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提出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于如何增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出了参考建议,旨在能够不断创新与完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高校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对于我国培养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的责任使命,也是我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入分析并了解當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探索出拓展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要是指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后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前期预计效果的比较结果。教师首先可以从学生的做人基本道德、为人处世原则底线、基本素养和法制观念等方面进行准确地分析与引导,并观察学生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和掌握程度;其次还可以从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高尚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等,帮助学生主动理解并掌握,最终通过观察学生自身的日常行为规范而表现出来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型将会伴随学生日后的成长,对于学生的未来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达到事先预定的目标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1.多层次维度统一
由于高校大学生自身品质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不同的教育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将会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制度等,这便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多层次维度统一的特点。
2.短期长期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短期可以体现在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讲座、一次深入交流的座谈会等,而长期则体现在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格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这些均能够在往后对大学生的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内外表现统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可以体现在自身的行为举止与思想内涵中。行为举止可以包括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爱护公物、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方面,能够通过实际的观察看出;而思想内涵则可以包括对于某些热点事件的态度及看法、自身的立场等,这些无法一眼看出的行为需要大学生在长久的培养引导下逐渐养成。
二、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仅能够切实地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还能够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展开探讨,不断创新与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能够自如地应对新的挑战与困难,最终办出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贡献。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道德观、价值观多元化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基本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价值观念,具备遵纪守法、爱国友善、明礼诚信等优秀的品格,但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被灌输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久而久之在大学生中形成了复杂的道德观与价值观,这些观念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这对于大学生自身品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干扰作用。
(二)政治关注度高、社会责任感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我国的大学生对于政治的关注度普遍较高,具备很高的爱国热情,充满正能量。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的宏伟中国梦更是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立志学习。然而,由于当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大部分的家庭条件相对优渥,并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这导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习惯于安逸和舒适的生活。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及课外拓展活动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耐烦和无所谓,对于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下意识的进行逃避。更有部分大学生将收入标准作为主要的人生目标,对于祖国的需要和社会责任感有着极淡的观念。
(三)思想独立、较以自我为中心
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普遍较为开放和活跃,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而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与资讯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对于他们丰富与开拓视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获取了较多的资讯,大学生们逐渐养成了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们普遍主张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思想上也更加的独立和自信。比如大学校园中有丰富多样的校园社团,大学生们十分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但是他们更加追求在社团活动中展现自我,将“我觉得”“我认为”“我喜欢”“我支持”等作为自己活出个性的重要标签,习惯性将个人凌驾于集体至上,缺乏客观而全面化看待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学科教育和师资力量培训重视程度较高,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行动上并没有明显落到实处。由于或多或少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许多高校仍然认为知识水平的教育远远高于思想政治的教育,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需要通过一些集体性的大课进行统一的宣讲就好,这会直接导致大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以后个人发展的意义,教师仅仅是“教书”而忽视了“育人”,这对于高效的教学质量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误
目前,我国对于高校展开的思想教育工作多为传统的说教式教学,选用的案例也是多年前的案例,与当前的社会环境及背景结合并不紧密。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是主导,学生进行被动的汲取和吸收,嚴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过分重视形式而非内容成效,最终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收到显著的提升,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也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重视并培养大学生具备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品格,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今,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并没有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了解并观察他们的内心。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只有当大学生的思想内里对于政治教育工作产生认可,并且存在客观的精神需求,才能将这种需求转化为外在的接受状态,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五、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建议
(一)扩大师资力量、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效应当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聘请一些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和教授,成立起一个具有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对课程及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研讨与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确立学生主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导,切勿照本宣科,采取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同时,教师应该选取最新的案例,提高课堂的新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社会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最终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与讲座,及时记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根据现状制定教育内容,帮助学生疏导情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当前,我国首先应当提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与创新工作方式,最终有效加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2]罗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3]任艳妮.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
[4]从蓉.关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2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