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同军
(南京市中医院骨科,江苏 南京 210006)
用两种内固定手术对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谭同军
(南京市中医院骨科,江苏 南京 210006)
目的:比较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南京市中医院骨科在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及其骨折愈合的时间。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更高,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更少,术后其骨折愈合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显著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缩短其骨折愈合的时间,提高其骨折愈合的效果。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四肢创伤性骨折;骨不连
四肢创伤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研究表明,有90%~95%的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在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术后,其骨折端能够自然愈合。但有5%~10%的该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发生骨不连,从而可严重影响其患肢功能的恢复[1]。导致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术后发生骨不连的原因主要有切口感染、局部供血不足、骨折端分离、骨折端的稳定性不足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比较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本文选取的30例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均为南京市中医院骨科在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5)和参照组(n=15)。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有7例;其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年龄为(45.79±8.13)岁;其中,骨不连的类型为营养不良型的患者有8例,为肥大型的患者有4例,为萎缩型的患者有3例;其中,上肢骨折患者有4例,下肢骨折患者有11例。在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例,女性患者有9例;其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7.11±8.64)岁;其中,骨不连的类型为营养不良型的患者有6例,为肥大型的患者有5例,为萎缩型的患者有4例;其中,上肢骨折患者有5例,下肢骨折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临床上规定的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的诊断标准。2)接受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骨折端存在严重的感染。2)合并有骨肿瘤。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术前,先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骨折处做一个切口,切开其肌肉组织,剥离其骨膜,显露骨折部位(避免过度损伤其骨膜)。将原来的内固定物及患者骨折端的纤维瘢痕、硬化组织(用骨刀凿除硬化组织)等彻底清除[2]。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其骨折端用钻头打磨成梯形截面。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复位,然后为其置入髓内钉,并将髓内钉固定好。最后清洗患者的术区,为其留置引流管,缝合其手术切口。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骨折处做一个切口,切开其肌肉组织,充分暴露其骨折端。将原来的内固定物及患者骨折端的纤维瘢痕、硬化组织等清除干净,打磨其骨不连端的截面,并对其骨折端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用加压钢板对其骨折端进行固定。最后清洗患者的术区,为其留置引流管,缝合其手术切口。
术后6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情况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术后,患者的骨折端未出现叩击痛和压痛,进行X线检查显示其骨折端愈合良好。良:术后,患者的骨折端出现轻微的叩击痛和压痛,进行X线检查显示其骨折端愈合较好。差:术后,患者的骨折端出现较为严重的叩击痛和压痛,进行X线检查显示其骨折端未形成骨痂,愈合较差。优良率=(优的例数+良的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及其骨折愈合的时间。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经治疗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少于参照组患者,术后其骨折愈合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的引流量(ml)骨折愈合的时间(周)研究组 15 81.6±126.7 90.3±23.6 21.6±2.6参照组 15 152.6±35.8 181.4±35.6 35.9±6.8 t值 3.2652 8.2606 7.6075 P值 <0.05 <0.05 <0.05
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骨折端在术后3个月内若未形成骨痂,且在术后9个月内未愈合,则可判定其发生骨不连。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一旦发生骨不连,不仅会使其出现疼痛的症状,影响其患肢功能的恢复,还会增加其治疗的费用,导致其出现心理障碍[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的用时短等优点。但此术式易对患者骨折端的血运造成破坏,且固定的效果一般[5]。而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固定的效果好、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显著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缩短其骨折愈合的时间,提高其骨折愈合的效果。
[1]戴海东,明文义,赵进征,等.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1-3.
[2]范炜.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对不同植入物内固定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5):57-58.
[3]左瑞吉.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应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的效果[J].中外医疗,2015(13):82-83.
[4]熊健,佘远举,许永涛,等.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0):3873-3876.
[5]付洪龙,刘显翠,陶风海,等.对比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3):6855-6856.
[6]朱童.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对照[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2):108-109.
R683
]B
]2095-7629-(2017)21-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