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华云珍石瑜张仕龙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康复功能评定学》、《假肢与矫形医学》及《康复护理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标准化病人虽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但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使用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推广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标准化病人的选择和培训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加强相关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标准化病人;康复专业;教学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治疗学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加速康复专业人才培养[1]。然而随着康复专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医学教育与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临床教学资源紧缺,在传统的临床教学中通常是带教教师对患者进行问诊、评估和治疗,而学生在一旁观摩或者观看播放的录像,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较少,动手机会减少,临床操作能力下降[2-3]。
1999年《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但该法对医学生并无明确定位,医学生不能合法地进行医疗操作。加之近年来病人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关系紧张,越来越多的病人不愿被医师当作示教教材,拒绝医学生为其进行医疗操作,使得医学生直接接触病人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利于提升与病人沟通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3]。
1963年,美国人巴罗斯首次提出了标准化病人的概念。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也称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是指从事非医学类专业的正常人,经过统一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出真实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并能接受病史询问、临床技能操作等[4]。标准化病人的目的在于逼真地再现真实的临床情况,他们通常被用在医学生培训考核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充当扮演患者、评估者及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5]。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巴罗斯提出标准化病人概念后,标准化病人就被广泛地应用在美、日、德、法等国家的医学教学中[6]。在美国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11所运用标准化病人作为医学教学和教学评估的一种手段[7]。在北美,医学教育家认为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临床多站式考试中是考核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一种好方法[8]。在日本,还专门成立了应用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标准化病人活动中心[9]。此外,加拿大还将标准化病人应用到医师执照的考试中[10]。部分国家的教育机构还将标准化病人用于教学评估。在国外,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了[10]。
3.1 文献分布情况 笔者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以“标准化病人”、“康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从1989年1月至2017年7月所收录的所有医药、卫生类期刊相关文献7篇,发表文献分布情况如下。从发表时间来看,在2010年以前没有检索到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文献。2010年以后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1篇增加到2017年的7篇。从分布范围来看,李莎莎等[13]首次在康复评定课程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三、四年级的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旨在探索一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从而缓解临床教学资源的不足。目前为止,标准化病人主要应用在《康复功能评定学》、《假肢与矫形医学》及《康复护理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中[13-17]。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见表1。
表1 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篇)
3.2 应用效果 标准化病人(以下简称SP)在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3-18]。①SP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②SP营造了逼真的教学情景,能够加深学生对患者功能障碍情况的体验,提高了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③SP教学模式新颖有趣,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传统教学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④SP教学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干扰,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⑤在医患关系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的环境下,SP的应用减少了医疗纠纷,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⑥对于教师而言,SP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于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所反馈的问题,更好地做到教学相长。
康复医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对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评估和治疗,培养其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康复医学思维能力[11]。康复医学教育也存在学生多、临床实践时间短及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康复专业实践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标准化病人通常被用在日常实践教学、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岗前培训实践考核和康复技能比赛中。标准化病人的选择和培训是一个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虽然相比传统教学其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也存在耗时长、投入大、标准化病人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要在我国康复专业教学中大规模推广使用标准化病人还存在很多困难,还需要进一步努力[12]。
虽然近年来关于SP应用于康复专业教学中的文献数量有所上升,但是增长速度较慢,且应用范围较小。首先,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SP应用虽然属于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手段,但是它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SP的应用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其推广应用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13]。其次,尽管SP的应用存在许多优势,但是也有一些缺陷。例如SP不能完全模拟真实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并且在教学中所选用的病例都比较典型,会导致学生对实际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疾病的临床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不足[14]。再次,虽然在未来的康复专业临床技能训练和考核中SP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其培训流程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规范,从SP的招募、培训、考核评价各个环节均要制订严格的标准来保证SP质量稳定可靠,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SP在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这一教学实践改革的实施。如何让SP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康复专业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探讨[16]。
[1]薛晶晶,王清,燕铁斌,等. 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149-1151.
[2] 张晓萍. 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116-118.
[3] 韦思明. 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5):158-159.
[4]梁冰,李苗,胡丙清.国内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39-1741.
[5] 杨毅宁,李晓梅,王宁,等.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9):1395-1396,1399.
[6]Lonneke B,Jan V D,Jan J R.Performance-relatedstress symptons insimulatedpatients[J].Medical Education, 2004(38):1089-1094.
[7]Chesser A M, Lating M R,Miedzbrodzka Z H,et al.Factor analysis can be a useful standard setting tool in a big stakes OSCE assessment[J].Medical Education,2004,38:825-831.
[8]Whelan G P,Boulet J R,Mckinley D W,et al.Scoring standardized patient examinations: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ECFMG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CSA) [J].Med Teach,2005,27(3):200-206.
[9]路振富,郝素彬.日本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情况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5): 32-33.
[10]杨世亚,杨文菊,吴晓英. 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当代医药论从,2016,14(20):148-150.
[11]付建芳,高彬,张麦叶,等.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在内分泌临床教学和考核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6):112-113.
[12]丁雄,李洋,王羽,等.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普通外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3026-3028.
[13] 李莎莎,余波,郝赤子,等.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评定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0,9(1):1-3.
[14]刘春龙,余瑾,谢芹,等.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2,27(2):148-150.
[15]闫秀丽,牛琳,孟令杰,等.标准化病人在康复评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创新教育,2015,12:103.
[16]吕雨梅,邹继华,高井全,等.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其在《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6A):20-23.
[17] 王莎莎,黄爱华.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假肢矫形学教学的必要性初探[J].华西医学,2017,32(4):599-603.
[18]Lin EC, Chen SL, Chao SY, et al. 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 with immediate feedback and group discussion to teach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J]. Nurse Educ Today, 2013, 33(6): 677-683.
华云珍(1986-),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作业治疗学、音乐治疗。E-mail:1035716686@qq.com
R277
A
1007-8517(2017)24-0120-03
2017-11-07 编辑:穆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