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O记者 陈秀娟
从虚火到实火
文 AO记者 陈秀娟
继共享单车后,共享汽车也成为诸多创业者的又一个风口。
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再到共享汽车,就在今年,共享仿佛成为无所不能的代名词,从打着共享旗号的市场融资情况来看,资本的疯狂也无以言表。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做汽车共享业务的公司,已经从370余家增长到1200多家。2017年以来先后对外公布的有7家左右分时租赁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达4亿元。
但爆发式的增长中有一股虚火,以共享宝马为例,其热度在媒体监测平台上只持续了一周,随后便再无波澜。
中国的汽车共享历史只有不到7年,但从2015年分时租赁开始快速发展,不到两年的时间,国内用于共享的新能源车数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享汽车超过4万辆,其中95%以上都是新能源车,而在德国、美国,这一比例分别是10%与1%。目前,车辆以新能源车为主,也是中国汽车分时租赁的最大特点。
业内专家认为,基于新能源车的汽车共享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标志就是交通运输部8月8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中国市场受政策强影响的背景下,这一系列政策利好已经让分时租赁隐隐站在了风口边缘。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此报告中的数据是,预计到2020年中国会有60万辆分时租赁汽车。
也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4.3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92.8亿元,为2016年的21倍多。
那么,汽车租赁的风口期真的到了吗?整个行业现状究竟如何?未来,相关企业又该如何发展?
用手机扫码开门,车钥匙就在车里,开车出发,到达目的地附近的还车网点,所需费用比出租车便宜50%到60%。这就是共享汽车的便利和便宜。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年底到2017年,在共享汽车分时租赁领域,共有11家企业完成融资,融资总额达到近7亿元的市场规模。从体量上来看,国内进行汽车共享业务的运营单位已经超过300家,具有代表性企业30多家,约100个城市进行。
目前来看,各大运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等地。主要是这类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度高,接受度与需求度高。在这些城市中以广州最为火爆。
今年以来,汽车共享在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
在广州,已经进入的共享运营单位就有云杉智慧、一度用车、有车、Gofun、驾呗、北汽新能源、叮咚出行、行之有道等十多家。其中,一度用车目前在天河、越秀、荔湾、海珠、白云、番禺等区共计有60多个网点。此外,大本营在上海的环球共享也宣布正式进驻广州,计划2017年将在广州投入1500辆车运营,未来几年计划在广州投放1万辆新能源汽车。环球车享与南方电网旗下的南电云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拓展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
对于共享汽车备受追捧的原因,一度用车创始人、CEO王杨分析指出:一方面,因为大中城市的限行政策,以及买车、养车成本越来越高,城市停车位饱和等问题,激发了公众对共享汽车的需求。另一方面,投资者们则认为,在限行、限购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更适合做分时租赁服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共享汽车数量太少,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此外,租车成本也是用户追捧的原因之一。以一度用车为例,其官方定价是2元一公里、2毛一分钟,但是折后价为1元/公里+1毛钱/分钟,比出租车便宜50%~6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大运营单位区域性的投放车辆数量主要从50辆到500辆不等,基本上未超过1000辆车;此外,从分时租赁汽车的现状来看,居民接受程度低,发展初级市场还需要企业资金投入。
共享汽车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而共享经济的核心在于激活闲置资源的价值,是新商业浪潮的风口。一方面共享概念顺应了市场发展和人们对于便捷生活的追求,“轻生活”的随性体验迎合了大多数消费者向往的“简约而不简单”。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成功,让市场份额的大蛋糕看似越加诱人,部分企业认为,只要产品能搭上共享概念的顺风车,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分得奶酪。然而,共享汽车是大件物品,在实际运营中面临诸多问题。
在宝驾出行副总裁王海滨看来,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尚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目前共享汽车也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政策风险、牌照风险等,而共享汽车要想实现盈利就必须做到规模化,这样才能掌握关键要素,为将来盈利做好准备。
“我们通常会把一个产业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几个阶段,目前分时租赁尚处于成长期,整体来看分时租赁也在几个方面存在风险。”王海滨说道。
王海滨把目前的分时租赁行业面临的问题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风险。目前虽然有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实质性的优惠举措,但这种政策能不能持久贯彻下去还尚未可知。
第二,牌照。牌照不可能无休止地发下去,将来肯定会有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汽车分时租赁将来在发展过程中能不能得到更多的牌照指标支持,将会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据知情者透露,北京去年一共才发了2000个新能源汽车运营指标。传统燃油车运营指标一个也没发,但是租赁市场需求远远不止2000台新能源汽车。正由于广州不限指标,因此广州市场发展十分理想,因此一度用车今年在广州大批量上车。
第三,资产处置。新能源二手车处置在评估、检测等方面都不是很健全,当达到使用寿命的时候,如何处置这些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潜在风险。
第四,运营风险。分时租赁还是一个新的行业,运营商和用户之间达成用车协议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潜在的漏洞,这也尚需健全。
细化到分时租赁汽车公司来说,遇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盈收难题。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要培养,订单量也不会很多,盈利方面自然会有一些问题。第二,运营方面。分时租赁讲究的无人值守、自助取还车这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违章处理、车内卫生等。这就需要有高效、强大的运营才能支撑这种业务模式。第三,前期投入成本很高。第四,体验。找车、停车费劲及里程焦虑等,让消费者难以对分时租赁产生更多信任感。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享汽车超过4万辆,其中95%以上都是新能源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共享汽车成本方面,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价格成本、停车位成本、电费成本、修车救援人工成本四大部分。首先负担最重的就是购买汽车,据测算,汽车价格占整个运营成本的40%左右。其次是停车位成本,由于共享汽车服务定位是一般性商务出行,因此网点大都选择在商圈、写字楼的地面、地下停车场租赁车位。在这个环节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停车场物业管理公司租金开价很高。一般来讲,运营公司租车位的价格要比非运营租车位价格高出近30%。另外,物业公司还要求与租车运营公司分成服务费。
同样,建充电桩也是共享汽车公司的一大痛点,很多物业都不允许在停车场建充电桩,越是运营好的网点,建充电桩的难度就越大。因此,共享汽车运营公司不得不采取晚上人工调度、集中充电的方式,就是由网点工作人员将电动车开到公司设定的充电站充电。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时租赁汽车如今的火,仍是虚火。
可见,与当下火爆的共享单车不同的是,由于共享汽车需要大面积停车位资源,对应一线城市本来就存在停车位紧张问题;在安全问题上,汽车作为机动车,危险性系数较高;另外,其有可能存在无证人员租用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等。
针对这些痛点,整个行业又该如何破局?
对于共享汽车前期投入成本颇高的问题,王海滨认为,这是正常投入并不影响盈利。“分时租赁本身就是一个重资产、重运营的事情,肯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但目前在我看来,这种投入还是比较正常的,因为这个业务就是需要不断投入来抢占先机,这样才能把关键资源抓在手里,比如牌照资源、停车场资源、充电基础设施等。其实本质上规模化就是一个设置壁垒的过程,只有大规模投入布局,抓住关键要素,才有可能在将来抢占盈利的机会。”王海滨说道。
对于共享汽车该如何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问题,王海滨提出五个建议:第一,开源。可以通过自己来做推广以及会对接一些流量平台,增加客流量。第二,节流。首先,借助第三方云平台,快速搭建自己的运营体系,从而降低前期运营成本。其次,按照运营区域选择最恰当的运营模式,借鉴行业成熟经验。第三,选择合适的车型。这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加强对外合作。可以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合作,不必要的业务尽量不要自己去做。第五,利用好大数据的价值。在运营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数据,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的价值来提高运营效率。
总体看来,王海滨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破局。“其实分时租赁企业和相关的机构已经做了非常多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可以从运营模式、产品设计、用户群体等方面来提升运营能力。”王海滨说道。
第一,在运营上采取B2C的模式。可以采取网点结合自由取还的方式,随着网点的越来越多以及充电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随地取还会逐渐成为主流。
第二,调整收入模式。利用大数据作为支撑,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一样的收费策略,提高用户粘性。
第三,分时租赁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新的方式。比如和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各种运营商合作,共同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第四,服务不同的用户群体。既可以做C端用户,也可以争取B端用户。
第五,利用大数据。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当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都会对前端和线下运营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分时租赁也不例外,有了更多的大数据分析,就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尽管整个行业目前面临各种问题,在王海滨看来,汽车租赁的前景会非常广阔,将来出现十几个独角兽企业都是有可能的。
王杨也预期,未来三到五年这个市场会迎来更大的爆发。据他分析,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一市场寻求利润增长点,而做了几年的共享汽车企业都计划向外扩张。一度用车将北京共享汽车模式在广州和太原复制,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说明共享汽车具备复制基础。
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尚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目前共享汽车也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政策风险、牌照风险等,而共享汽车要想实现盈利就必须做到规模化,这样才能掌握关键要素,为将来盈利做准备。
也有专家分析指出,共享经济下,凝结创新技术的服务产品,理应有独特的市场活力,产品要能够真正凸显“共享”的深刻寓意。如何依循法律法规,如何适应市场发展,又如何满足公众需求,该怎样步步为营、与社会规则相匹配平衡,是留给企业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