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杨虎++陈勇
摘要 通过分析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现状和农村雷电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以确保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雷电事故;原因;防雷减灾;防御对策;农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222-01
目前,雷电灾害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因为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民自身防雷电灾害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防御雷电灾害相关知识,所以雷击对农村地区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做好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十分重要[2]。
1 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现状
1.1 农民防雷意识薄弱
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很难科学理解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理。当雷电灾害出现时,一部分农民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不会向他人提起,也不会采取正确防御措施,这些都增加了雷电的安全隐患。
1.2 农村经济水平落后
虽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但相对城市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民为节约资金,不会对自建房安装任何防雷设施,且大多数农民认为防雷设施的安装与否根本不能防止雷电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经济条件落后地区,空旷地区或制高点都建有低矮房屋,雷电天气出现时易成为雷击对象。
1.3 防雷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有部分防雷法律法规在农村地区并不适用,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相对缺乏,严重阻碍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农村雷电事故多发的原因
2.1 防雷组织管理不完善,技术缺乏
防雷减灾管理中心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村防雷减灾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直接影响防雷减灾的效果。目前,农村地区防雷监管机构不完善,专业防雷减灾人员和相关机构较少,防雷减灾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在选址、设计和审批建筑物及建设公共设施中缺乏政府部门引导。此外,农村地区缺乏详细的防雷减灾规划,在不同雷击风险区域内缺少可以参考的防雷技术方案和相关标准,缺少传输信息平台,增加了农村雷电事故发生几率。
2.2 农村防雷设施安装不到位
在农村地区,农民家中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接收器等都安装在屋顶上,没有进行接地操作,容易遭受雷电袭击。随着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增加,农民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建筑物内电话、电视、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电器电源线和信号线在没有進入室内前都是架空的,由于布线不合理,电源线路乱拉乱接现象常见,易出现雷电灾害事故。另外,由于这些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上缺少防雷击电磁脉冲设施,在雷雨天气中,雷电产生的雷电流会将沿这些线路进入到室内,对室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2.3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由于相关的预警系统和雷电监测网络还没有完全覆盖农村地区,雷电预警信息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位农民手中,使农民没有充足时间在雷雨天气出现前做好相关防御,因而农村雷电事故不断增多。
2.4 政府部门投入不够
由于政府部门投入到农村地区的财力和人力有限,使得农村地区防雷设施匮乏,技术支持力度不够,组织管理部门的能力较弱,规划主管部门、防雷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等防雷管理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地区。
3 防御对策
3.1 做好农村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定期检测
为了做好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需要提高相关领导对防雷工作的重视程度,各部门在设计、预算、施工监督以及检测验收等环节相互支持配合,这是做好防雷工作的前提条件。气象部门应与安监、消防、建设等部门加强联动,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等积极纳入到建设部门的审批程序中来,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
3.2 加大防雷宣传力度
应将雷电危害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整合,借助典型雷灾事故案例,通过宣传册、广播、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在农村地区进行雷电防护、灾情处理等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从而消除部分群众恐惧和迷信的心理,使人们都能认识到雷电的危害[4]。
3.3 加快雷电预警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发布
加大雷电监测网络和雷电预警模式的建设及开发力度,及时发布雷电预警过程中的温度、风、雨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不断完善农村雷电检测预警网络,同时根据卫星云图和雷达探空等观测资料,建立雷电资料共享平台,积极开展雷电监测预警等相关业务;借助电话、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媒体平台,及时发布雷电预警、预报信息,确保农民提前做好防御措施。
3.4 规范电源、电话、电视天线等线路的防雷措施
因农村地区的大部分线路均为架空,如果直接在线路上安装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很难承受巨大的雷电流。通常情况下,应在线路进入到室内之前套上15 m长的钢管埋地引入或者是改为15 m长的屏蔽线路进入到室内,之后将屏蔽线两头接地,这样就能将线路上感应的大部分雷电流借助于屏蔽层或者钢管流入大地。入户前的电话线路应对绝缘子的铁脚进行接地操作。在架设天线时,要架设金属接闪杆,同时还要确保有超过3 m的安全距离,以此确保天线的安全。
4 参考文献
[1] 李银生.浅析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2,32(5):140-141.
[2] 黄永东,吴剑芳.探讨广西省博白县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发展思路[J].北京农业,2013(21):185-186.
[3] 王玉秋.兖州市新农村建设防雷减灾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8):399-400.
[4] 李水库,李鑫.新洲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