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宪
1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持续近一个月的“黄背心运动”发表全国讲话。他批评暴力行为,承诺尽快恢复秩序,并宣布明年起调高最低工资。
在有着“大变化、大发展、大调整”特点的21世纪上半叶,国际风云似乎注定“黑马”频现,“黑天鹅”四飞。2017年5月,时年39岁的政坛新秀马克龙横空出世,击败极右翼候选人勒庞出任法国总统。有着“不左不右”的标签,甚至被誉为“21世纪肯尼迪”的马克龙光环闪耀。然而,仅仅一年半后,一场“黄背心运动”就使得他的民调支持率猛跌至18%。光环破碎的背后,是不断高呼的指责:“你只是一位富人总统。”
在残酷现实的风风雨雨中,阳光下的光环终为虚幻。不干事则已,只要一干事,你势必要触动某些人群的利益奶酪,更何况你想搞的事情冠之以“改革”。改革之难,古今中外,大体相同。对于格外强调个人权益的法国而言,其难度更增添了些许“大革命”的色彩。
年轻气盛的马克龙是想要干大事的。他所要推动的一系列改革并非没有道理。长期的高福利、高支出、高赤字,伴之以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和财政压力巨大等,形成难以持续的恶性循环。对此,马克龙打出了一套又急又狠的组合拳。他推动劳工法改革,从而触动了工会的奶酪。在债务负担沉重的铁路部门引进市场机制、部分自负盈亏,同时停止给予新招入职员“铁路员工”的身份,这意味着“特殊退休制”“终身制地位”等福利不再。教育改革中规定中学生进入大学需要通过系统性选拔,这势必限制部分年轻人进入大学的机会,被一些人视为不平等加剧。他不断降低社会福利,取消部分人群的住房补贴。在失业率高达9%的法国,降低社会福利所引发的不满可想而知。最具争议的是他不断加征普通百姓的各种税,却对富人实施减税。最终压垮骆驼背上的那根稻草就是准备加征燃油税。这个燃油税确实自带火星,由此烧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其间不乏暴力场面的“黄背心运动”。身穿黄背心的抗议者涌向巴黎的各种公共场所,抗议政府加征燃油税的决定。
这场运动的外溢效应不仅蔓延至法国国内各个领域,荷兰、比利时等周边“老欧洲”国家也多有效尤,联想到此前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相继爆发的动乱,反衬出“黄背心运动”不过是欧洲结构性、体制性痼疾的又一次激化发作。
处于风口浪尖上的马克龙已深感作为改革者的无奈和两难。在燃油税问题上,他已做出从“延期上调”到“彻底取消”的妥协,当初以“拿破仑式执政方式”推动改革的气势已经受挫。燃油税一事与马克龙一直坚持履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承诺密切相关,也因此存在着眼前利益与对地球终极关怀的矛盾。大西洋对岸的特朗普先生此时并未安静地隔岸观火,而是不断敲边鼓,鼓动爱丽舍宫就此废弃《巴黎协定》,颇有借机煽风点火的嫌疑。德国总理默克尔刚刚卸任执政党主席,欧盟中支柱性的法德关系又面临着新的微妙因素。
危机让马克龙面临抉择,也给了他历史性的机遇。只要改革,勢必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否则难以打开死结。但“黄背心”的出现又说明,改革一定要注重避免利益过度失衡。面对国内外乱局,仍想有所作为的马克龙此时最需龙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