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
在石涛和八大山人的研究中。二人的交往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现存文献中。石涛最早谈及八大山人。是在169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物馆藏有石涛为鸣六(黄律)作山水册,论及当世绘画,以“淋漓奇古”来评价八大山人。此时石涛并未结识八大。以至到1697年初,他以为八大已经“淋漓仙去”。石涛与八大的密切交往约在1698年到1701年间。其问二人互题作品增多。石涛之友向八大求画,二人共同培养弟子,石涛大涤草堂成,八大为之作中堂。1700年之后。一直到八大1705年离世,二人虽有晤面之愿,但终究未成行。八大赖于石涛交往,其艺术在金陵、扬州一带广具影响,八大离世,在石涛身边的八大之侄朱堪注一字一泣地作悼诗,与石涛比邻而居的李虬峰也赋诗怀念(石涛或有怀念之作。惜未见)。
涉及二人交往有很多传世作品。这些作品可分为五类。一是合作,此类作品数量不多:二是互题,一人之作,另外一人题之,或是两人同时在别人一件作品上题跋:三是二人互通书札;四是在作品中提及、评论对方'或抒发思念之情:五是因为装裱之故,两人作品合为一卷或一册。等等。这其中包括不少伪品。以下择其要者加以分析。
一、书札
八大与石涛虽毕生未谋面,却互通信札,前后有七八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件。是石涛致八大求画大涤草堂图之书札。本为张大千旧藏。今藏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还有一件张大千伪造赝迹,今藏日本。围绕这件书札,还有不少摹本。
流传二人书札中,还有一些代为致意性质的书札。如扬州文人张潮在程浚影响下,向八大山人求画,并修书一通。八大回信云:“久耳先生之名,兼得先生立言功德,以为天下后世子孙传远之书,自此天下后世子孙何幸而享此耶?属册页一十二幅,画扇二开,呈正。便中望示石涛尊者大手笔为望。”八大请张潮代向石涛致意。
以下讨论围绕八大一通书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此札(图1)为台北何创时基金会所藏。2014年春夏之交曾在上海展出。此札大致作于1699年左右。其云:
承慈照画室,教兼深荷,都未得上答,一者恃爱,二者惊遽,三者画到竟忘转致,以是迁延疏略日甚。尊者游戏三昧,皆今人步趋莫逮。图画是一,丈室蕙嵒是一。夏中葛人先生面见,便上庐陵,友声老笔墨丈室,与蕙嵒之得尊者笔墨,是一是二,山人远拜下风已。屡承法护推之至爱。曷胜顶礼。八大山人顿首谨书。书札无上款,汪世清先生以“赠扬州某僧侣”,不明其人。至今并无其他研究涉及此书札所反映之问题。
在我看来,此札非致石涛莫属,兹由有三:
其一,虽无上款,屡言“尊者”,此即八大对石涛特别的称呼。八大题石涛写兰册云:“南北宗开无法说,画图一向泼云烟,如何七十光年纪,梦得兰花淮水边。禅与画皆分南北,而石尊者画兰则自成家也。”八大覆张潮札:“便中望示石涛尊者大手笔为望。”上海博物馆藏八大书画合装册中有一开书法云:“河水一担直三文者,汉东方生以为何廉也之说,禅家方语未载,切勿与石尊者见之。”八大致石涛画弟子汉老年翁(李仍,字汉孙,号苏斋)书翰:“汉老年翁于石尊者画法所得不已多乎。索题一首呈正。禅分南北宗,画者东西影。说禅我弗解,学画哪得省。至哉石尊者,笔力一以骋。密室宗少文,玄都卢十景。传闻大小李,破壁走燕郢。愿得诗无声颇觉山为静。尊者既括目,嘉陵书俄顷。”在八大山人存世文献中,除石涛外,还没有见他以“尊者”之语称呼他人。这封信中说“尊者游戏三昧,皆今人步趋莫逮”,也符合八大山人对石涛这位“大手笔”的描述。
其二,其中所涉之事之人,与石涛相关。如程浚、程鸣、蕙嵒等。都是石涛朋友。程浚是晚年石涛至友。程浚之子程鸣以及蕙嵒都是石涛画弟子。书札中两次用“丈室”一语。丈室本指佛家方丈所居之室,佛门以“丈室”——空其所有之室,来形容佛居。后用为门下之尊称。八大此札中“图画是一,丈室蕙嵒是一”,是说这次程浚来,带来两件宝贝,一是石涛之画,一是石涛之卓越门生。札中说:“友声老笔墨丈室。与蕙嵒之得尊者笔墨,是一是二。山人远拜下风已。”意为程浚之子程鸣,随石涛学画——浸染石涛门下有年。八大谦称,程鸣与蕙嵒一样,都得到你的真传真令我佩服至极。
其三,此书札中反映的内容,与史实相合。札中“承慈照画室”,慈照,意为慈爱照应,敬语,本为佛教术语。此虚指石涛垂恩于我,可能指石涛有赠八大之书札或其他。因为以下有“都未得上答”语。画室,意指八大之居所,大约在1699夏,程浚在南昌面见八大,后去庐陵(今江西吉安)——程浚1674年到1679年间曾在庐陵经商,后归扬州,1698年再至廬陵。1699年,程鸣去江西探视父亲。石涛诗弟子吴蔼《送程友声庐陵省父》诗中云:“远道驰驱十月程,兰桡初上早湖平,东吴雁迹侵霜冷,南国梅花照水平。云影苍茫皆画意,江流浩淼亦诗情。庐陵克尽晨昏节。得慰高堂乐自生。”吴蔼又在《题程友声诗集后》中说:“惨淡经营属良工,落落自成非墨守。孤身今作庐陵游。白鹭青原相执手。”也言及程鸣去江西省父之事。程鸣或在这次西江之行中,随同父亲。于南昌面见八大。
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国立博物馆藏有一山水立轴(图2),纸本,墨笔,笔致清秀疏朗。一派萧疏面目。上有题云:“戊寅春三月葛翁先生之庐陵,写此请正。清湘陈人济大涤堂下。”有“清湘老人”和“赞之十世孙阿长”二印。时在1698年。此时正是程浚欲去江西时。石涛此作为送别之作。时间正与其相合。
综此三者可以确定,此书札乃八大致石涛所作。是二人交往史中一件极珍贵的文献。
以下讨论一件与此通书札有关的作品。嘉德2011年秋拍有《名僧书画扇面十三帧》之拍品。预展时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有“合肥龚伯新铭心极品”鉴藏印。龚氏为20世纪初收藏家,吴昌硕曾为其刻“合肥龚伯新铭心极品”(此扇面中鉴藏印或即为吴氏所刻)。这十三帧扇面中的两帧石涛款作品(图3),一书一画,于2012年嘉德秋拍中再见,以《书画合璧》之名参拍。endprint
这十三帧扇面,有石涛款五帧,八大款两帧,八大与石涛的共同画弟子蕙嵒款一帧,康雍问僧人画家上睿(号目存)两帧。乾嘉时僧人画家可韵(?-1818)两帧,还有一件镜庵(不明其人)的扇面。
五帧石涛款扇面分别为:其一。赠葛人先生。书有二诗。一为辛未(1691年)所作之《冬日雪中张汝作先生见招。才人杰士拥坐一时。公来日有都门之行,赋谢兼赠》诗,此在石涛多作中出现,是石涛北上天津时,一次参加张霪、张霖兄弟雅集后所作。另外一首为《与吴山人论印章有赠》,款“书为葛翁先生正,石涛济”。钤“原济”“石涛”二印。
其二,石涛款山水扇面,题云:“一水中流巨石遮,渔翁把钓出芦花。松风水涌藤穿洞,江岸高城宿晚霞。丙申春仲为治庵道先生博教。弟济。”钤“阿长”“清湘老人”“痴绝”三印。丙申,或为1656年,或为1716年,与石涛生平时间不合,此为伪托。书画均与石涛风格不合。
其三,石涛款山水扇面,山水空阔,不似石涛绘画结构。题云:“此等笔墨世人见之没意味,而却是清湘真意味。数百年来,此道绝响,都向闹热门庭寻讨。总是油盐酱醋。清湘老人_味白水煮苦瓜。只可与余山道兄先生一路江上澹。”钤“清湘石涛”白文印。
其四,石涛款山水扇面,村舍中两人泛舟湖上,远山在望。题云:“卖得青山不肯还,笔头到处恼风瘼。江村雨洗模糊树。越客新诗载满船。时乙亥新夏,客窗对雨,写似余山老道兄正。瞎尊者济。”钤“苦瓜和尚济画法”。康熙乙亥为1695年。
石涛的确有一位叫余山的朋友,姓郑,是一位徽商,与程浚等一样,来往于广陵南昌之间,石涛与八大都有作品赠之。纽约涤砚草堂藏有两帧扇面(图4、图5),一八大,一石涛,其中石涛书翰扇面书有自作《奉答贻冠》诗。谈及其晚年额上生瘤,有碍观瞻,几位朋友送给他帽子,石涛以亦庄亦谐之笔写下此谎扇面书云:
仰天一片力,爱首不成牟。谁许氤氲归,任世尽披裘。席石胡为来,补天孰为酬。瞿昙问(此落一字)发,老聃笑我头。搏得葫芦冠,裘葛喜自由(原注:杨人万)。自喜人兴怪,怪予坠天瘤,儿童好议论,何常计转眸,客有竹冠者(原注:叶南冈),愿为胡卢俦。一节结我首,吞声数自尤。予非衣冠人,道路飞传邮。忽逢玛瑙冠(原注:郑余山),其状半玉球。既而服此冠,瞻仰多缚绸。造物俱不禁,何用笑沉浮。若非知己心,所见那得求。六合几玉冠,惠我体先周(原注:吴赐玙)。生平最其四,慷慨纽前修。琼瑶如世报,性乐等悠悠。款“奉答贻冠四君,把盏缘情,放浪珍品之作书谢余山道兄博笑。清湘大涤子阿长”。此为赠郑余山之作,涉及石涛四位朋友,除余山外,有杨人万、叶南冈和吴赐玛,石涛称“生平最其四”。可见感情之深。
《名僧书画扇面十三帧》中石涛款此二帧赠郑余山扇面,非石涛所作。无论是绘画、书法、印章等都与石涛风格有差异。但作伪者是了解石涛、八大与郑余山之问关系的。是一位对石涛、八大交往情况熟悉的作伪者所为。
其五,石涛款花卉扇面,画梅花几枝,题诗一首:“老夫旧有烟霞癖。坐雪枯吟耐岁终。白到销魂疑是梦。月来欹枕静如空。挥毫落纸从天上,把酒狂歌出世中。老大精神非不惜,眼前作达意无穷。”款:“大涤草堂为修翁年先生正。清湘陈人济。”下钤“前有龙眠济”“头白依然不识字”二白文印。
此扇面也系伪作。款“大涤草堂为修翁年先生正”,大涤草堂为斋号如此表达方法在石涛未之见。所录诗乃石涛《广陵探梅诗》之一首。此作与普林斯顿大学所藏梅花诗册(伪托石涛)其中一开“老夫旧有烟霞癖”书法大体相同,有模仿痕迹。而石涛原诗作“老夫旧有寒香癖”,特指梅花之癖好,而“烟霞癖”一般指山水,传统思想中有“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语。普大梅画册为伪,此亦非真。
十三帧扇面中,有一帧竟然为蕙嵒款的作品。若是真迹,那将是现今我们可知的唯一一件存世蕙嵒作品。
蕙嵒,可能是石涛与八大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一位年轻画家,先从石涛为画,后去南昌拜八大为师,旋又返回扬州,他在传递石涛与八大艺术中起到重要作用。吴湖帆藏《清湘怀旧图卷》石涛自识中。有“蕙嵒走入八大境”语。石涛作此长卷时,蕙嵒可能正学画于八大。
八大山人毕生杰作《河上花图》(今藏天津博物馆)。就是为蕙嵒而作。款云:“蕙嵒先生嘱画此卷。自丁丑五月以至六七八月荷叶荷花落成,戏作《河上花歌》,仅二百余字呈正。”在八大存世作品中,一件作品画上数月的现象很罕见。蕙嵒后来离开八大返回广陵,八大仍忆念他的这位学生。上海博物馆所藏八大书画合装卷中,有一则山人跋语:“此卷为黄子久小笔山水图,细碎深远处佳,云林既得其佳处。过此数百祀。一窥仿之。以遺蕙邑广陵。闻苦瓜长老近为广陵设大石绿,与抱犊子疏渲致工,果尔?八大山人画乃鬻手者已。八大山人题子久卷后。”八大仿黄公望画以赠这位远方的画弟子,足见二人隋谊。石涛有一册兰花图,经友人带到南昌,八大题此画(今藏故宫博物院)云:“余思佩兰、蕙嵒两人,苦瓜子掣风掣颠,一至于此哉!何故荒斋人,解佩复转石。闻香到王者,乃信大手笔。家住扬州城,来往青齐道,齐云与庐岳,相见老不老。”这大约在1701年,对这位弟子还存满心的怀念。
但除了这几则资料之外。研究界对这位蕙嵒可以说一无所知。这位出身于徽商之家、往来于广陵和南昌两地、受到二位大师特别对待的年轻人,究竟画风如何,人们也不得而知。而且八大对蕙嵒颇多推崇。认为他是石涛门中之龙凤。
此帧蕙嵒款扇面,笔墨颇似八大,画遥山远水。题云:“蕙嵒写似余老道侄,时戊寅秋七月。”题识前钤“惠嵒”白文长印。书法水平不高,与二位老师差距较大。康熙戊寅在1698年。而八大初见蕙嵒可能在1699年。综合其他情况判断。此帧扇面当非蕙嵒真迹。
上文提到的郑余山,涤砚草堂藏八大《赠余山山水》扇面,是八大真迹。款题:“己卯霜降后为余山先生写。八大山人。”郑余山可能年龄与石涛相仿,或稍长。蕙嵒款赠“余老道侄”扇面之“余老”,或与此余山有关。蕙嵒本就年龄不大,若以“道侄”称余山,显见不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