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宅
小 二嫂的芦花鸡丢了十来年了,她还在 找,一有机会就去找。
十年前,小二嫂喂了一群鸡。有一天,她数来数去总差一只,就开始满世界找。“咕咕咕,咕咕咕……”從村头到村尾,村南到村北,家家户户,菜园里、果树地、庄稼洼……就差上天入地了,她都找遍了,累了个七荤八素,腰酸腿抽筋,也没见着根鸡毛。后来有人说看到她家的芦花鸡进了老实家就没再出来。她找到老实家,满院子满屋子搜了个遍也没找到,转到屋后时,她看到丝瓜架底下有几根鸡毛,就不依不饶起来。
老实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他任小二嫂搜,见她没搜到还耍起了赖,心里也觉得不平,就随口说了出来。小二嫂认定了是老实把她家的鸡给藏起来了,要不就是给吃了。两人越说越上劲,结果就上演了一出世纪大骂战。老实本身就嘴笨,哪里骂得过伶牙俐齿的小二嫂,被骂得找不到东西南北了,气愤至极,一巴掌把小二嫂扇倒在地。小二嫂也不傻,见再不走,肯定还得吃亏,爬起身跑了,边跑边骂,骂了一个村子。
这不算完,小二嫂丢了鸡又挨了打,越想越气,不敢再去找老实理论,就告到了村委会。村里领导没想到她会跑到村里去闹,赶紧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之后跟小二嫂说:“这么点儿屁事都用不着村里管,人民内部的事,过不了多久就没事了,要不服就找个村里说了话有分量的人出来当个和事佬,再不然就去报警。”
听话听音,小二嫂一听这是摆明了不管啊。她平时在村里打遍天下无敌手,村里人谁愿意管她的事,她也心知肚明,于是就去派出所报了警。
警察听了她的情况之后,给出的结论跟村里一样:“人民内部矛盾,应该在人民内部消化。”她一看村里跟派出所把她推得跟个球似的,心里窝火:“你们不管我就朝上反应,总得有人管吧。”
于是,她又哭又闹地上了乡政府。乡政府人员听完之后,又气又乐,心想,村里这是怎么搞的,屁大个破事都得闹到乡政府,说出去都是笑话,你村里做得再好,有这个女人一搅和,所有政绩一笔抹煞了,赶紧给村支书打电话叫他来接人回去。
村支书风风火火地来到乡政府把小二嫂接了回去。小二嫂哪里肯善罢甘休,村支书跟她说:“姑奶奶,您就别闹了,我给你买两只鸡还不行吗?”谁知小二嫂还较上劲了,脖子一挺,硬气地说:“别啊,不是我的我不要,你的便宜我也不想占,你给我找回我的芦花鸡就行。”
村支书气得差点吐了血,又当起了甩手掌柜:“你要非这么闹腾,我也没治了,随你折腾去吧。”
村支书还真小瞧了小二嫂,他怎么也想不到她会把事闹到县里,又从县里闹到省城,闹腾得全世界都知道她们村里的干部没能耐,连只丢了的鸡都找不回来。
小二嫂成了“红人儿”。闲时没事就到县衙里转一圈,跟领导们唠唠嗑、谈谈心。直到现在,她稍有不顺心就嚷嚷着朝上跑,请领导帮她找回她那只丢了十来年的芦花鸡,差了那只不行。
有人问过她:“你还记得你的鸡长什么样吗?”
她一甩脸,悄悄地跟那人说:“你以为我要的就是只芦花鸡啊,我要的是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