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选入不少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如果仅仅停留在读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些典范的作品,引导学生再向前走一走,细细品味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深意,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逐渐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呢?
一、文体分类教学,培养鉴赏意识
现行的语文教材,选文不仅精美,而且题材多样。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我们单看前三单元,就会有不少发现:这三个单元都选取了四篇课文,但单元主题不同;即便是同一主题下的,同一单元内的四篇文章文体也往往不同。面对不同类型的文体,我们必须分类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文体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学习的方法也不同,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意识。例如,第一单元的《穷人》一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经典小说,属于文学类作品。教学这类文章,我们必须紧扣小说的特点,教出小说应有的味道。在全国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的重庆选手骆应华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张“学习单”,学生完成后是这样的。(见下表)
可以说,骆老师的设计非常精妙,简洁且紧扣重点,凸显了小说这一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要点——环境描写。将表格竖着看,我们会发现小屋里和大海上的环境描写交替出现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够紧紧牵动读者的心;横着来看,我们又会发现环境描写与人物内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正是《穷人》这一课独具特色的写法的体现吗?
第二单元的《丑石》一课同样出自名家之手,它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作品,是一篇短小精悍却蕴意深刻的散文。我们知道,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贾平凹先生将这一写法特点体现到了极致。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我们会发现作者写到的人物众多:奶奶、伯父、石匠还有孩子们,甚至还写到了汉白玉,写到了槐荫、荒草、花儿,乍看起来似乎非常繁杂,但细细阅读,却发现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出丑石之丑,写作指向非常清晰。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罗列出前半部分所写的人物、事物,感受写作对象之多,从而引发思考:课文不是要写丑石吗?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其他的事物?当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也就初步领会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了。细读课文后半部分,我们会发现它与前半部分的写法完全不同,如果说前半部分是作者目之所见的话,那么后半部分则是作者的耳之所听。这一看一听,感受方式完全不同,不过所要表现的主旨却高度统一。是的,这不正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的体现吗?这不正启示学生,写散文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运用多种感官来全方位地感受吗?
文体不同,我们的教学指向一定是不同的,采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也是各异的。如果面对不同的文体,我们能够有针对地选择教法,那么潜移默化之中,长期浸润之下,学生一定也会形成一种文体意识。用属于这类文体的思维方式来阅读这一类文章,这正是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二、读中比较品析,掌握鉴赏方法
比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鉴赏方法,通过细致的比较,我们就能领略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比较,在一遍一遍的读中比较,变换着不同的方式比较,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第三段开头这样写道:“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就这句话,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看,我们一下子就读明白了:圆明园建筑风格多样,非常漂亮。但是教语文,止步于此显然过于肤浅,必须继续走向深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鉴赏,调整分句的先后顺序,在读中体会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不改变内容、不减少字数的情况下,将原句改变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接着,可以引导学生细读比较原句与变后的句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两句话从字面看没有任何增减,但边读边对比就会发现课文中的原句读起来更顺畅,感觉更好。的确,原句中“殿堂”对应“亭台楼阁”,都是建筑类,改后的句子显然不对应了;原句中“金碧辉煌”对应“玲珑剔透”,非常工整,改后的句子没有了这种美感。作者看似随意的描述实则蕴含着有序表达的技巧,这样的玄机恐怕没有在读中反复比较是发现不了的。如果说刚才这句话的学习是教师在教、在引导,那么接下来的鉴赏就应当放手让学生体会了。我们可以出示第三段接下来的一段文字,让学生变换不同的方式,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表达的妙处。“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因为有了前面的方法传授,这一段的学习学生很快就上手了,他们将原句做了多种变化,于是就有了更丰富的比较方式。第一种: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第二种: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第三种: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此时,算上原句,一共有四种表达方式,学生通过读中比较、小组讨论交流,发现了原句的表达是最精妙的,改变后的第一句缺乏对应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并不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也不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改变后的第二句缺乏针对性;第三句更是太过笼统,没有画面感;而只有原句的表达既有对应性,又具有画面感。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过一遍一遍层层深入地读,学生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魅力。正是通过比较的阅读实践,学生逐渐掌握了鉴赏的基本策略。
三、“炼”字体会精妙,提升鉴赏水平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堪称经典,这源于作者的“炼字”。一开始作者使用的是“到”字,后来又改为“过”“入”“满”等十多个字,但都觉得不够满意,直到最终使用了“绿”字才作罢。这个“绿”字用得绝妙,如果能够经常这样“炼字”,相信学生的鉴赏水平一定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笔者带领学生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尝试着“炼字”,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这首词的第三行写道:青箬笠,绿蓑衣。借助这一句,笔者开始了与学生的对话:笔者依次出示“青”“箬笠”“青箬笠”“斜风”“白鹭”,让学生对对子,学生依次以“绿”“蓑衣”“绿蓑衣”“细雨”“鳜鱼”等来对。当笔者出示“飞”时,学生先是以“肥”对,笔者就问其他学生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答道:“飞是白鹭的动作,肥却不是鳜鱼的动作。”笔者又问:那你觉得用哪个字合适?学生答:“游。”笔者就说:“可是又有问题了,白鷺对鳜鱼,飞对游,看起来挺好,读起来却不顺口。作者用了‘肥字,而没有用‘游字,究竟是为什么呢?”经过一番启发,学生终于明白了“飞”和“肥”是押韵的。此时,笔者总结:“是的,正是因为古诗词讲究押韵,因此读起来才朗朗上口,我们把整首词连起来,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不难发现,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是可以通过“炼字”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准的。而不断借助“炼字”的方式训练学生语言的敏感性,他们的鉴赏能力一定能不断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