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而有质量: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

2018-01-08 10:16吕明凯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平学校质量

吕明凯

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与这一新时代相适应,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有了新的使命与任务。在基础教育领域,公平而有质量成为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主题。

一、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

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学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一些关键能力的基本形成,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因此,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历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借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说法,基础教育真出问题,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很难不受影响。基础教育质量上不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必然受到制约。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要几次深入中小学视察指导,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2016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他专程前往北京八一学校视察时就特别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十九大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根本解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各方面突出问题,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在基础教育领域,明确了“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明确定位,这就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里的关键词就是“公平而有质量”。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十九大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后几年将给老百姓发送四个大红包,其中三个都在基础教育领域,指向的都是公平和质量。一是到2020年,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标准化发展、一体化发展,着力化解“择校热”“大班额”。到2020年,大班额必须完全消除。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特别是要化解好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三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很明显,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把推进公平、提升质量作为主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成为教育部最重的工作。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要提高站位,把推进公平、提升质量作为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主动作为的自觉性。

二、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之所以把公平而有质量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就是因为这一问题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强烈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入园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入园贵的问题在很多地方也已经缓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在许多地方初步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一些农村学校的硬件环境甚至超过了城市学校。这些发展和变化来之不易,得到人民群众普遍赞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不可否认,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有很多方面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目前群众反映最为集中和强烈的问题就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人把一些学校发生的现象归纳为“五多”:书本多——很多学生的书包在七八公斤,爷爷奶奶背书包送孙子上学成为一种新常态;上课多——我国中小学,特别是中学,多少年以前基本都是每天6节上课时间,下午一节自习和一节自由活动。但现在的学校一天上课时间可以安排到8—10节。有些寄宿制学校晚上三节自习课也被“主课”老师所占;作业多——老师每天同时在几本练习册上布置家庭作业,且七八门课都留作业,少数孩子甚至12点以后才能睡觉;考试多——很多学校除期中考、期末考之外,另有周考、月考、模考,甚至还有日考和午测;补课多——社会上的补习班持续火热,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很多奥数、奥语、奥英等补习班。

课业负担为什么会过重?原因自然十分复杂。据统计,自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已经颁布了9道“减负令”。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明确说,“减负”是“老大难”问题,并具体阐释了何谓“老大难”。这充分说明,给中小学生减负,确实是我们“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抛开历史、文化等原因不论,仅从当前实际出发,我们就很容易看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如果城乡学校都能有省内外名校一样的师资和硬件,人们自然不必再去择校,学校也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不断给学生加压,家长也不会逼着孩子去上一个又一个的补习班。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区域、校际的差距明显,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应付小升初和中考等重要考试,学校和家长不断给学生增加着课业负担,德育、体育、社会实践、兴趣和特长发展等本应有的教育活动,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安排。据《中国教育报》披露,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55.22%,高中生70.34%。这种现象很难说与课业负担过重无关。不少家庭因为怕耽误学习,什么家务劳动都不让孩子参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落实必然打了折扣。此外,由于事实存在的名校变换形式乱收费、高收费,一方面加重了群众的教育负担,另一方面也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政府形象。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误的教育质量观。不少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的经验材料、宣传材料与会议讲话,只要涉及教育质量,不外乎升入名校的学生数和重要统考的排名。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情况则很少具体提及。在这样的质量观指导下,教育的主要过程渐渐演变成“模式化的解题方法+高强度的反复练习”,给学生不断加压就成了大多数学校不得不采取的提质措施。陈宝生部长在十九大答记者问时提到,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几个硬骨头,其中一个硬骨头就是部分地区的“自愿”失学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失学者的“自愿”,很大程度上与学校和家庭的不当教育有关。再加上每年的热炒“状元”,各方面对“状元”和培养出“状元”的学校与教师的反复表彰奖励,即使有一定教育情怀与教育思想的校长和教师希望作出改变,也忌惮于对“质量”的影响,不敢大刀阔斧地按照教育规律去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在少有自由学习、自由探究、自由实践的高竞争、高功利教育时空里,能否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全面发展并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们不能不深感忧虑。

三、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工作部署

(一)必须下决心端正教育政绩观。据北京一位专家介绍,南方某市的一位区长直接为各小学分配考入名校的指标。这是应试挂帅的教育政绩观的典型例子。试想,在政府领导亲自分配升学指标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和学校怎能不把升学作为重要工作目标。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不考虑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促进均衡战略,不加区分地强调所在地区的主要矛盾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因而或集中财力人力打造新的义务教育名校,或在城市新区走“企业建校,名校管理,民办运行,高价收费”之路。一些高校也把举办民办中小学当作新形势下校办产业发展的捷径,大张旗鼓地与企业合作兴办一个个民办中小学,造成小升初竞争愈演愈烈,人民群众的教育负担不断攀升。中央两办关于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战略和政策要求,理应成为各级领导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遵循。只要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领导,这些“关键少数”真正端正了教育政绩观,我们的基础教育就一定能很快走上公平而有质量的康庄大道。

(二)必须下工夫落实先进的教育理念。党中央国务院在明确“公平而有质量”的目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集纳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反映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理念。比如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以及建立标准健全、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学段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的相关理念等等。这些理念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评价教育等重要方面,对于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实现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确保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央两办文件明确要求“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虽然解决减负问题的治本之策确实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和标准化,是考试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但从学校端入手,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真正把提高作业有效性的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切实从严控制学生作业量,也是必须立即付诸行动的治标之举。如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真正下硬工夫,动真格,这样的措施也一定能很快收到效果。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两办文件明确了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一系列大政方针,教育部长也坚定表示要进一步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并在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段控辍保学和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等三个方面要“啃硬骨头”。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和多方联动,需要千方百计密切联系各地实际,创造性地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航,我们坚信,任何“老、大、难”问题,我们都会逐步解决,十九大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的目标一定能很快变为现实。

猜你喜欢
公平学校质量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笨柴兄弟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公平比较
学校推介
质量投诉超六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