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林中阳的公益人生

2018-01-05 00:21崔靖芳
民生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中阳艺术馆书法

崔靖芳

长达11年的巡展之路,绝非易事。更难得的是,林中阳每到一个地方,就会为当地的希望工程进行捐助。

俗话说“字如其人”,在林中阳的工作室里,每一幅书法作品都透露着圆融大气、深厚沉着之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笔力厚重、气势雄浑的国家一级书法家也正如他的作品一样,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

重庆、山西、山东、宁夏、河北……类似的公益捐赠活动,林中阳不知参加了多少场。

林中阳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取塞北之雄浑,江南之婉约,形成了潇洒之中见沉稳、畅达之中具雄强的书风,是我国西部书法的典型代表。其实,这位书法大家也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人士。

牵挂着那些孩子

看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道堂小学校长符义群发来的手机短信,林中阳总是禁不住微微一笑。

在道堂小学,有林中阳牵挂的数百名孩子。几年前,他为这个学校捐助了10万元,用于购置电脑设备和建立图书室。道堂小学是他资助的第13所希望小学。

“不知道孩子们的电脑课上得如何?图书室又利用得怎样?”闲时,林中阳时常会这样想。

对于很多人来说,林中阳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个出生于甘肃民勤的西北汉子,曾经以一幅大气磅礴的“龙”字作品享誉国内外。为了写好这个“龙”字,他潜心研究了十余年,不仅将书法功底中的笔墨、点画、线条运用到极致,还突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用他的话说,“龙”字恰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图腾精神和文化精髓。文化要传播,需要载体,书法艺术就是很好的文化传播载体。

此后,他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代表作十米长卷等作品分别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悬挂或收藏,还应邀为泰山、华山、九华山、福建清源山、上海黄浦大楼等题字并刻石,早在2002年林中阳就已开始举行林中阳书法全国巡展……

从2002年到2013年,长达11年的巡展之路,绝非易事。更难得的是,林中阳每到一个地方,就会为当地的希望工程进行捐助。“书法是一门艺术,是要回馈社会、回归于人民的。我选择在全国办巡展,就是想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全国人民汇报。”之所以在办展览时从事慈善事业,他表示,纯属尽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圆一个能让更多贫困孩子上学的梦。

林中阳的成就不止于此。他的代表作“中华吉祥龙”更是被以国礼的形式赠送给15位外国总统,并在美国、韩国、法国、日本等14个国家举办个人书法展,书法作品多次炫亮世界著名建筑迪拜帆船酒店。

不过,最令林中阳自豪的,是神九上天时,还携着他的一幅“龙”字,“神九是真正的蛟龙上天,两者结合成一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林中阳说。

“我今天有了一点成绩,是因为社会和百姓的支持。”林中阳说,他忘不了曾经的苦难,更忘不了苦难中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去帮助更多的人

上世纪50年代,在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交汇的甘肃省民勤县一个男婴降生,父亲为其取名周生香,取意于“蓝田暖玉生香”之句。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无论是当地的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的现实背景,并没有给取了诗意名字的孩子太多鲜花和掌声。

幼时的林中阳家境拮据,连学费都很难解决,甚至买不起一分钱一支的铅笔,年幼的他只能跟在同学后面捡别人丢下的铅笔头,把笔芯剥出来,绑在一根小木棍上。用这种自制的特殊“铅笔”,幼小的林中阳在梦想的纸上勾勒着自己的未来。

有过苦难记忆的林中阳,分外理解教育的重要性。

2002年,在宁夏。“没有粉笔,学生们只能在教室外上课,在空地上,每个学生画出一个小方格,老师在方格里写上字,学生就照着老师的字在地上练习。”那一刻,林中阳仿佛看到了数年前的自己。那一幕让他决定,一定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林中阳连续3天现场书写,并把义卖的10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当地的希望工程办公室。第一所“林中阳希望小学”出现在宁夏这片西北大地上,这也成了林中阳希望工程道路上的起点。

从此,每到一处办书法展览,林中阳都会捐出10万元捐助一所希望小学。迄今为止,在全国各地,已经有24所“林中阳希望小学”。

深谙教育的重要性

童年的林中阳爱好写字,迷上习字的他,5分钱的作业本正面写完反面写,甚至封面也不放过。再不然,他索性以沙地为纸,以手作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略無停息”,并在这种独特的习字中找到“如锥画沙的感觉”。

他最难忘的是上小学时田老师对他的启蒙。每次批改作业,田老师对他的要求总是特别严格,总在页边留下几个工整的大字供他比照练习。随着岁月的推移,他愈发体会到田老师的用心,那竟是贫瘠的乡土上催生艺术嫩芽的甘霖。

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他考上了省内一所医学类专科学校。在学校图书馆,他第一次看到了《柳公权书法字帖》,当时觉得真是如获至宝。从此,他在习字的路上一发不可收,即使功课再紧,每日总要临帖百余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名声渐渐在校内外不胫而走。毕业留校后,为了给一些爱好书法的师生辅导,他特意自费编写了两本近20万字的书法讲义。

为了编写讲义,他系统研究了古今有关书法方面的相关资料,也阅读了大量古典名著,感性的积累加上理性的学习,使他对中国书法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久,林中阳被调到武威市群众艺术馆专门从事书法创作和艺术普及工作。迈进书法艺术的专业殿堂后,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书法的执念都愈加强烈起来。他记住了父亲留给他的一句格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在武威的日子里,他与书法朝夕相伴,潜心练习,几近沉迷。举凡楷书、隶书、草书或是大篆,他各体兼通。他还利用假期或出差的机会,访名山顾大川,甚至跑遍全区109个乡镇,一路拓碑临帖,走笔留墨,眼界为之大开,笔功亦为之大长。

除历练自我外,林中阳还是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在群艺馆工作期间,他先后组织10期书法培训班,培训学员450余人,由他编写的《书法初步》《钢笔书法向导》等教材在书法爱好者中广为流传。

并不想让谁感谢

1996年春,林中阳毅然辞去群艺馆的铁饭碗,带着理想和追求前往古城西安,受聘担任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其间,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有多幅力作获奖。

但他却从未忘记书法艺术回馈社会的本质,1996年冬,他在定西农村为群众义务书写,大雪阻碍归途,他就在农家的土炕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大年夜。大年初一,他又继续赶往边远部队为战士们献字,还毫无保留地把书画装裱技术传授给即将复员的战士们。在河西,他得知一位小学生喜爱书法,但是家里太穷买不起纸笔,他把身上所带的旅费300元全部留给了孩子,自己却饥肠辘辘地返回。

如此这般,林中阳一步一步走上了一位书法大家的公益之路。

在符义群眼里,林中阳是个可敬之人。在林中阳之前,符义群和他的乡村小学从未接到过任何资助。而第一次被资助,林中阳就捐助了10万元,这让符义群有些“受宠若惊”。除了感动,他心里更多了一分对“林先生”的敬意。

“我也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帮助他们一点是一点。”林中阳坦言。

有人建议他可以把钱捐给固定的几名学生,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自己的钱发挥具体的作用,而且他们也会表示感激。

“我认为这些钱捐助给希望小学,可以让更多人受益。”林中阳说,他并不想让谁感谢他,在他看来,帮助了别人,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快乐的事,而别人是否能记住他,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现在的林中阳不仅捐助希望小学,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在一次又一次的公益捐赠活动中,林中阳以书法回报社会,曾先后在全国24个省市捐建了林中阳希望小学,在河北捐建了林中阳希望大道,在湖南捐建了林中阳书法碑林,在西藏设立了一个林中阳大学生奖学金,为西柏坡4所小学捐赠了50万元的阳光午餐。

在林中阳看来,捐赠希望工程,纯属尽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圆一个让更多贫穷孩子都能上学的梦,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唤起更多的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希望工程。

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并且设立林中阳奖学金。

最近,林中阳还在广州建设了一座个人艺术馆。目的是立足广州、面向东南沿海地区,辐射东南亚各国,传播我国书法艺术。艺术馆面积近6000平方米,由展示厅、学术报告厅、创作室、影视厅、装裱室等组成,是目前国内较大的、功能较完备的个人艺术馆。“除了作为展示艺术作品的平台、交流书画艺术的园地、传播书画艺术的门户、进行书画教育的基地、艺术馆也是连接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林中阳期待着这座艺术馆能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阳艺术馆书法
种活一棵树
浙江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Multiple induced transparency in a hybrid driven cavity optomechanical device with a two-level system∗
Reversible waveform conversion between microwave and optical fields in a hybrid 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J+生活艺术馆
“悦”艺术馆
“云”生活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