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
摘 要 普通高校学生公体散打选修课学生一个学期用于学习鞭腿技术的时间一般为2—4学时,同时学生武术基本功较差,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差。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在短时间的学习中无法完全掌握鞭腿技术。因此学生在练习鞭腿时,老师尽可能地将鞭腿的技术动作分解到最详细的步骤,本文所探讨的公体散打选修课鞭腿教学方法是经过实践验证,总体上通过1—2次课的练习,8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上掌握鞭腿技术。本文主要是为更好的推广武术散打运动提供有效对策,对改善散打课程的教学教法提供参考。鞭腿分前腿鞭腿和后腿鞭腿或左鞭腿和右鞭腿,本文主要以介绍右鞭腿的教学方法为主。
关键词 公体散打选修课 鞭腿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中国传统武术中有一句谚语: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在散打训练中腿法历来占据着重要地位。《搏击》2005年第7期《KO统计报告》一文中提到“我们对2000—2004年K1、泰拳、踢拳、空手道、跆拳道、拳击和自由搏击国家级以上比赛中的KO进行统计后发现,腿法KO占总数的62%,膝法占27%,拳法占11%。如果我们去掉只使用拳法的拳击,三者的比例分别是68%,30%和2%。这个结果可能会令许多格斗爱好者惊讶。虽然拳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但KO能力却远不及腿法和膝法。”
鞭腿是武术散打技术中最具威力的腿法技术之一,它既具有屈伸性腿法的特点,又具有扫转性腿法功能。鞭腿高可击头,中可击肋,下可击腿灵活多变。力量大,击中即会造成对手的瞬间失常。 距离长,可以远距离攻击,又可以保持和调整最佳的作战距离。隐蔽性好,从人体的侧面起腿,对手很难发现。攻击面积大,回收速度快等特点。
1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分解为提膝、展髋、鞭击三个过程。以右鞭腿为例,提膝:右腿 蹬地,身体微侧倾,膝关节自然弯曲,向正前方提膝,大腿与躯干呈约90度,小腿垂直于地面,脚尖绷直。(1)展髋:髋关节随即外展,大小腿折叠与地面平行,脚背对准攻击方向。鞭击:膝关节随即迅速由屈到伸向攻击方向鞭击。鞭击结束时,同侧脚、髋和侧肩 呈一直线。(2)支撑腿:当身体微侧时,稍屈;展髋时,以前脚掌为轴蹬转,在鞭击一瞬间扭髋、伸直。(3)躯干:提膝、展髋时,上体稍左侧转。鞭击时猛然拧腰左转送髋。左肩向下方扣压、右手后摆,左肘前带,头稍低,下颏内收,目视攻击方向。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为教师或教练提供了宏观的教学方法,没有具体的教学步骤及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教师的正确示范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但普通高校学生公体散打选修课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又不能及时对每个人的技术动作进行一一的指导、纠正。学生可能出现不能及时理解和模仿出技术动作,就会造成影响教学节奏、学生不能掌握技术动作,同时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在身体后仰侧身单脚站立时不能掌握重心,容易失去平衡。 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失去教学的意义。本文主要为了使学生能更有效、更直观地掌握鞭腿技术,即便是学生没有任何武术基础。学生在学会一些简单的分解动作后,按照顺序及要就将分解动作串联起来,就可以基本完成鞭腿的技术动作。这样使学生觉得动作容易学,就想去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及步骤
(1)因为鞭腿的进攻幅度较大,所以攻击动作攻击中的平衡与攻击完成后的还原问题至关重要。同时鞭腿需要单脚站立、侧身并后仰,为了使学生快速地掌握鞭腿技术首先需要学生能原地保持身体前后、左右平衡。①以右鞭腿为例,先练习右腿抬起时的身体前后平衡。右脚绷脚尖向上抬起,在练习身体前后平衡时应强调右脚脚尖绷紧下压,同时尽可能将右腿抬高。学生为使右腿抬高必将将身体后倾这样才能使身体达到平衡。左脚支撑地面时因左脚脚尖方向和右腿方向基本上是一致,可能会导致学生身体左右摇摆,可告知学生将左脚以脚前掌为轴向右90度,使左脚与右腿呈十字形,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就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性。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体会起腿时身体应向后倾,左脚向内转动。②保持身体的左右平衡,右腿从体侧抬起与地面平行,学生为使右腿抬高就必须要让上体侧倾。右脚脚尖向前身体重心就会靠前,这时要求学生右肩向后同时右手臂贴在身上已达到身体的左右平衡。
(2)学习提膝、展髋, 学生在学会单脚站立保持身体平衡学习鞭腿起腿技术。①让学生先练习提膝向前的动作,通过惯性带动支撑脚脚后跟向前,此时必须提醒学生要将支撑脚的脚后跟转向前,不转向前就没办法完成鞭腿的动作。在练习这个动作时要提醒学生在做提膝向前时尽可能带动髋向前,这样可增加鞭腿打击的距离;同时要求学生打击腿脚尖绷紧。②右臂快速曲肘下拉,右手臂在下拉的过程中要贴着身体。手臂速度与起腿速度成正比,手臂贴着身体既保证了曲肘下拉的距离最短,又可以提高鞭腿起腿的速度;同时告知学生手臂张开或肘外翻使身体的横截面变大,不利于保持身体稳定性。手臂贴着身体可以身体的在转动中更有利于保持平衡,同时在完成转身动作时可以节省更多的力量。左手臂收回贴于体侧进行防守,防止对手的鞭腿反击。③展髋:身体向左转成侧身状态同时身体向左倾,髋关节随即外展,大小腿折叠與地面平行,小腿尽可能和大腿折叠在一起,同时要强调髋展开,使身体与大腿呈直线,大腿向前对准攻击方向。在转髋时使支撑脚的脚后跟继续向前转。侧身并保持右肩向后既保证身体的平衡又留出向前看的视线位置。
(3)练习连贯的提膝、展髋,学生在熟练完成分解的提膝、展髋动作后,将这两个动作串联起来做。教师由原来的两个口令合并为一个口令,让学生提膝、展髋的动作一气呵成成为一个动作。学生在熟练掌握这个组合动作后告知学生鞭腿又称扫腿,完整的鞭腿技术是利用支撑腿为轴转体、转肩、转腰、拧胯和放髋,髋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各个传递力量部位的加速度依次增加,最后在脚背达到最高速度时向目标甩踢。右脚蹬地提膝、展髋右腿在体侧呈扇形向前,鞭腿要从身体侧面起腿,大腿到身体正前方时停止。腿从身体侧面到身体身体正前方呈90€埃喜⒃谝黄鸬奶嵯フ棍哦饕诖笸认蚯霸诵械?5€敖鞘币丫瓿伞?endprint
(4)练习弹腿及弹腿踢靶,先让学生练习原地提膝后弹腿,再练习提膝向上顺势弹腿。学会空击弹腿后让学生尝试两种弹腿方式进行踢靶,强调弹腿踢靶时脚面与靶面呈十字交叉壮,通过弹腿踢靶使学生体会脚面与靶面的接触及如何发力。
(5)学会之前的分解动作后练习中鞭腿,在右脚蹬地提膝展髋右腿到身体正前方后小腿迅速弹出,注意右脚绷紧脚尖,脚面横向踢出。在完成这个分解动作后告知学生右腿从身体侧面到身体正前方经历了90€暗慕牵谄鹜仁本妥急柑嵯フ棍牛?5€笆蓖瓿商嵯フ棍牛⊥仁战舸笸燃绦蚯埃?0€笆本涂嫉取?
(6)合胯防止学生向上踢,学生在学会中鞭腿后,学生有了收获并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喜欢踢高鞭腿。但是绝大数学生在踢高鞭腿没有合胯、膝内扣导致踢出来的高鞭腿成了弹腿。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学生先学会合胯、膝内扣,原地站立右脚在前同时用右脚脚尖着地,膝关节放松。两脚不能离开地面同时身体左转,右脚以脚尖为轴脚后跟向外转动并抬起。这是学生可以清晰第看到右膝内扣右髋内合,告知学生右高鞭腿踢出来时右腿就要这样做,合胯、膝内扣脚面横着向左弹出。
3结束语
鞭腿是一项既实用又常用的散打腿法,同时鞭腿技术又是相对难学的腿法,学生能正确学会鞭腿又能增加自信心提高对学习散打的积极性。普通高校体育公选课每学期一般有16周的课,在这16周中学生基本上要学会散打的步法、基本姿势、三种拳法、三种腿法,了解防守及摔法。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同时散打运动有要求练习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柔韧性、协调性。所以要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有限时间内学会散打初級阶段的动作技术,老师就必须不断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技术动作分解成常见,易学的简单动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师业务水平得以提高、专业水平得以保持。学生学习到感兴趣的知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运动技能得以提高。教学相长,师生收益相互提高。
参考文献
[1] 威廉·格罗姆.KO统计报告[J].搏击,2005.
[2] 编写组.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散打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申国卿,李义志.散打边腿的技术要点和鞭击力训练[J].体育函授通讯,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