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研管理 促进院所成果转化

2018-01-09 13:06牛爱京刘芸
科技资讯 2017年32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技术进步科研管理

牛爱京+刘芸

摘 要:科研管理工作是科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作为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而言,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以及科技进步之间存在越来越紧密的关联性,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甚至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方缺习,其余两方面都不能得到顺利推进。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转制科研院所的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对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路进行重新梳理和探索,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科研管理 成果转化 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b)-0104-02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的要求被明确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1]。

科研管理工作是科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以及科技进步之间存在越来越紧密的关联性,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甚至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方缺习,其余两方面都不能得到顺利推进。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转制科研院所的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对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路进行重新梳理和探索,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1 科研管理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科研管理是指通过对管理科学的运用,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具体到每个单位,科研管理主要围绕项目以及负责项目的技术人员展开,是指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材料整理归档的全程管理,即是对人员的管理,也是对项目的管理,且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其目的是使科研管理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保证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由此可见,成果转化是科研管理的一个主要目的。

科技成果转化实质是一项经济行为,但又带有科技性质,是科研活动能否被社会承认和接受的关键,是科研院所或者科技型企业与市场的结合点,其目的是取得最终的经济效益,体现科技开发的价值,再反过来促进科技人员进行开发、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闭环。

2 成果转化对技术进步的积极意义

(1)从国家层面来讲,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只有把知识、智力等核心要素与相关产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但中国最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学会怎样把科技变为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办法。”“创新—转化—再创新—再转化”这种不断将研究与应用结合起来的知识信息链状运行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具有重要作用[2]。

(2)从院所层面或企业层面来讲,由于笔者所在的院所,已经按照相关政策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既有事业单位的影子,又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着经济效益和利润的追逐。在事业体制下,院所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技术开发,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开发,无论是何种身份,作为技术成果转化的最终实现者,作为技术创新的主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进步最终依赖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3 目前科研管理、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管理理念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转制后的科研院所,由于企业性质属性,其经营理念以及战略目标等与以前有着较大较多的差异,简单来说,原来的院所其组织目标就是科技成果数量最大化、技术先进化,获奖高级化。而企业性质的院所其目标与普通企业是一致的,那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形下,科研管理也好,成果转化也好,只注重学术理论与研究价值,不注重与市场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不注重成本以及效益等经济指标的做法,与目前的现实要求格格不入。

(2)科研管理缺乏整体规划和过程管理。计划经济下由政府安排下达科研任务的惯性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目前的项目管理理念。“等、靠、要”思想以及“为科研而科研”的惯性还一定程度存在。

(3)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相对淡漠。科研成果大部分以科研报告和论文的形式体现,不注重将相应成果申报成知识产权,在后续的转化与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诸多纠纷隐患。

(4)缺乏与成果转化相配套的创新激励机制。多年来,以纵向项目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已不能适应企业市场化激烈竞争的要求,科研人员的市场化意识不够,成果的市场转化与运营能力欠缺。

4 加强科研管理的措施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必要从科研管理着手,在以下方面采取行动和措施。

(1)强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科研院所应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按照可操作、可实施性的要求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要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专业,并掌握技术发展趋势,才能保证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科技管理人才培养。由于科技开发到成果转化涵盖的过程长,任务多,范围广,要求科技管理者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协调、组织能力,以及掌控项目全局的能力;同时,还要求懂技术、懂政策、懂法律、甚至懂金融,这种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适应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故各单位要加强对科技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定期组织或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3)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建立健全以知识产权获取与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为核心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这两点也恰恰就是科研工作的价值所在。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并树立在科研工作中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及保护科技成果不受侵犯的意识。

(4)推行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从科研项目选题、研制到推广应用,整个过程及周期较长,要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对科研项目实施动态管理,针对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督促。比如在申报阶段,注重对申报文件及要求理解透彻,包括做好对经费预算及技术、经济指标的梳理,并指导好申报工作;在实施阶段,要建立好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做好阶段检查及分析总结工作;在验收阶段,要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以及组织评审工作,同时做好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科研档案归档等工作;在推广应用阶段,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模式的合作形式,及时、快速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要加快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的建立,通过创新中心、战略联盟等多种合作形式实现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要跨行业、跨地区进行兼并重组,积极探索体制的创新与改革,以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通过科研管理促进成果转化,通过成果转化提高科研院所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新的形势下,科研院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与机制、体制创新的步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东风.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和建议[Z].2015.

[2] 李长健,王小宁.浅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投资,2012(26):99-100.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技术进步科研管理
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