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8-01-08 11:08汪勤海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企业

汪勤海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9-145-01

摘要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是为了防止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维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实行的,使得每个职工的工资增长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加协调,保障每个职工可以共享企业发展的红利,本文介绍了这个机制建立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 对策建议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也得到健康发展。新兴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来保障每个职工的切身权益。只有真正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才能使企业与职工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不合理

职工与企业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至关重要,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保障每个职工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企业认真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平等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平等常常得不到保障,许多工会组织中的职工代表也不能很好地行使权利来维护普通职工的切身利益,许多工资形成协议由企业单方面提出,这在程序上就处于混乱的状态,没有做到平等对待每位职工。

(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各项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建立合理的工资协商机制的要求,目前工会组织的代表能力和经验缺乏,再加上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更加降低了企业对建立健康可持续的工资协商机制的可行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如果没有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约束,就不能得到有效地建立和健全,如果得不到企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重视,那么该机制也无法得到保障。

(三)企业和工会组织普遍缺乏相关法律意识

工会组织对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认识不够深刻、全面。许多工会组织对此都是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不能制定出真正保障职工利益的条文,在建立这一机制的过程中“走形式”,不能了解普通职工的诉求,把职工的要求和愿望与相关条款结合起来。工会组织与企业之间不对等的地位也导致不能建立平等的工资集体协商条款,使得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过程阻碍重重。

二、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对策措施

(一)国家要努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缺少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与职工在发生劳动纠纷的时候就会损害普通职工的权益,使得工资集体协商遭到破坏,陷入恶性循环,许多企业不仅没有建立相关機构促进这一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更缺少相关的法律来约束自己,我国的法律虽然有一些明确的说明,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因此企业内部包括工会组织和普通职工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对于这种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制订和完善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实施强制性的约束,对损害职工权利的行为要严厉惩治,只有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康、合理、有效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二)企业内部要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要努力向职工宣传和普及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知识和案例,使职工感觉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得到保障,让更多的普通职工参与到建立合理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这个过程中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仅是普通职工,企业管理层也要树立法律意识,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还能保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企业可以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实际案例为职工呈现正确的维权方式,工会组织代表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应该承担起维护企业职工权益的先行者,结合实际,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劳动纠纷,提高法律意识。

(三)更好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建设人才队伍

工会组织要多对普通职工进行工资协商指导,普及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知识。也要建立一批懂专业知识,具备政策建议、法律服务、工资协商等基本知识。工会组织应当有序指导,促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稳步推进。与企业建立协调的协商关系,平衡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关系,重视建立合理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把其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也要做好监督工作,落实相关措施,不能“走形式”,而要实事求是,解决职工关心的问题,促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努力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企业和工会组织也应当通力合作,发挥自身优势作用,促进这一机制健康有序地建立。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