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2018-01-06 21:55梁田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外语教学大数据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带来,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外语教育领域内的变革,也势在必行。本文试着从外语教育者的角度,从技能、思维、情感三方面,探讨改革的方向与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外语教学;改革

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于2011年5月发布了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报告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明确提出政府和企业决策者应对大数据发展的策略。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置身社会发展的变革期,外语教学者又当如何改造自我,迎接挑战。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一、 复合型技能

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学生具备使用外语,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技能。但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新型人才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去预知某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或是某个群体的行为倾向。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进行方向性的调整,那么很有可能,外语教育会因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而被其他具有前瞻性的教育领域所冲击。其他专业领域可以在培养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渗透外语技能的培养。而此时,外语教学就丧失了主动权,只能沦为辅助性的学习工具。因此,作为外语教师,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提高外语人才的竞争力。

为了方便理解,以听力教学为例进行说明。片面强调学生对词汇的敏感度,对语速的适应性,以及对某一小段语料的理解,已经被视为效率低下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仍然是听力教学的基础。现在倡导的,是在這个基础框架内填充新的内容,并且努力延伸出新的意义。所谓填充新的内容,就是重新筛选语料。比如,在初级阶段,进行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听懂一些特定场景下的会话信息。然后模仿听到的内容,使用外语问路、购物,或者点餐。但是,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人们即便是身处异国他乡,也可以凭借一部智能手机,打开各种应用程序,完成上述各项任务。由此可见,我们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可能是过期的。所以,从真实的社会生活出发,筛选语料,革新信息的输入内容,是新时期外语教学最迫在眉睫的工作。优质的语料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中,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其次,所谓延伸出新的意义,要求师生双方跳出语言学习的限制,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仍然沿用刚才的例子,我们要求学生去问路、购物、点餐。除了使用外语,还可以动用各种工具,尤其鼓励学生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中,人们如何进行这些活动。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线索,帮助学生打开视听,利用网络上各类共享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这两点建议要求教师不仅精通外语,更要通过技术手段,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以及优化分配。因此,具备复合型技能,就成为了外语教师新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 整体化思维

什么是整体化思维。仍然放在听力教学中进行说明。传统的训练方式强调学生听懂语料中的关键信息,通常集中在5W2H中,也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还要特别关注数字及人名、地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到这些焦点中,无暇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给学习日语的学生播放一段语料,是两个日本人在巴西餐厅内点菜。其中一个日本人对巴西菜如数家珍,另一个则全然不懂。很显然,前者有长期生活在巴西的体验。其实,了解日本历史的人都知道,从19世纪末开始,逐渐有日本移民前往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家拓荒,并且定居在那里。他们的后代中,有许多人会说日语,但比起日本却更加了解自己居住的国家。头脑里储备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在处理语料时就能解读出一些深层的信息。然而,如果学生过分执拗于细节处的单词,可能就没有机会去探索和发现。

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首先是教师要转换思维方式。在备课的过程中,改变着眼点:不只是思考我能教给学生什么,还要了解学生想从我这里学到什么?深入挖掘语料的内涵。讲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后,再探究一下这段语料中情景设置的合理性。因为有些教材中出现的对话,并不会在目的语人群中真实上演。倘若是合理的,就可以深究这个会话中出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有什么语言习惯等。一旦教师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就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如果外语教师整体都具备了这一素质,那么课堂将会更加包容,师生互动也就更加多元化。从你问我答,到多问多答,学生敢于表达心中的疑问,也会自发地寻找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见,教师除了掌握新技能,还要重组自己的教学思维。

三、 开放性情感

相信许多外语学习者都有体会,在了解某个国家的某个人之前,我们往往对他有一些概念性的认知,有时甚至是误解。比如通常会认为: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爱追求刺激。的确,这些概念一定程度地反映出该国的国民性,但并不能代表所有国民的特征,其间忽略了国家内部在地域、阶层方面存有的差异,更忽略了个体的家庭、教育以及职业背景。所以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贴标签式的认知方式,很有可能带来不愉快。以此为鉴,外语学习者需要保持开放性的情感模式,认同彼此间存在的差异,并且从这些差异中寻求沟通的新方式。外语教师要从学生接触外语的第一天起,就培养他们开放式的情感体验,否则即便是熟悉所有的语法词汇,也无法逾越文化的鸿沟。

其实,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掌握某个区域内某一群体的行为特征。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轻易获取某餐厅在当地食客中的口碑。同样的,还可以了解到与吃穿住用有关的各种资讯。掌握这些信息后,再亲身体验,会发现自己的感受与网络上的数据存在差异。此时便是思考的最佳契机。原来同样的事物会带给人们如此不同的感受。因此,外语学习者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更应该保持开放性的情感,既要学着分析运用数据,又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实地调查的方式弥补数据中的不足。

以上就是笔者对大数据时代下,外语教师谋求自身发展的几点粗浅的建议。虽然缺少理论支持,也有待现实的检验,但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译者:盛扬燕,周涛.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1日.

作者简介:

梁田,讲师,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外语教学大数据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