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园园+周莹莹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更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因此,优化课堂效率,上好每节课是一线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向深水区发展,时下名家名师名作名篇迭出,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众说纷纭,标准混乱,让许多一线教师在万花丛中迷失自己,找不到方向。且不知“万变不离其宗”,好课的标准无论形式如何,最终归途是一致的。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的处理,上好每节课,必然要处理好三个认知。
认知一:基于教材,明确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但是教学目标是基于教材和教学而设定的,课堂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点而展开的,这就要处理好目标的设定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是对我们中小学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升华,是对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创新。
“三维教学目标”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要根基教材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不可千篇一律。比如一篇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重要知识点的文言文,你完全可以用一堂课去解决文言积累的问题,那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维度上就可以暂时放弃。我们完全可以在读通一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再去深度解读文章的思想内涵。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的和谐统一應该是语文课程并且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但是课程标准设立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并不意味着这三个目标是应该割裂开来分别设置的。“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比如说苏教版中有一篇课文《听听那冷雨(节选)》,有些老师设计的目标是“在涵咏品味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这个目标是被归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维度,,可是“涵咏品味”这一表述其实是将“过程与方法”包含其中的,所谓的“涵咏品味”应该是对散文的反复阅读和思考,通过个性化的理解去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那么又怎么能将这个目标仅仅理解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翻开手中的教学资料,浏览网上的参考教案,会发现将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设置的现象非常普遍,笔者认为这是对三维目标的误解。因此目标的设定要“因材而变”,不能固守陈规,让“程式”迷了眼。
认知二:基于学情,明确“一堂好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
“合作”是当前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助作用和激励效应往往要超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教与学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学会合作”也是现在教育界比较推崇的理念。《论语》里也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无论是从创新还是传统的角度,合作应该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方法。展开“合作学习”比较有效的操作是,设计一些需要集体力量来完成的学习课题,让一个组或者一个班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从而合作解决一个较大的问题。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并且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是有一定的序列和梯度的,而且通常并不是一定需要学生合作讨论才能够得到结论,这时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独立学习”的能力。
课堂外,合作探究,课堂上,独立思考,这应该是构建高效课堂更有效的途径。因此好课要立足于学情,兼顾课堂和课外学习,让“合作学习”走向真正的高效之路,莫让“合作学习”的形式迷了眼。
认知三:基于考试,明确“好课”的目的指向
不少老师都认为每一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所得,而所谓的“有所得”就是要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拿分。这个标准其实是不能堂而皇之来说的,无论是从课改的要求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都不可能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的,但是在教学中分数偏偏是最实际的。
笔者这学期任教的年级是高二,《唐诗宋词选读》是我们地区高二语文的一部重头戏,而近两年诗歌鉴赏的分值也在加大。于是乎上课时很多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很关注围绕考点设计问题,比如“炼字”“艺术技巧”等,让他们头疼的便是反复强调方法却仍然不能让学生在答题时少丢分。说实话,笔者也常常在上课的时候自觉或者不自觉得按照高考的模式来设计教学方案,但我却觉得这是语文课的一大弊端。
过分强调考试的技巧,学生在忙于记住这些技巧和方法的同时,会觉得诗歌成了一部亟待分解的机器,他们更重视的是怎样将这首诗歌分解成零件,而不是体会在诗歌中蕴含着的语言美和情韵美。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完全对应于考试,将所有的诗歌和散文都当成高考的阅读材料来解析,给学生设计问题然后在按一、二、三的答题套路去理解,把学生的头脑都变成命题者思想的跑马场。那么教学势必就会丢弃一部分重要内容,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因为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弊端,才使得本应该丰富多彩、滋味醇厚的语文成了在学生眼中最枯燥无味又最得不到分的科目。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不回避高考,但又不惟高考马首是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去提升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语文可以不那么枯燥,语文成绩也会相应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开展的比较好的学校的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也比较好的原因。
关于“一堂好课”的讨论恐怕还会一直继续下去。新课程理念是一个形而上的范畴,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学实践进行宏观的指导,具体到某一堂课,讲授法未必就不比讨论法更符合教学实际。至于教学为高考服务,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但也不能因此就将语文课堂变成一味灌输知识、传授机械方法的地方,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解题机器来培养。
写到这里,笔者个人认为,好课无常规,当然,并不是说就好课没有共性。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思考的是用恰当的科学的技法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真正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各种理论各种评价标准迷乱了视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