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出版业的努力下,少儿图书“走出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作为少儿图书的一个重要细分板块,少儿科普图书与少儿文学等热门板块相比较,在“走出去”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使用SWOT分析法,全面剖析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并尝试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 键 词】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少儿图书出版;“走出去”
【作者单位】马丽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图书“走出去”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其中,少儿图书“走出去”增长势头强劲,版权贸易日趋活跃,输出品种数量连年递增。少儿科普类图书作为少儿图书非常重要的一个细分板块,虽然版权输出也呈现增长势头,但相比少儿文学等热门板块,进步并不显著,“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H.Weihrich 教授于 20 世纪 80年代初提出。这一方法能够较客观、科学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经常用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SWOT由四个英文单词 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的首字母组合而成,S(Strengths)、W( Weaknesses)是内部因素,O(Opportunities)、T(Threats)是外部因素。我国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面对纷繁復杂的内外部条件,本文将重点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影响少儿科普类图书 “走出去”的各种因素,以得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一、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的独特优势
1. 题材国际化
少儿科普类图书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培养科学精神。从题材上讲,科普图书包括关于自然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如天文、地理、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科学类科普图书,各类实用技术类图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图书,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类知识[1]。可见,少儿科普图书的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绕开图书“走出去”的第一道屏障——文化差异,更容易为国外读者接受。比如,在少儿科普图书中,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太空主题、恐龙主题、海洋主题和昆虫主题是全世界孩子共同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没有国界的限制。
2. 国内成长环境较好
根据开卷公司数据,少儿图书板块实现了连续几年持续性的增长,2016年,其更是以23.15%的码洋比重超过了社科类图书,成为码洋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同时也是图书市场中同比增速最快的一个板块,增幅达到25%[2]。少儿科普类图书是少儿图书非常重要的一个子板块,近年来,市场快速增长,这一良好态势为推动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内部环境。一般而言,具有良好国内市场表现的图书在海外推广中更容易赢得关注。例如,《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这套在国内获得重量级奖项的畅销书,在上百个儿童百科类选题中往往会最先被海外出版社选中。
二、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的劣势
1. 编撰理念滞后
身处高速发展的时代,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人需要及时了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敏锐地洞察儿童阅读需求、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变化,不断调整编撰理念,创作出能够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的好书。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这一板块销售数字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进版图书。根据当当网2016年科普/百科类图书排行榜,前20名中有18种是海外引进版图书,呈现了明显的引进版科普图书占主导的态势。
2. 内容同质化
目前,市场上的原创少儿科普图书表面上看销售得非常火热,但经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图书内容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开卷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书名关键词的动销品种数达到2210种,其中2016年以来出版的新书为480种。再如,以“昆虫记”为书名关键词的动销品种达到887种,其中2016年以来出版的新书为207种。这些书名高度相近的图书中,虽然不乏经典版本和较有独创性的版本,但大多数仍属于跟风之作或在经典版基础上经过简单加工的改编版,缺乏新意。
3. 科学性与普及性失衡
少儿科普图书的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第二层是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第三层是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索的精神。要实现这样的价值,少儿科普图书须在保证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增强趣味性,牢牢吸引小读者,而这也是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一个软肋。很多少儿科普图书过于偏重讲授知识,灌输痕迹明显,缺乏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等。此外,这些少儿科普图书编排设计缺乏创新,表达也不够精彩。这种教科书式的图书过于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往往忽视了普及性,无法让孩子们读得兴味十足,自然吸引力不高。
4. 高水平创作团队稀缺
少儿科普图书既要具备科学性,又要具备普及性,二者缺一不可。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其作者必须能够驾驭“科”和“普”两个要素。少儿科普图书对作者的专业背景知识、少儿认知心理学知识和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高水平的少儿科普作者成为稀缺资源。在实际少儿科普图书的创作中,作者往往不止一人,可能是一个协同工作的团队,由文字作者、图画作者、策划编辑、美编和文稿编辑组成。因此,少儿科普图书之所以面临高水平作者稀缺的尴尬局面,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综合素质高又精力充沛的科普图书创作者可谓凤毛麟角;二是多人合作的创作团队需要反复磨合和相互协作,很难一蹴而就形成合力。例如,从理论上讲,由具有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担任文字作者,由专业绘画师担任图画作者,加上熟悉少儿科普图书的专业编辑,这个组合可以保证图书内容既准确可靠,又生动有趣,是一个理想的创作团队。但少儿科普图书在创作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种困难,比如,科研人员会按照自己熟悉的科研写作思路创作,把科普书写成教科书。在这种情况下,编辑是否能够说服并引导他们按照科普书的要求进行修改;如果作者只能提供教科书式的书稿,编辑是否具备深厚的功力把教科书变为科普书……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难题。endprint
三、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的机会
1.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突破“走出去”工作中面临的渠道、翻译等瓶颈,各级政府纷纷推出扶持项目,助力文化“走出去”。继“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之后,2014年,我国又推出了“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政府的大力支持无疑为包括少儿科普图书在内的原创图书“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2. 海外读者普遍重视科普图书阅读
2016年,亚马逊发布的中美阅读对比报告中,少儿图书板块,特别是在11岁及以上的孩子阅读中,中国孩子的阅读更多集中在文学类作品,而美国孩子大面积涉猎科普类作品[3]。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都有着深厚的科普文化,家长们非常重視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个角度关注孩子的阅读选择,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英国皇家科学研究所每年举办的圣诞科学讲座、德国著名的“科学长夜”都是政府主导科学家参加的全国文化盛会,引导青少年进入科学的大门。印度则是唯一把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写进宪法的国家[4]。由此可见,科普阅读在海外已得到了广泛认同,为中国少儿科普作品“走出去”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3. 科技发展助力少儿科普图书创作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结合已成为少儿图书出版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少儿科普图书是其中最适合与新技术融合的细分门类。高科技手段为少儿科普图书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呈现形式,更丰富和更新奇的读者体验,可有效地提升图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随着音视频、VR技术相继走入出版,AR技术能结合图书内容,为孩子们创造身临其境、实时互动和充满奇趣的阅读体验,成为一项助力少儿科普图书阅读的热门技术。例如,在原创领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飞向太空》,将平面图书与视频、音频和AR等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将读文、赏图、观影和3D互动游戏融为一体的阅读模式,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四、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面临的威胁
1.强劲的海外竞争对手
在少儿科普图书细分市场中,引进版图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高居销售排行榜的图书来自欧美国家。中国的少儿科普图书创作起步较晚,仅有几十年的发展期,与欧美强国200多年的童书发展期无法相提并论。欧美出版界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对儿童成长和阅读需求的把握更加精准,创作出的作品也更易赢得孩子们的认同和喜爱。英国DK、美国Scholastic等早已成为深入人心、畅销全球的知名品牌。中国少儿科普图书在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 对少儿科普图书的重视和扶持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政府和出版界对青少年阅读高度重视,但相比文学和传统文化而言,其对科普图书阅读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针对少儿科普图书设置的评奖也相对较少,获得“走出去”项目资助的少儿科普类图书屈指可数。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为例,根据公示名单,2015和2016年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共资助228个项目,无少儿科普图书入选;2015年和2016年的“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共资助985个项目,其中少儿科普类图书仅4种。
五、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的策略
按照发挥优势、扭转劣势、利用机遇和防范威胁的原则,目前,我国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须主要发挥WO策略,即扭转性策略,同时,以其他策略为辅助。具体而言,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素。
1. 原创少儿科普精品是“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走出去”要回归到打造精品这个核心要素上。关于精品少儿科普图书的标准,虽无一定之规,但“科”和“普”始终是关键词。以往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往往重“科”轻“普”,由于创作者对少儿阅读的研究不够,往往使得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说教或是灌输知识的痕迹过于明显。随着原创图书的发展,少儿出版人应更加重视童书与儿童成长的研究,更加强调“科”与“普”并重的创作思想。优秀的少儿科普作品应该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生动美好的画面、新奇炫酷的高科技展现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好奇心和热情。
2. 国际化的创作理念是“走出去”的基本前提
少儿科普图书的创作理念应跟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以原创儿童百科全书为例,20多年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本着为中国孩子编撰一部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的创作理念,组织国内众多学科专家、著名科普作家完成了国内第一部以图为主的原创儿童百科全书,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认可。伴随着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儿童百科全书的编撰理念要转变为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儿童百科全书,让全球儿童共享知识之乐。也正是在国际化创作理念的引领下,以新版《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为代表的一批图书先后走出国门,实现了蒙文、阿文和越南语等多语种的输出。
3. 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创作团队是“走出去”的活水源头
原创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从源头上讲要依靠优质的作者资源。出版社要在作者队伍建设上紧紧围绕科学性、普及性和国际化视野这三个关键点做功课。毋庸置疑,文理兼备且精通国际化表达的作者是宝贵的资源,出版社应格外重视和珍惜。然而,出版社面对优秀作者资源稀缺的现状,组建一支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和协同工作的国际化创作团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解决方案。创作团队主要由具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保证内容可读性的创作人员组成,出版社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创作团队的人员组成应保持动态平衡。
4. 以引进带原创是“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中国的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版起步较晚,大量引进版图书给出版界带来许多启发。可以说,中国的出版人长期处在边引进、边学习、边借鉴、边探索和边提高的状态中。在引进的过程中,我国出版社获得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为宽广的思路,也积累了许多“以进带出”的成功经验。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引进英国DK公司儿童百科全书系列的过程中,学习、探索原创儿童百科全书的编撰之道,更新创作理念和思路,优化内容和形式,实现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数十个品种的多语种海外输出。
5.有力的政策支持是“走出去”的助推器
近年来,图书出版“走出去”取得的重大进展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关系密切。但从具体扶持门类来看,少儿科普图书获得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这或许与少儿科普图书自身的普适性特点有关。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且从表面上看,主题出版、传统文化和文学等图书门类确实较少儿科普图书更为明显地体现了特色鲜明的中国文化。事实上,原创科普图书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中国文化。比如,《中国儿童视听百科——飞向太空》在介绍宇宙和太空知识时,以图片、叙述和视频等方式融入了丰富的中国航天探索和发展的精彩内容。所以说,少儿科普图书在传递普适知识的同时,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中国声音,是出版“走出去”的理想品类,也是符合“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精神,颇具潜力的“走出去”图书品类,应得到高度重视。
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政府、作者、出版人和读者等各界需要统一思想、上下联动、团结协作并精准发力,方能让中国少儿科普图书在世界舞台上充分扬长避短,发挥影响力,最终占有一席之地,为中国出版业国际化战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詹正茂,舒志彪.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67-267.
[2]王佳欣. 开卷2016年度国内外图书零售报告会综述[EB/OL].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http://www. chinaxwcb. com/2017-01/16/content_350741. htm.
[3]少儿阅读趋势报告:阅读年龄段前移,中美少年偏好不同[EB/OL]. 新华网, http://news.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5/26/c_129017694. htm.
[4]刘志刚. 国外科普教育的启示[EB/OL]. 学习时报网, http://www. china. com. cn/xxsb/txt/2007-08/13/content_8674
948. ht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