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禄青
回眸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引发人类社会的阵痛和重生。科技对人类的体力解放、智力进化、认知提高和生产能力的跃升,引发产业结构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同时,就业形态和就业内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迁和更迭。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VP(AR/MR)、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融合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陕速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日益凸显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驱动作用。不可避免,数字经济也对劳动就业和人才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就业数量、就业素养、就业结构、就业生态、就业政策等。数字经济对就业的积极作用
许多国家都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坚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相结合,数字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就业规模每年持续增加,对稳定经济增长预期以及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收入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8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来看,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而且稳中向好。2017年以来,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几个月都稳定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全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几个月也在5%以下,7月份是5.1%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回落。城镇新增就业1-7月份增加了855万人,比上年同期多了20万人。
1.创造新就业机会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马化腾等,2017)。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际上就会由数字技术及其相互融合而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继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的成长创造出的新的就业岗位和增加的就业容量,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因去产能带来的需要安置的职工数量。
腾讯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报告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在2016年大致带来280万新增就业,占2016年全年新增就业人口的21%。
最近几年,国内就业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有: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通信、IT服务等,这些都与数字经济息息相关。我国有7亿多网民和4亿多网购消费者,创业门槛的降低,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当前,大量的创新创业都发生在数字经济领域。比如,腾讯开放平台在2011年至2015年间,共有600万创业者注册,其中有30家创业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它们从腾讯开放平台中获得的总收益超过了160亿元。
电子商务在助力创新创业方面也有目共睹。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6》显示,2016年,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已达3700万。其中淘宝、微商、电商快递、城市配送、分享经济等电子商务企业,为全社会创造了更为灵活的就业方式和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
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显示,2016年电商市场主体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截至2016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705.4万户。商事制度和“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以后,2017年1-7月份日均新登记企业1.6万户,大量的新企业不断成长。
对于就业群体分布来说,根据2016年《城乡青年电子商务创业研究报告》统计,全国16-40岁青年是电商创业的主力人群,由16-40岁青年创办的个人淘宝网店占淘宝网店总数的80%,其中男性创业人群占比51%,女性创业人群占比49%。2016年,淘宝网电商创业人数较2015年增加6.9%。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对就业人群、就业领域和就业规模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将加速渗透裂变劳动就业市场。据世界经济论坛估算,现在上小学的孩子有65%最终将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全新职业,目前的趋势会导致劳动市场于2015-2020年发生断裂性变革。这的确不是危言耸听,试想一下,当下的许多职业十年前都是闻所未闻,比如,数据科学家、移动APP开发、微商、网红、自媒体、信息安全分析师等,可现在却成为了现实。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报告预测,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48%,总就业容量达4.15亿。
2.建构新就业生态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所建构的就业生态,与传统就业生态迥然不同,主要表现在就业平台化、就业灵活化、就业无界化。
平台化是数字经济的典型特征,呈现出不断进化的逻辑:以淘宝、京东、聚美优品、美团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到众包、众筹、社交、直播、互联网金融、众创空间等互联网平台,再到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的平台经济。除了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均基于平台模式运营,另据哈佛大学托马斯·艾斯曼的研究表明,全球最大100家企业中的60家,其主要收入也来自平台模式。2016年国内独角兽企业榜中,估值位于前15名的企业有11家是采用平台模式运营。
这种平台模式的盛行产生了基于平台的就业和创业新途径,大量个体和创业团队以较低的成本门槛,借“平台”出海,完成“‘按需聚散的契约履行与价值实现行为”。其中,给那些难以找到工作、资金短缺的人或弱势群体带来更多机会。而且平台型创业企业会产生许多内部就业机会,各个平台也会催生诸多产业链上下游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比如网络运维、在线营销、地推人员、快递物流、第三方支付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初创企业新增招聘岗位数超过了240万,对新增招聘岗位的贡献率达到了18.7%。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明显提高,去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而根据滴滴出行年度报告,2016年滴滴出行平台创造了1750.9万個就业和收入机会,其中238.4万名司机来自产能过剩行业。endprint
平台型就业和创业打破了传统的稳定捆绑式的雇佣关系,技术赋能及创业创新环境,使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富有弹性,择业和创业更加自主灵活。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参与分享经济的人数为6亿左右,参与提供服务的人数约6000万,其中大部分属于灵活就业。阿里研究院预测,未来20年,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中国约有4亿劳动力将通过网络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这相当于中国总劳动力的50%。
此外,数字化和平台化使就业创业者可以跨越时空限制,远距离获得工作机会,就业创业边界逐渐被消弭。比如,个体或组织在猪八戒网等众包平台上可以异地接单甚至全球接单;许多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全球招揽人才,但这些人才依托网络平台,依旧在本地办公,可以兼职也可以全职。
3.优化升级就业结构
数字经济发端于互联网,又因“互联网+”而不断延伸扩展,提升激活了消费互联网,现正在融合制造业与农业,通过产业互联网推动农业和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农业和服务型制造。互联网产业本身就是服务业,再由于“互联网+”与农业、工业融合创新后,催生出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会创造大量的新就业方式,从而促进中国就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3年至2016年,中国服务业就业累计增加6067万人,年均增长5.1%,高出全国就业人员年均增速的4.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还显示,2012-201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从36.1%升至43.5%,增加7.4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一产、二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从33.6%和30.3%降至27.7%和28.8%。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高低排序从“三、一、二”的发展型模式提升到了“三、二、一”的现代模式。
此外,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尽管能源、矿产、采掘、冶炼等传统行业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依然属于就业景气差的行业,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就业景气指数仍然排名第一,其他排名靠前的也都是服務业,如交通/运输、金融、中介服务,物流等。
从产业结构上来分析,近几年主要是服务业发展速度比较快,而服务业是就业的蓄水池,所以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比较强。尽管跟过去相比,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调,但是就业有增无减,总量还是在扩大。这正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在就业结构方面的直接体现和印证。
数字经济对就业的现实挑战
1.结构性失业
在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技术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可避免。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每一次技术进步可以让一部分行业和职业兴起,同时也会导致原有的一些行业消失或企业倒闭,一部分人出现技术性或结构性失业。例如,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内燃机代替马车、人工,电力代替蜡烛和煤油灯,电话代替信件和电报,等等,都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的勃兴,同样冲击了传统产业和原有的就业岗位。例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导致大量实体门店关闭,成千上万零售人员失业;机器人的应用将导致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人失业;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风生水起冲击了出租车和摩的司机的饭碗;数字媒体崛起导致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转岗、失业或创业,目前“下海”成功的原媒体人有牛文文、吴晓波,罗振宇、邓科、秦朔、张泉灵等;未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导致许多人失业或转岗,包括客服、翻译、律师、会计、金融分析师、记者、编辑、教师、医护、家政等。当然,这些岗位并不会完全消失,但部分或全部职能会被智能机器人代替。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说,人工智能正在促进社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全球人力资本报告》也认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在劳动力队伍中引入人工智能,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7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包括基础白领和蓝领技工等。
另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预测,中国目前55%-77%的就业岗位容易在未来因技能含量低而被技术取代,印度的比例为43%-69%,经合组织国家为57%。
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技术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将一直持续,这对于在职人员和正在上学的年轻人来说,及时未雨绸缪,树立创新意识,增强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永远是进行时,否则就会由小概率的“黑天鹅”演变为大概率的“灰犀牛”。
2.数字鸿沟扩大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素养成为劳动者和消费者都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认为,“数字素养是指获得工作场所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部精致能力,个人需要领会全部技术潜力,学会运用能力、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
上述定义有些宽泛,实际上,数字素养主要包括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或网络素养)、信息通信技术(ICT)素养、创新素养等几个方面。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能力,是与听说读写同等重要的。现如今,如果谁还不会上网、用智能手机,那的确会贻笑大方,但在边远地区和农村,还有不少人与电视、电脑、手机和宽带无缘。
因此,在“知沟”和“信息沟”还未彻底消除的情况下,数字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又带来了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援引后来的学者观点认为,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ABCD”来概括:A(ACCeSS)、B(Basic skills)、c(content)、D(Desire)。endprint
笔者认为,数字鸿沟既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备层面的鸿沟,也包括数字素养层面的鸿沟;既表现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也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
例如,在接入层面,全球至今仍有40亿人不能上网,中国提出“到2020年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在数字素养层面,各国普遍存在数字技能不足的情况。欧盟2014年的统计表明,高达47%的欧盟人口缺乏足够的“数字能力”。尽管中国互联网普及率2016年达到了53.2%,网民数量达7.31亿,但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各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化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指出,造成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部分在于城鎮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根本原因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的背景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之加大,未来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和市场激励,推动农村网民规模增长。
在我国非网民中,60%的人主要是因为对互联网知识和使用技能的缺乏而无法享受数字时代的新生活方式,这一现象导致了不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不断扩大。即使7亿多网民中,数字素养也是千差万别。除了继续完善软硬件设施和普及数字教育,政府和媒体需要对民众进行积极的数字化引导。
3.体制机制滞后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平台化、跨界融合的特点,以及灵活就业方式和自由职业者的大量涌现,让原有的国民经济和就业统计体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产业就业政策以及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导致以“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情况无法知根知底。
例如,数字经济统计调查体系尚未建立,存在着统计分类标准修订滞后、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不及时、全面调查有遗漏、抽样调查代表性不强、调查手段不够先进等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影强、张瑾认为,现有的统计体系并未将灵活就业纳入国家正规就业统计体系,低估了数字经济对扩大就业的贡献。现有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政策也无法有效保护灵活就业,表现在:《劳动法》以标准工时制为基础,不适合灵活用工;《劳动合同法》对在职职工保护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劳动力市场僵化;《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也没能有效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
尽管国家不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制约了数字经济发展。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表现为层级管理、多头管理、区域管理,而数字经济具有去中心化、跨区域和跨行业的特征,现行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利于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对于电商平台的管理,到底应该由谁来牵头管理、怎么管理,颇有争议。最好不要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也不要出现一地一策的情况,否则将会出现有责任的时候踢皮球、有利益的时候大家都来抢的现象,同时也不利于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许多平台型企业从事的业务都是跨界的,这些业务又属于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这就会增加平台型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也不利于数字企业的跨界融合。比如数字创意产业,虽然有许多传统媒体在做,但多数不成功。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教授认为:“现在进入数字创意时代,而平面、电子、网络、娱乐、旅游、体育等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要想真正实现跨界融合,必须从顶层设计去解决,构建‘大文化。”为什么BAT在跨界融合方面就做得好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此外,目前的税收制度是属地化管理,而大多数平台型企业是跨地域的,部分地方对跨区域平台就会产生抵触、排斥心理,从而不利于数字型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还有许多数字型企业,被要求完全按照线下经营实体资格条件取得相应牌照和资质,势必抬高创业门槛。对于在线销售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需要创新治理模式,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行动,既有利于创新创业,也要杜绝电商、微商成为假货的摇篮,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