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2018-01-08 13:25韦汉渝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贵州省保护现状

韦汉渝

摘要 目前,贵州省湿地总面积为20.97万hm2。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湿地资源及保护现状,分析了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贵州省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展望,以期促进贵州省湿地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 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125-03

Abstract At present,the total wetland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is 209.7 thousand hm2.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prote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reasons,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wetl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prospect in Guizhou Provin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the wetland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Key words wetland resources;protection;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Guizhou Province

1 貴州省湿地资源及保护现状

1.1 贵州省湿地资源现状

据调查,贵州省湿地总面积为20.97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9%。全省湿地资源共分为4类14型(不含稻田湿地),其中自然湿地、人工湿地分别为15.16万、5.81万hm2,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72.29%、27.71%。

1.2 贵州省湿地资源特点

(1)湿地类型多样,斑块面积小。贵州省湿地类型多样,既有自然湿地,如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也有人工湿地。全省湿地资源共划分为4类14型(不含稻田湿地),本次调查共验证了6 218块湿地斑块,其中面积小于50 hm2的斑块有5 673块,占斑块总数的91.24%;面积在50~100 hm2之间的有232块,占总数的3.73%;面积大于100 hm2的有313块,占总数的5.03%。

(2)永久性河流占比大。永久性河流在全省湿地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较大,达到了64.55%。由于贵州省地理自然环境特殊,因而形成了各种河流湿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地下河。全省地表河网密布,长度大于10 km、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分别有984、556条。

由于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河流湿地生态功能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省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下游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生态安全,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3)喀斯特溶洞湿地广布,极具科研价值。贵州省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之乡,也是世界上喀斯特溶洞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面积占据了全省国土面积的1/2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喀斯特地区形成的地下河约有1 130条。由于喀斯特溶洞隐藏于地下,不易被发现,对地下河的调查带来了很多困难。喀斯特地貌上生长形成的森林沼泽等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但喀斯特地貌上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另外,喀斯特地区也蕴藏了别具一格的湿地景观资源。贵州省喀斯特区域有数不尽的溶洞及地下河,它们在开发地下水资源及地下空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是研究喀斯特地质地貌、洞穴、洞穴生物、考古和古人类学的天然场所。

(4)库塘湿地众多,水资源丰富。全省境内河流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74.03亿m3,水能蕴藏量1 584.37亿kW·h。同时由于河流落差大,非常适合水利工程兴建,近10多年来,全省兴建大于25万kW的大型电站共15座;2.5万~25.0万kW的中型电站75座;小于2.5万kW的小型电站共有255座。

贵州省的库塘湿地与地文景观结合,往往形成景观资源优良的风景区,比如余庆飞龙湖、兴义万峰湖、清镇红枫湖、遵义乌江渡等。

(5)湖泊、沼泽湿地极具特色,生态功能价值突出。由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湖泊、沼泽、湿地多分布于高海拔山岭台地和喀斯特地区,极具高原湿地典型性和代表性。湖泊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高原面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以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威宁草海为代表;沼泽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顶台地,以龙里草原、赫章雨帽山、独山都柳江源等地为代表。其中,草海是全国著名的鸟类越冬地,而各种高原沼泽湿地在涵养水源、保存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贵州省湿地面积虽然仅占国土面积的1.19%,但生物多样性却很丰富。据本次调查统计,全省湿地植物名录共有1 457种,隶属于199科725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Ⅱ保护植物16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全省湿地生态系统中脊椎动物有618种,隶属于5纲37目100科。兽类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9种。鸟类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种类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种类26种。两栖动物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鱼类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鱼类2种。

贵州省地形、气候复杂多变,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一说,小生境多样化,致使湿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1.3 贵州省湿地资源保护现状

(1)建立了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形成了基本保护管理体系。贵州省已经建立了各级湿地类自然保护区或与湿地保护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共7处,保护区域内的动植物健康生长繁衍,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截至目前,贵州省已获批成立国家湿地公园45处。另外还有2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分别为贵阳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和贵阳红枫湖—百花湖城市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湿地二者的建设是在当前形势下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的有效途径。endprint

(2)成立了贵州省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和湿地保护中心。2个中心的成立,对贵州省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开发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营造了一定的法制环境。为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贵州省相继制定了部分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法规和条例,如《貴州省湿地保护条例》《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办法》《草海保护条例》《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使贵州省湿地保护逐步走向制度化管理,为推动贵州省湿地保护创造了基本的法制环境。

(4)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贵州省先后实施了长防和珠防工程、天然资源林保护、退耕还林及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等林业工程,近10年来森林覆盖率每年按1个百分点增长。工程项目的实施,缓解了全省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初步恢复了部分关键区域的湿地功能,使珍稀濒危物种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5)开展科研监测,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研监测工作,初步掌握了湿地资源的面积、类型、分布、生物多样性等基础性资料。

2 贵州省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1)湿地水质下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部分湿地的水质受到污染,使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1]。全省湿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虽然在近年来的治理下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不容乐观。湿地水域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和污染的加剧,导致水生植物赖以生存的生境退化、丧失,原生分布的一些特有种、狭域分布种逐渐变为濒危种、稀有种。

农村生活用水也是污染湿地的一大源头。很多小型库塘与沟渠分散在农民居住区和耕作区周围,可以起到蓄积、沉淀、分解和降解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养殖,造成这些小型湿地被大量破坏[2]。

(2)湿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近几十年来,贵州省自然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或消失或转变成人工湿地。在对湿地的开发利用中,许多利用方式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一是围垦湿地,挖沟排水,开辟农田。二是无节制、野蛮地利用湿地资源,如炸鱼、电鱼、细网捕鱼等。三是少数不文明的狩猎行为对湿地水禽资源造成了破坏。四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湿地存在被围垦或填埋的现象,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另外,不合理的河流堤岸工程化处理也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

(3)有害生物入侵威胁湿地生态系统。全省第二次湿地调查中共发现了7种外来入侵植物,严重影响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大量繁殖后还阻塞河道、水渠。例如:三板溪水库喜旱莲子草入侵后大量繁殖,造成河道阻塞,每年均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清除;破坏草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危害严重,具有植物界里的“杀手”之称。

外来入侵动物桔小实蝇幼虫在果内取食为害,常使果实未熟先黄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贵阳、安顺等部分地区有分布;稻水象甲于2010年在平坝县、花溪区发现,可随水流传播,寄主种类多,危害面广,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

(4)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量开发,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3]。贵州省水资源丰富,因而开发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筑坝后减水河段生态基流不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部分物种的灭绝。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使自然河流出现了渠道化和非连续化的态势,均对库区及其下游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5)部分湿地泥沙淤积现象突出。由于贵州省人地矛盾突出,局部地区依然存在陡坡垦殖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河、渠、库塘等泥沙淤积,河床及湖床被抬高,使贵州省湿地退化现象较严重,湿地保护形势严峻。

3 对贵州省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展望

3.1 保护对策

(1)尽快批复全省湿地保护规划,并严格执行。贵州省编制完成了《贵州省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14—2030年)》。该规划于2014年6月6日,由省林业厅邀请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厅、住建厅、水利厅、科技厅、科学院、林科院、农委、贵州大学、贵州师大相关部门专家,组织召开了《规划》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任务明确,湿地资源现状基础数据翔实,建立保护体系较为完善,对全省开展湿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省人民政府已批复该规划,促进贵州省湿地保护有据可依,科学、有序地进行湿地保护。同时,要加大对规划的执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2)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坚持抢救性保护和代际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保护小区和湿地多功能管制利用区为主体的保护管理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贵州省重要湿地的申报、确认工作,提高贵州喀斯特高原湿地保护在全国和世界的影响力。通过面域污染防治、流域综合治理和湿地示范点建设,点、线、面结合,形成立体的、全覆盖的保护体系[4]。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涉及的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等方面内容展开讨论,解决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抓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3)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完善的法制体系和政策是有效保护湿地和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5]。虽然贵州省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一些有关湿地保护的内容,但多数远远跟不上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开垦侵占湿地、超容量污染湿地、过度采挖捕捞湿地生物、随意改变湿地用途等行为的处罚,都缺乏一些更明确的、更有操作性的、更管用的条款和规定。因此,《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贵州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专项法规应尽快制定出台,使贵州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尽快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依法“治湿”。endprint

同时,要在完善地方政府湿地保护评价考核制度、健全湿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科学划定和保护湿地生态红线、建立健全湿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强化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体制机制管理上的障碍,提升湿地保護管理的质量与效果[6]。

(4)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广泛宣传和普及湿地的相关知识,使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形成人人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珍稀湿地的良好氛围。

(5)创新湿地保护与管理机制。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7]。要鼓励各地在遵循湿地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湿地保护和建设模式。强化湿地区域社区共管可持续发展机制,注重利益相关方关系,优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在保护中体现利益,寻求发展。相信如果湿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就会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

(6)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湿地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找出湿地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从多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如湿地的保护模式、湿地修复的关键技术、湿地多样性培育、湿地的利用等,使贵州省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加强湿地调查监测体系建设,以贵州省湿地资源监测中心为平台,以湿地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为抓手,查清贵州省湿地资源、监测贵州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和湿地植物种群及湿地鸟类过境数量、栖息、繁殖、活动规律,建立多层级、跨区域的联动监测体系。

3.2 保护工作展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把湿地保护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8]。按照《贵州省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14—2030年)》编绘的蓝图,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依托贵州省构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生态屏障的国家战略优势,通过各种措施遏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贵州省90%以上的重要湿地将会得到良好保护。贵州省湿地保护管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将大大提高,湿地生态系统将会在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成为“美丽山水,多彩贵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9-12]。

4 参考文献

[1] 杨邦杰,姚昌恬,严承高.中国湿地保护的现状、问题与策略:湿地保护调查报告[J].中国发展,2011,11(1):1-6.

[2] 马广仁.中国湿地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12-46.

[3] BAN D M.Construction of wetland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Wetland,2016,22(1):4-7.

[4] 白洁,马静,徐基良,等.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2,25(4):58-62.

[5] 毛玮卿.关于湿地生态补偿的一些思考[J].北京农业,2011(11):56-57.

[6] 李玉凤,刘红玉.湿地分类和湿地景观分类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14,12(1):102-108.

[7] 曹新向,翟秋敏,郭志永.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45-148.

[8] 徐迎.城市湿地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机制初探[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2):18-20.

[9] 胡静.湖北湿地围垦现状与退耕还湿必要性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6(2):76-77.

[10] 刘庆芳.公路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J].四川水泥,2015(12):263.

[11] 甘桂春,蒋英华.贵州省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4(24):99-100.

[12] 官加杰,沈京晶.贵州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14(4):59-62.endprint

猜你喜欢
贵州省保护现状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干部任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