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 柯
苏联为中国培养了石油专业高端人才
■ 宫 柯
苏联现代石油工业早于中国半个多世纪取得了显著成果,苏联的石油专业高等教育驰名世界。
早在1919年,年轻的苏维埃政府就成立了莫斯科矿业学院,在这所学院设立了石油地质、石油工程教研室。1924年,苏联在当时的油都巴库创建了第一所石油学院。历经十余年的演变,莫斯科矿业学院孵化出6座石油专业高等院校和6个石油科研院所。苏联的石油专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为苏联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苏友好蜜月期,苏联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可谓帮了大忙,不仅派出了专家团队直接参与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厂建设,还为中国培养了300余名石油专业的留学生。从1950年起,新中国开始选拔人才,陆续送往苏联各石油院校学习深造。
莫斯科石油学院的中国留学生(1958年)
1955年,康世恩率领中国石油考察团首次出访苏联的时候,在莫斯科古勃金石油学院会见了我国派出的第一批石油专业留学生,勉励他们勤奋学习,殷切希望学成之后投身祖国的石油工业建设。
300余名留学苏联学习石油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成为中国石油界的技术骨干,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毕业后走上高层行政领导岗位,或者成为专业学科带头人,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史册流芳。
在莫斯科石油学院工程经济系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合影(1959年)
王涛: 1954—1963年先后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矿业学院、莫斯科石油学院地质勘探系学习。曾历任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勘探室主任,大港油田副指挥兼总地质师,辽河油田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兼总地质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东部石油公司总经理,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胡见义:1954年进入苏联乌拉尔矿冶学院石油地质系学习,后转入莫斯科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习,1959年毕业。曾任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研究大队综合室主任、主任地质师,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副总地质师兼地质指挥所指挥,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总地质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泽明:1955年莫斯科石油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任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从事石油机械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编写了《石油矿场机械》和《石油钻采机械》等高等石油专业教材,主编了《石油矿场水力机械》专著,培养了20余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桃李满天下。
郭尚平:1953年9月进入莫斯科石油学院研究生院和全苏油田开发研究所学习,1957年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曾任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油田开发室渗流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渗流力学研究室主任,是我国渗流力学及油田开发专家,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朝元: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选送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勘探系深造,1956年毕业。在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从事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主持了大庆油田详探,曾任江汉油田总地质师,中原公司勘探局副局长,负责全国天然气勘探工作,提出了《源控论》,成为我国陆相油气勘探基本指导原理之一。
李士伦:1956年赴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曾任西南石油学院教师,从事天然气藏开发研究,世界著名天然气学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
李淑贞: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油田开发专业,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翻译了苏联杜依玛兹、罗马什金油田开发资料,在大庆油田地质指挥所参加了第一次大庆油田储量计算和复算研究,曾任大庆油田地下参谋部副主任,后调入石油工业部工作。
在苏联学习石油专业的中国留学生李道品
李道品: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油田开发专业,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任地质指挥所副指挥,从事油田开发方案和油田注水后动态分析研究,曾担任大庆油田勘探研究院副院长,石油工业部科技司司长等职务。
在苏联学习石油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耿秀文
耿秀文: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矿场地球物理专业。曾任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学委员会同位素组成员,大庆油田测井公司常务副经理、书记。领导了大庆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科研攻关,被授予大庆油田原油稳产20年功勋个人荣誉称号。
刘丁曾: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采油专业,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从事油田注水开发研究,历任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研究室项目负责人、副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油田开发专家。
由于笔者检索的资料有限,其他一些苏联留学生的简历没有查到,仅从这些有限的人物履历,我们不难看出接受苏联石油专业高等教育的留学生,是我国发展石油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力量。此外,苏联还为我国短期代培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我国著名的石油地球物理专家蒋学明,曾于1954年3月到苏联布古鲁斯兰矿场地球物理管理处专程学习仪器操作、地球化学测井和横向测井的解释与应用;油层综合判断方法;从测井曲线图上识别油、气、水界面划分;依据气测井研究烃类比例,核测井仪器刻度的标定等项目。1955年下半年转入理论学习,从第二巴库来到莫斯科全苏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习制作电阻模拟装置解拉普拉斯方程;测量电阻网结点的电位值,制作均匀介质下的横向测井版图;根据现场横向测深的视电阻值与图版比较求出油层的真电阻值等技术。这些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地球物理方法,苏联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实为难能可贵。
曾任大庆油田总地质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的王志武,1958年从新疆石油管理局奉调进京学习俄语,半年后派往苏联到莫斯科全苏石油勘探研究所进修学习。一年的时间里,他考察了苏联的所有盆地研究室,拓宽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回国后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堪当大任。
中国石油工业能够在短短的十年间一跃而起,应该感谢苏联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了先进理念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知识的传授是最根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