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棋 黄芳 杨嘉烨
“改革开放40年来,佛山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生态环境欠账相对较多,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佛山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
为开创佛山绿色发展新格局,佛山近年来不断创新市级环保顶层设计,从率先全省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到全国率先启动市级生态环境督察,再到制定《佛山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和启动“一案三查”。如今,佛山环保事业从“负重前行”到“轻装快跑”,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顶层设计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佛山是广东制造业大市,发展起步早,环保压力大。由于环保监管体制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合力不足等问题,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其他部门时常一推了之,环保部门独自担责,难从根本上走出环保困局。为此,佛山不断探索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与路径,以制度创新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早在2016年12月,佛山市率先全省首创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对原环境保护委员会调整升格,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主任,进一步加强党委对环境保护的领导。同时将各区区委和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5个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相关的党委部门纳入本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体系,推动各级党委及其部门环保责任“由虚到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市环委会牵头负责,市、区、镇三级联动,环保部门全程跟进,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监督”的新格局。
2017年,佛山市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督察令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三级环保督察令制度,从更高的层面统筹各级党委、政府各组成部门,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解决重点难点环保问题。截至目前,佛山市已发布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督察令4个,有力促进了环保问题重点难点环节的突破。通过抓紧抓牢党政领导“关键少数”,以强力问责倒逼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促进各级政府、部门环保责任落到实处。
今年5月,佛山市又在全国地级市层面率先提出并启动生态环境督察和环保联动专项执法,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重大战役,集中解决经济和环境两本帐及基层环境管理乱象问题,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副局长何向红表示,近年来,佛山市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水、气、土壤、村级工业园区四大战役,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环境保护体制改革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佛山还自我加码,在全国率先启动市级生态环境督察,充分反映了佛山市将环境保护作为主阵地,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大幅提升
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是落实顶层设计的根本。目前,佛山市人大已经完成《佛山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和《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的立法。
据《佛山市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市环境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为2705.73万元,到2014年就上升至6225.48万元,此后两年也一直是6000多万。而2017年,全市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达15556万元,几乎相当于2013-2015年处罚金额的总和。而且去年佛山市环保局总共立案查处企业违法案件2797宗,比2016年翻了一番,也是创下历年来新高。
今年1-8月份,佛山以“双督察”为契机,以市生态环境督察和环境保护联动执法为抓手,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特别是加强广佛跨界河涌治理,确保完成污染防治各项指标任务,解决一批长期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环保“老大难”问题。据了解,1-8月全市出動10万人次,检查企业3.9万厂次,立案1552宗,罚款金额12100.61万元。全市移送行政拘留104宗,移交公安机关涉嫌环境犯罪案件79宗,立案183宗,比去年同期增长632%;破案167宗,比去年同期增长494%;刑拘414人,比去年同期增长820%;移送审查起诉281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13%。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大幅提升,成效显著。
如今,佛山正在构建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一是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严防制度。完成佛山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严守“三线一单”约束,严把环保准入关,继续推进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二是建立最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为导向的差异化考核体系,优化现有的三级督察督办执行机制,提升执行效果。三是建立最严格的后果严惩制度。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及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度,建立重罚严管的导向机制,优化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违法信息强制披露,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力争三年实现环境全面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在全国前列的环保顶层设计创新加上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佛山环保事业正在加速前进,富有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正不断加强,同时也让佛山更具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比如老大难的广佛跨界河流水质,就取得历史性突破,佛山水道(横滘断面)、西南涌(和顺大桥断面)、芦苞涌(独树岗桥断面)均达到省考核要求,综合污染指数同比分别下降28.94%、25.74%、2.74%,水口水道初步扭转水质恶化趋势。6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水质达标。
据《佛山市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有效天数的比例已经提升了10%。而佛山的酸雨频率,在5年内也下降了21%。据佛山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截至9月2日,佛山优良天数比为80.8%,在广东省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中排名第19位,在全省未达标城市中空气质量同比改善幅度最大,工作成效获省政府分管领导肯定。
今年,佛山还制定了《佛山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市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重污染水体大幅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环保工作是造不了假的,所有工作成效最终都会反映在环境质量各项指标上,体现在760多万佛山人民的切身感受上。”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表示,全市上下必须齐心协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劲,积小胜为大胜,真正实现佛山生态环境质量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