味着李海鹰歌曲创作生涯的开端。回顾从1986年至今,便可发现,李海鹰的歌曲创作其曲风始终在产生变化,既有《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这类歌谣性作品,也有《过河》、《走四方》一类带有地方特色的作品,还有《爱如空气》、《蔓延》等旋律中充满清新自然的抒情作品,甚至还写了像《中国军魂》这类英雄性风格的作品。可以说,在他的歌曲创作中,曲风的不断改变我们已是有目共睹的。若纵观他的其他创作经历,还有另一种极为重要的风格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即:打破“流行”与“古典”的创作界限,使流行音乐交响化。这一风格的形成基础则来自于他长期对“流行音乐交响化”所做的研究与尝试,2007年,李海鹰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之后的五年时间里他做着各种实践,并开始着手将创作过的歌曲改编成管弦乐版本。这一系列的实践,可以说直接推进了“鹰交响系列音乐会”的诞生,同时,“鹰交响系列音乐会”,既是李海鹰在风格道路上探索的又一成果,也是他个人音乐观的一种体现——交响音乐同样可以流行化、普适化。综上,结合李海鹰的音乐观和他的创作成果来观察,他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和贡献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丰富了流行音乐的语言及表现形式。通过观察李海鹰的歌曲作品,毫无疑问,他抓住了流行音乐的精髓并且成功的与民族元素、古典元素进行融合,在不断探索风格的同时,丰富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语言和形式,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音乐语言使用的多样性来看,具体表现为:① “歌谣性”,其音乐的特点在于简洁的旋律、适度的音域,以及童谣式的节奏,代表作品有《七子之歌——澳门》、《弯弯的月亮》;② “民族性”,其特点在于并非直接使用某个已有的民间音乐旋律作为动机,而是将民间音乐中的某个元素潜藏于音乐语言中,例如:《过河》[1]中的东北二人转风格、《实心汉子》[2]中河南民歌的因素,以及《走四方》中鲜明的山东音乐特征,它们均体现了作曲家对民间音乐素材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将“民族性”因素提取为“流行歌曲”所用,无意间,又使民族音乐以流行音乐的形式广泛传播;③“抒情性”,特点在于强调抒情,具有清新自然的旋律,节奏自由,常以爱情题材为主,例如《爱如空气》[3]、《风无心》[4]等;④“英雄性”,特点在于充满力量的旋律和激动人心的节奏,例如《中国军魂》[5],虽然此类作品数量不多,却也是对流行音乐语言在发展中的添砖加瓦。同时,在歌曲创作中,将管弦乐队作为主要的配器因素,这在流行音乐的声音表现上无疑也是一种强化,创作于2001年的歌曲《蔓延》,就是此类的典型实例。由此可见,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他始终积极吸收各种元素,并尝试以传统文化为源头,探索新的表达方式,现在看来这些既是李海鹰音乐风格的体现,也是他对中国音乐发展所做的贡献。
二是:实现了流行音乐的交响化。从2012年与广州交响乐团的合作之后,李海鹰的创作转向了使流行音乐交响化的方向上。例如:《亮剑》,这部作品被他改编为一部五个乐章、长达12分钟的交响诗,并且改编之后的《亮剑》没有了原先影视作品的桎梏,使影视音乐由“乐配影视”变为“影视配乐”,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呈现了“并行关系”。同时,《黑冰》被李海鹰改编为一部8分钟的叙事曲,再如《背叛》,也被其改编为由交响乐队演奏的纯音乐形式。以上作品都曾属于他的影视音乐作品,而当下又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离开影视作品单独来看,它们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似乎无关剧情顾左右而言。综上,这类作品最终在“流行音乐交响化”的一系列实践中被一一认识。列举如下:2008年7月7日,在广州体育馆举行了“2008祝福北京——李海鹰作品巨星璀璨大型交响音乐会”; 2012年12月由广州交响乐团策划的“李海鹰——中国音乐风情画”交响音乐会;2015年6月6日,北京中山音乐堂,他与中国爱乐合作的“李海鹰流行交响音乐会”;2015年9月,在杭州剧院,指挥的“跨界作品”完成了又一次“流行音乐交响化”的实践。以上一系列实践足以说明,李海鹰通过古典音乐的形式重新诠释曾经的流行经典,不但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而且用熟悉的旋律将更多的人带入了交响音乐的殿堂。
三是:打破“流行”与“古典”的界限,在风格探索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说,史学家是在故纸堆中以发现人类历史的种种规律提供给未来做借鉴,那么,艺术家与科学家所做的,就是探索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音乐家,首先要有敏感的内心,还要有“情系当下”的反思精神,用抽象的表达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正如李海鹰曾提到的,中国音乐要向前走就需要“先得人心之所同”的思想,“关键字是“先”,如果简单地现在流行什么就去做什么,那叫“后得人心之所同”了,要去寻找,要思考,心要静,要敏感,这样才能“先”,才能有提前量。他的新作《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Symphony Epic“Our Sun Yat-sen”》就是一种“先”的体现,该作品是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由全国政协委托广东省政协举办的大型活动而作,于2016年9月28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试演(首演是11月12日于广州中山纪念堂)。作品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序曲 对孙中山的怀念、PART1、PART 2、PART 3、终曲 中山情 中国梦)演出时长为1个多小时,规模由100人的交响乐团、100人的混声合唱团和将近100人的童声合唱团,以及女高音独唱、男高音独唱、男中音独唱、童声领唱和一个叙述者构成。整部作品用了半年时间完成,除了创作音乐,剧本和歌词也有一半出自李海鹰之手。这部作品的体裁虽来自西方的清唱剧,但在音乐的表达上,以及观众的接受度上,却并未产生文化上的隔阂,就像在一件精美的西式餐盘中盛放着耐人寻味的中国食材一样,它的出现拉近了大众与交响乐的距离,同时也为中国当代音乐打开了一个新的创作观念——交响音乐也可以具有普适性。如今,这部作品,就如同一个刚刚燃起的火花,照亮了什么,还有待我们去继续发现,但它却已然为我们打开了创作上的新视域。
李海鹰的作品《弯弯的月亮》节选。
综上三个方面,既体现了李海鹰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的影响与贡献,也使我们从中窥看出他作为当代中国作曲家的创作理想——在风格的路上不断探索,要以更丰富的形式表现我们的文化,使它具有普适的意义。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解读“经典”,它不一定是“学院派”追求的形式完美、逻辑严密,也可以是那些能引起很多人共鸣,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并且能让每个时代都发觉出它的美与价值的东西。当我在回顾李海鹰的作品时,逐渐意识到,经典作品的流传其原因不仅在于形式和内容何等新颖独特、吸人眼球,更在于如何让“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在全新时空下实现完美的连接,就像春秋时代古老歌谣《诗经》那样,它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毋庸置,但《乐府》、《唐诗》、《宋词》却显然更符合后期各时代的审美特点,它们之间本质上是一代又一代的模仿与创造,其间更体现着新旧风格之间的交融。或者,我们还需要更为严谨的,用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理论来理解它。但总之,无论经典以何种形式存在,音乐创作中的风格探索,其最终目的是让我们以更多样的形式靠近音乐的美。
注释
[1]CCTV1996年春节晚会音乐小品《过河》中的歌曲。
[2]电视剧《荣誉》的主题曲。
[3]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的主题曲。
[4]电影《皇粮胡同十九号》片尾曲。
[5]电视剧《亮剑》的主题曲,该作品的词曲均由李海鹰创作。
[1]冯长春 汪静,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J]. 人民音乐,2016年第03期76—78页.
[2]刘丁,关于李海鹰的流行歌曲创作[J].岭南音乐,2016年第01期,68—70页。
[3]周彦冰.李海鹰影视音乐的时代性与流行元素——从《我不想说》到《亮剑》[J].音乐创作,2013年第10期,106—108页.
[4]李海鹰,如何创造流行——我的创作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8年第12期,5—8页.
[5]毛凯 杨传红,从通俗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看我国的通俗音乐创作[J].黄钟,2003年第04期,82—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