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拯
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国家先后实施了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各地学校也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增加体育课时、创新教学模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体育氛围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学校体育事故的不断出现,给家长、学校、学生、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体育课观念、意识、思维的形成,更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预防体育课堂教学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系列对策,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课前准备,重在设计
(一)整体教学设计,做好安全预案
一节好的体育课教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更要有课堂安全预案的科学体现。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不排除有个别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病、汗腺缺乏症、癫痫、心肌炎等疾病。另外,小学生的爱动爱玩、纪律性差、自我保护意识欠缺等年龄特征及生理解剖特点,也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在进行课堂整体教学设计时,一要向家长、班主任等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有目的性、有取舍性地做好课程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二要科学评估、诊断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潜在的事故隐患及薄弱环节,做好安全预案;三要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并采取外部观察、心率检测等方式把控落实。
(二)教学内容设计,灌输安全教育
将安全教育融进教学内容中,使“安全第一”的观念成为本能意识,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强化的。小学生正处于意识、观念的萌芽期,辨别是非的能力偏弱,只有将安全思想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内容的合理设计:一是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认清事故对学生带来的心理、身体伤害;二是科学设计安全教育内容,可采取典型案例、漫画、故事等形式灌输安全教育内容;三是做好安全教育的连贯性,不断促进和强化学生“安全第一”的观念、意识的形成。
(三)场地器材设计,检查安全隐患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是需要在运动状态中学习和体验的教与学过程,且多数需要一定的场地和器材,这就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做好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以及安全隐患检查,必不可少。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并做好使用方式和保护措施的科学规划;二是上课之前,教师必须检查器材和场地的牢固程度、损伤程度、平整程度等,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三是依据安全、高效、便利的原则,统筹设计学生分组,组织教学秩序,做好保护与帮助。
二、课堂施教,重在管控
(一)做好安全教育和引导
体育课堂常规管理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常规包括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宣布课堂内容和要求,以及安全教育等。首先要做好一般性常規,如明确说明“不准怎么做,应该怎么做”等要求;其次要着重加强特殊性常规,尤其在进行体操、球类、投掷等项目的教学时,应在一般常规的基础上提出特定性要求。
热身活动是进入正式教学与训练的先决内容,热身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尤其热身活动不到位,容易造成扭伤、拉伤、摔伤等运动疾病。热身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慢跑、徒手操、专项准备活动和韧带拉伸四部分内容,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与正式教学和训练的间隔时间一般在5分钟之内,心率一般要达到120~180次/分。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慢跑速度较慢,精神不够饱满;徒手操动作幅度不规范、不到位;专项准备活动内容不贴合教学内容;韧带拉伸过于简单,学生怕疼、怕拉等问题。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认清热身活动的价值和作用,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热身活动的认识,在精神饱满、动作标准的状态下完成热身活动;同时要做好安全引导,促进学生安全行为、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做好安全把控和讲评
主题内容的教学与训练,是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最活跃、最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时间段。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合理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把控。首先是人员把控。无论是在讲解、示范过程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训练、队伍调动、保护与帮助等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活动范围始终控制在自己的视野中。其次是做好过程节奏把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规划分层次,如讲解—示范—练习—纠正—讲评等,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节奏和时间分配,对训练负荷、学生疲劳状态等,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再次是做好保护与帮助。由于小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都偏弱,对他们来说,任何动作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教授保护与自我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还要尽可能亲自保护。
放松整理活动是一节课的结束部分,也是学生身心放松、技能调整、恢复体能的关键环节,但学生往往在此环节出现精神不集中、安全意识较低、放松活动不积极等情况。因此,必须适时加强安全提醒和讲评。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组织好恢复整理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的尽快恢复,并对课堂教学、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典型案例,做好全面讲评,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表扬或批评,引导学生重视安全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三、课后要求,重在教育
体育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应时时刻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安全第一”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进行多途径、多措施的宣传安全教育,如举办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专题晚会等,以及利用校园广播站、电视台等进行宣传安全教育。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场馆设施建设与管理、器材借还、课堂安全防范等制度,以条文的形式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此外,还要强化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增强安全教育的持续性、连贯性和常态化,切实将安全思想根植于心、贯彻于行。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以体育安全为切入点,从课前、课堂、课后三部分提出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体育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体质,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