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才
摘要国有企业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基石。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而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是一个凝聚力匮乏的企业。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既承担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还承担了培养高素质员工的重任。国家进入经济建设阶段后,人民群众以企事业为单位开展着日常活动,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员工的优秀品质。对此,本文对构建国有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思路进行了分析,以期研究结论能为国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 国有企业 文化 核心价值观
文化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特征创新性地对文化进行转化。那么文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哪些需要“守”,哪些需要“变”则成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而要萃取其中精华与国有企业的经济建设和时代特征相融合,需要企业文化建设者对优秀文化进行梳理、研究和总结,再依托文化建设载体,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播弘扬开来,并深入人心,达到文化凝人心、塑品质的目的。本文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对现有的文化建设思路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国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思路。
一、国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现状
(一)核心价值定位格局局限
国有企业相比部分民营企业而言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具有重视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国有企业沉淀出一套企业文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强化员工凝聚力,增强员工归属感,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将核心价值观定位在充分发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团结奋进、不骄不躁的精神品质上,这种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发扬光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的融合,以及社会转型升级,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扭曲的价值观,部分人们的思想开始丧失信仰,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等这些优良传统在部分人眼里被认为是食古不化,新常态下,这些优秀价值观需要传承,但更多更深的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传播,为了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员工人心,使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融为一体,企业应该志存高远,站在更高的角度立足核心价值观的定位,让核心价值观变得更为立体,更易于传播。
(二)文化建设未能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也是基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上,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历经世代所积淀,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赓续绵延。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在载体上表现较为丰富,但是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未能体现与时俱进的姿态,各种形式的文化载体向员工传达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局限在传统思想上,忽视了现代思想和西方思想对新一代年轻人价值观的影响,长期对传统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使得部分年轻人产生麻木心理,进而失去了对企业未来中流砥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多元化文化间存在冲突
中西文化,古今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等,在社会转型期相互融合相互冲突。西方文化的输入使得部分年轻人思想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崇尚民主与自由,认为中华民族的部分优秀传统文化过于迂腐守旧,而儒家思想的再度被提倡,又使得部分人片面地认为这是在借机搞尊孔复古,或武断地认为应该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平天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否定。国企党员同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回避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之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该如何确立也成为了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之前,必须厘清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萃取核心精华来构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二、构建国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思路
(一)梳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内容
国有企业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上,还是在文化建设上,都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榜样和楷模,国有企业员工应该成为中华人民的先锋模范,为中华民族建设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以更高的目标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者应该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梳理与研究,将与企业经济建设、人文建设、道德建设相关的优秀文化进行提炼与萃取,再将各种核心价值观融入不同的文化载体,并以动态的眼光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更新与完善,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和认同。
(二)对西方文化采取“拿来主义”
历史的沉浮和民族的兴衰,使得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遭遇空前的冲突,部分人片面地认为中华文化就是封建文化,代表着腐朽和落后,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唯洋是从:而另一部分人又片面地认为学习西方文化就是崇洋媚外,忘祖忘本,对西方文化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而产生这两种对立思想的群体有一个明显的分割线,即新生代员工与老一辈员工。新旧时代的文化隔阂,使得占据国有企业重要岗位,更具有话语权的老一辈员工更加倾向于建设中华文化,抵制西方文化。但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公义、博爱,正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创新性的重要源泉,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者,应该对西方文化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并充分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使其起到企业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三)辨证地把握“马”“儒”关系
中华民族優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儒家思想的精华也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儒家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体现出的局限性,使得其并不能完全代替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挽救和治理积贫积弱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在国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对“马”“儒”所产生的冲突,应该理性辨证地看待,我党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是对党员同志提出的思想路线,在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唯物辩证思想开展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信”等思想精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萃取出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文化构建中缺乏站在更高的高度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萃取,使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员工的血液里骨髓中,使员工成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以静止的眼光和封闭的思想来建设文化,应该大开文化之门,汲取各国文化之精华,结合现代人的思想,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员工个人价值观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