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陈跃文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审计工作也不例外。传统的以人工为主导的审计方式在信息时代体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的关键。但信息化条件下,也给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将成为工作重点。
[关键词] 信息化;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1. 023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21- 0060- 02
0 引 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信息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规范。审计工作也因为信息化的发展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审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审计质量不得不在信息化层面上重新审核,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审计工作者的共识,也是实现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过度的关键。信息化背景下,審计风险不同于传统审计,大多是因为电子数据的虚拟性和传播性而引起的。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审计效率,制约审计风险,控制审计质量,加快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必经之路。
1 信息化背景下审计质量控制的“挑战”与“机遇”
1.1 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重要评价,也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其广泛地受审计工作各方面的影响,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审计工作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挑战。第一,审计对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审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单位的管理都实现了网络化和自动化,包括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以电商的兴起为代表,新时代下许多的经济活动都通过网络而实现了无纸化贸易。这使得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审计对象更加复杂。第二,审计的线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所需的线索以纸质凭证为根本,并进行保存,审计线索较为清晰。但在新时代下,这些被电子票据所替代,审计人员无法通过翻阅纸质材料对审计线索进行跟踪,取而代之的电子审计线索很难寻找和跟踪,给审计工作取证增加了难度。第三,审计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大范围普及,相应的审计材料有很大一部分被电子化信息所替代,而传统的审计方式根本无法适应现有的监督机制,也无法满足替身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要求。审计方式从人工审计到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的转变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四,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风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以人工为主导的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范围较窄,主要为检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信息化背景下,审计的效率虽然大幅地提升了,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也使审计数据暴露在全新的风险项中,计算机系统、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成为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内容,数据采集与信息系统风险尤为突出,无形中给审计质量埋下了隐患。第五,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模式下的审计人员是以审计知识和素质为基本要求的。然而,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审计工作必须通过计算机的相关系统进行展开,审计模式的转变也自然而然地附加到审计人员身上。新时代的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更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满足当下审计工作的需求。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整体上处于缺失的状态,年龄大、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接受能力差,计算机水平低,而年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审计人员又缺乏经验,这样的窘境,给审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对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
信息化的发展对审计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审计质量控制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信息化推动了审计环境的改变。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与传统的以人工为主导的审计模式在环境上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基于信息化技术与系统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审计效率和审计的便利性。以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为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经济活动不再依赖于纸张、票据,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也使审计工作的实际工作内容以处理电子化信息为主,操作更加便利。在信息的环境下,通过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节约审计工作的成本,缩短审计支出,扩大了审计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审计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其次,信息技术的进步方便了对各个环节的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的审计系统和审计软件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审计质量与管理水平。在面对信息时代审计工作的各种问题时,信息技术本身则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传统审计信息电子化的趋势,可以使用各种软件和信息化系统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设立节点,对审计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这样的举措会使审计质量监督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大有裨益。最后,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使被审计的单位及时地获得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以便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审计工作的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审计质量的控制也愈加复杂。目前,我国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整体上呈现出思路老化、标准不明、操作不规范、人才缺失的现状。
2.1 审计思路老化
审计模式的转变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更是审计思路上的改变,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审计思路的影响仍十分明显。传统的审计思路很难适应信息化审计的要求。以制度为主的,对外部风险的控制能力十分脆弱。例如,一些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并不是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而是管理层依然沿袭以风险为导向的综合审计旧观念,以主观经验为导向,从而酿成惨剧。
2.2 审计质量的控制标准并不明确
审计质量是与审计风险的大小直接相关的,目前,针对审计的相应管理制度十分匮乏,现有的制度也大多停留在传统审计方面。缺乏合理的标准进行指导和规范,审计操作流程得不到统一,审计方法也缺乏科学性,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的不同,导致审计效果无法得到客观的衡量,严重影响了审计的发展。
2.3 审计流程操作不规范
传统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流程操作主要是针对纸质化审计内容而言的,而对电子化信息的审计并不适用。信息化条件的审计以获取信息化数据为前提,如果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障,那么审计工作的意义将不复存在。审计数据丢失或采集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2.4 审计人才缺失
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对审计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达到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还需要对金融、经济、会计方面做到全面了解,以便能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而目前,兼具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审计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审计模式转型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失,审计人员素质欠缺的问题较为明显。
3 信息化条件下对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意见与建议
信息化时代,审计质量控制面对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审计质量控制总体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全面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势在必行。构建全面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转变审计思路,将审计质量控制引入到考评机制中
信息时代的审计模式的转变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审计方法与审计技术的升级并不代表审计观念和审计速录的转变。从某些方面讲,思路和观念不能随技术转变,那么技术也难以有用武之地。 审计观念的转变首先要提升对审计信息化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审计技术的使用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不要将信息化等同于计算机,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另外,审计质量控制应被逐步地融入考评当中,作为一种信息化审计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完善审计项目的评审办法,并以此激励审计人员对新模式的接受程度,可适当地引入一定的奖励,并鼓励审计人员参与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
3.2 完善审计流程和标准
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工作仍然需要遵从相应的审计准则和标准,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审计流程,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相应要求,那么审计流程和审计标准的规范化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严格规范审计流程,能够减少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随意性,而审计标准的完善能够使审计工作有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参考。具体而言,首先,应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数据和系统进行相应的了解与评估,在部门设置、经济性质、财政信息等内容之外,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形式和运作形式等方面做全面的了解,并依据所获得的信息确定审计思路和审计重点。其次,还需对数据的采集、验证、整理、复核等审计作业流程进行规范,规范审计工作中的审计行为。最后,还需要对审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将审计档案资料由纸质材料转化为电子档案,建立审计项目的档案库,将审计档案质量控制,纳入审计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当中。
3.3 加强审计复核工作,为审计质量控制把关
信息化背景下,審计工作的工作量仍十分繁重,因为疏忽而产生的审计失误十分常见,这时候审计复核就显得十分重要,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复核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加强对关口的前置把关,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清理过程进行复核,确保审计数据的可靠性,并在每一个步骤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关口的后置复核。在审计报告审理之前,需要对电子化的审计内容进行专门的复合,检查被审计单位的OA自动化办公系统与计算机现场OA对接的具体情况。
3.4 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支撑某一行业进步的关键,同样的,高质量的审计人才队伍将为信息化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复合型的审计人才引进将是重中之重。首先,应加强对审计人才队伍的组织和领导,将质量第一的观念深刻在审计人员心中,单位可自上而下地研究制定审计质量的目标、原则和方针,并依此确定审计人才的培养计划,以便能够确保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次,应加强审计机关之间的交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平台,提供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渠道,取长补短,推广适应信息化条件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经验。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复合型审计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重视审计人才的培养和补给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审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使他们兼具审计知识和计算机素养,使审计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能够适应信息化审计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在发展,审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二者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当中,相应的审计人员素质也应当适应时代需求做出相应的改变。现阶段的审计人才,需要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用新要求审视自己,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训练,做到与时俱进,使自己时刻处于行业前端,引领审计走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