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凡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其中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其突出,主要集中在就业出路狭窄、专业不对口、满意度不高、就业率较低等方面。文章分析艺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推进艺术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艺术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6-0013-01
2017年底,教育部公布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20万人,就业、创业形势复杂严峻。作为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艺术生,在就业大潮中依然属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类。虽然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趋强烈,国家也在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创新,但是艺术生的就业依然艰难,这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当前艺术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1.政府就业引导布局失衡,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很多艺术毕业生毕业后特别喜欢去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城市文化艺术产业更加成熟,行业结构比较合理、规范,企业相对较为集中,普通民众对于艺术文化的追求更为普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艺术生薪酬待遇相对较高,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广阔,也更易于与国际接轨,就业满意度更高。随着大量的艺术毕业生涌入一线城市,给城市带来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自身的就业压力。而二三线城市毕业生去向较少,待遇薪酬也跟不上,限制了艺术毕业生的就业区域。
2.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艺术就业市场的需求脱节
高校的艺术专业设置一般都是多而全,忽视了艺术市场的真正需求,造成毕业生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近几年市场上比较抢手的有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较高。而老牌专业像美术、音乐,毕业生出路相对狭窄,主要是考研、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等,走专业路线成为音乐家或者画家的毕业生几乎很难实现梦想;表演、舞蹈或者播音等专业出路就更加有限,很多表演类学生毕业后只能去做做群众演员,一定意义上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3.艺术生自身定位不清楚,期望过高
艺术生不能准确定位和正确分析自我,也没有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单纯凭借专业的好坏来评价自身,这与现代就业市场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现实严重脱节;艺术生前期对于专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较多,希望通过就业获得高报酬来弥补当初专业深造的付出,对薪酬要求期望过高。
二、提高艺术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对策
从前面的分析可见,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围绕政府、高校和艺术生个人三方,并且三方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要想提高艺术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形成多方合力,从多处着手。
1.政府高度重视艺术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政策倾斜
政府要高度重视艺术生就业工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艺术生的就业。同时,政府要进行引流,给予艺术毕业生一定的政策倾斜,提供毕业生就业创业活动的支持和补助,吸引艺术毕业生回乡工作,缓解就业压力。
2.高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优化专业设置
艺术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在低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艺术高校要架起校企联络的桥梁,不断开辟社会实践基地,与校外合作单位进行签约,输送人才,扩大毕业生的输出途径。在高年级,艺术高校要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积极创建就业指导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积极联系就业单位,吸引企事业单位来学校开招聘會进行对口招聘,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就业服务,提高就业率。
对于高校内部二级学院的一些专业设置雷同,造成专业教育质量分散,资源浪费,产出效益不高的情况,高校应该优化自身的专业设置,对于市场上需求较大的专业可以相对扩招。而对于市场需求较小的专业,高校可以进行相应压缩合并,集中力量来发展自身的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
3.艺术生要认清自我,既有专业水平又有综合素质
艺术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自我的认知,一定要客观。艺术生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积极分析自我,认清自身的优劣势,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清晰规划未来的发展。同时,艺术生对就业形势要有清楚的认识,不能期望过高,追求高薪,应该摆正就业心态,树立积极的创业意识。
艺术生在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应不断加强综合素质的提升。现在的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不仅有专业的要求,还有沟通、协调、策划等综合能力的要求,如果艺术生单纯靠专业来就业,相对竞争力比较弱。因此,艺术生应多参加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多一份筹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难题。因此,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要形成合力,来共同推进艺术生的就业工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刘鸿宇.试论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5(07).
[2]何太升.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宁夏教育科研,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