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临岐镇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1-09 14:37汪利梅姜爱明陈颖君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药农业现状

汪利梅+姜爱明+陈颖君

摘 要 淳安县临岐镇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千岛湖风景区的北部,其中药材采收种植与交易历史悠久,境内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采收种植与交易历史悠久,有“浙江省中药材之乡”“浙江省山茱萸之乡”的美誉。近几年,随着中药材产业和文化的发展,临岐镇党委政府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重点中心工作,要将临岐打造成中药材特色强镇。基于此,结合临岐镇中药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药;农业;现状;对策;临岐镇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50

中药农业是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产业,是利用药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中药材产品的生产活动,可以概括为野生中药材的采集和管理、中药材培管和种植、中药生物工程和中药材初加工及贮藏四个大类。近年来,淳安县临岐镇的中药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对中药材产业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淳安县委、县政府对中药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和完善,这无疑为临岐镇的中药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 临岐镇中药农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

1.1 发展机遇

1.1.1 地位提升

中医药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文明瑰宝,是医药文化的传承。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和健康需求,从得病治疗转向保健预防。相对于西医的治疗和药理,中医讲究的“标本兼治、养生保健”理念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信赖,中医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中药产业链的发展,而中药农业在中药材产业链中占据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水涨船高的发展态势。

1.1.2 政策支持

近些年来,中医药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先后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文件。《中医药法》的颁布,新《药典》(2015年版)的实施,推动和保障了中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1.2 发展优势

1.2.1 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临岐镇,其名始于唐代,其中药材采收种植与交易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淳萸和淳木瓜,指的就是临岐镇的山茱萸和木瓜。据史料记载,早在2 000多年前的汉代,临岐镇一带就盛产山茱萸;清顺治十五年(1958年),萸肉已作为淳安县的名贵药材行销。临岐医药发源于新安江流域的新安医药文化,其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传承和发扬着新安医药精髓,积累了临岐镇作为中医药特色强镇的深厚底蕴。

1.2.2 生态环境独特、药材资源丰富

临岐镇因地势高而成为了千岛湖形成后淳安唯一没有被淹没的古镇,境内野生资源也因此得以保存。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山林面积达1.8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且土壤水质优良、空气纯净无污染,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临岐镇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传统中药材原产地之一。据资源普查,临岐镇现有常用中药材资源400多种,其中动物药材70余种、矿物质及其他药材30余种,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黄精、重楼、三叶青“淳六味”道地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已形成知名品牌:前胡的价格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唯一入选《中华大药典》的掌状覆盆子产量占全国的一半。

2 临岐镇中药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着力打造“中药材产业发展特色强镇”,产业导向日益鲜明,以中药材、山核桃两项主要经济作物产销为主导,富民增收效应十分显著,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16 483元,稳居全县前列。2016年,临岐镇被浙江省农业厅列为中药材特色农业强镇;2017年,被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授予“浙江中药材之乡”。目前,临岐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超3 333 hm2,种植连片面积百亩以上的名贵中药材基地9个,中药材家庭农场20个,并带动屏门、瑶山、王阜等周边乡镇发展种植中药材1 333余hm2,中药材将逐步成为淳北区域性经济。

2.2 存在问题

2.2.1 种植技术薄弱

作为县内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临岐镇的中药材种植是靠着祖辈经验在摸索前进。县农业部门没有专门的业务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使临岐镇的中药农业发展成了“没娘管的孩子”,更谈不上对药农的各项技术支持。

2.2.2 种植培管不规范

因为缺少专技人员指导,药农在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随大流,在各种植环节更是跟着感觉走,如选地时的用地性质和朝向、整地時排水沟的深浅、适宜种植时间等。尤其是滥用农药化肥问题,更是严重影响到药材的品质和药农的信誉,长此以往,会影响整个临岐镇的品牌形象。

2.2.3 种植模式滞后

目前,临岐镇除了个别村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模式,大部分村基本上还是各自为营、散种为主,不论是药农、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药企,虽然也在说规模化,但和其他中药之乡仍有差距,特色产品未能形成优势产业,自然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品牌优势。

3 临岐镇中药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3.1 加强扶持的力度和精准度

扶持包括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县镇两级扶持政策的再提升、再优化,激发药农积极性;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健康种植、科学种植。

3.2 建立溯源体系,把好质量关

质量是中药材的命脉,容不得一丝折扣和侥幸。中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基地化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溯源体系,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是解决中药材质量的根本,要重视种植端的严控,包括种源、环境、管理、加工方式等。

3.3 优化发展模式,打造优质道地药材基地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优化种植布局,把好“品种、品质、品牌”三大关卡,以绿色、有机、优质道地药材基地等认证标准,指导中草药的种植生产,以优质道地药材基地创优势中药农业。

4 结语

中药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精准的政策扶持,只有建立溯源体系,培养技术人员,才能打造一个拥有“优品种、优品质、优品牌”的实力派中药强镇。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药农业现状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