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涵妈妈
前不久,儿子刚过完4岁生日。我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带他去托马斯乐园玩。乐园里人不多,孩子撒欢儿跑了一天。晚上回到酒店,给他换衣服时,我发现他膝盖磕破了,已经结痂。见我观察他的伤口,他的第一反应竟是躲闪,拿过裤子就往腿上套,嘴里还念叨着:“不疼,我不疼……”
我很心疼。不是因为孩子受伤,而是孩子对受伤这件事,竟表现得如此紧张和害怕。想了想,我没像平时一样追问他疼不疼,而是故作轻松地笑笑,帮他穿好裤子,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妈妈小时候也经常摔跤,一到夏天膝盖上就老是带着伤。”
儿子连忙问:“就像我膝蓋上的一样吗?”“是啊,就是这样,会流一点血,然后结一层痂。等痂掉了,伤口就长好了。记得不要去抠那个痂哦,抠破了又会流血。”他点点头。
然后我们一起洗漱、读睡前绘本。关了灯躺在床上,抱着他小小的身体,我轻声问:“你能告诉妈妈今天是在哪里摔的吗?”“就在托马斯乐园的时候,在那个有水的山洞里。”他比划着。“当时为什么没告诉妈妈?”“我怕妈妈着急,也怕妈妈生气。”
回想起来,每次他受伤,我都会火急火燎地问他疼不疼,并带着警告意味地告诉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他把我的急切,解读成了对他的生气。
我抱紧他,说:“妈妈不会因为你受伤就生气,虽然有时候妈妈看起来很着急。妈妈只是想帮助你,你相信妈妈在你碰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能够帮助你吗?”“相信。”“那么,当你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帮助时,来告诉妈妈,好吗?”“好的。”
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关心则乱”会给孩子带去压力,甚至恐惧。
前不久跟一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聊天,我还听说了一件很悲惨的事。那所高校里的一对教授夫妇,感情破裂多年,但为了让孩子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一直没有离婚,在孩子面前还一副相亲相爱的模样。
直到不久前,高考结束,孩子发挥稳定,大学录取通知书指日可待,这对夫妇终于去领了离婚证。回来后,夫妻俩告诉孩子,爸妈早就想离婚了,是为了不影响她学习,才一直坚持到现在。
按照以往一贯的理解,孩子应该感恩于父母对自己的爱,感恩于父母这些年的忍耐和牺牲。然而,知道真相的孩子,当晚就寻了短见。
关于“高考后离婚率激增”的消息每年都在流传,这一件,是我听过的最悲情的。有时候,大人们自以为是的爱,对孩子来说根本就沉重到无法承受。
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已记不清,但其中有个细节一直印在我脑中——男孩在学校里挨了揍,顶着青黑的眼圈回到家,正在准备晚餐的妈妈看到后吃了一惊,她稳定好情绪,平静地问:“需要我帮忙吗?”儿子低头回答:“不,我可以的。”“好,如果你需要,我一直都在。”短短几句对话,每每想起总被深深打动。
孩子到底需要我们给他多少爱?当他尚在襁褓中,毫无自理能力时,当然需要我们竭尽所能、事无巨细地照料;当他渐渐长大,开始松开我们的手自己走时,哪怕走不稳会跌倒,我们也只得强作淡定,看他爬起来继续向前;当他离开家走进陌生的集体时,身边肯定不全是友善,当看到他受伤时,纵然再心痛,也需保持适当的距离,关心而不乱,看他如何学会保护自己;当他有了是非判断和生活圈子,就算再无法理解他和他朋友的那些言行喜好,最好的做法也是适度建议,而不是控制干预。
如此,孩子难过、伤心时,才不会害怕让爸爸妈妈知道,爸爸妈妈才有机会给予孩子真正的保护。
编辑/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