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FBL模式融合的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的研究

2018-01-05 00:07李莎
职教论坛 2017年32期

摘 要:实训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伴随着近年来出现的学生对于实训课程的效果存在认可度低、满意度差等情况,文章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的课程《会计综合实训》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前实训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使用KA理论寻找实训课程存在的原因,采用使用FBL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最后以学生为主导的反馈结果说明了这种课程改革的方法获得了比较好的认可。

关键词:KA+FBL模式;实训类课程;会计专业课程

作者简介:李莎(1981-),女,湖南邵阳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和审计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2-0070-05

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伴随着社会发展中的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出现,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特别是相关涉及到高职学生实际技能的课程在整个高职教育课程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以“实践为出发点,理论围绕实践”的教学原则。《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对社会公司的账目进行处理的过程,在专业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KA(Knowledge Audit,知识审计)理论通常用于对企业知识审计,在很多的企业中拥有很多的成功经验[1],FBL(Field-based Learning,现场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专业教学法,能够有效的保障课程的可持续高效的发展[2]。

本文将KA模式和FBL模式引入到《会计综合实训》中,目的是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对推动高职类实训课程的教育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KA与FBL概念简述

1995年,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德本汉姆初次提出了知识审计框架模型的概念,并分析了该模型的优点和缺点,美国的Jay Liebowitz博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知识审计的实施方案,通过该方案能够快速地审计出知识的缺口和需求,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国内关于研究知识审计的论述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是程娟博士在2007年研究的知识审计理论基础,分析了现有的知识审计的方法,构建了知识审计模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所谓FBL就是立足在现场基地和平台的选择上,实现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应用性教学。它起源于20世纪的国外高等教育,具体表现在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型”、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它将静态的书面知识融入到动态的实践环境中,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国内关于FBL方法应用比较多用于在临床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而关于专门使用FBL方法用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的研究则相对少一些,国内吴宪洲在2011年分析了高职院校中使用FBL方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二、当前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训课课程的效果,笔者走访了相关的几所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并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进行了相关调研。发现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教育手段相对单一,依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解要点,学生再进行练习的传统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归纳起来主要的问题有:

第一,高职院校中的实训课程的教授内容往往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往往表现出学生的学术理论很扎实,动手能力都很弱。所谓的校企合作也仅仅停留在签几份合作协议的“虚拟”合作状态上,企业并没有真正把自己的合理材料来交给学生作为实训的素材,导致学生无法掌握真正意义上技能。

第二,高职院校中的实训课程采用的依然是相对单一的授课手段,所提出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甚至是人才培养的方案都存在极大的不足。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下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大,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企业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只会更加严格,这与当下高职院校在实训课程中的培养目标上显得“跟不上调”。

第三,高职院校实训课程体系的培养无法为学生提供有利的保障。具体表现在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无法适应经济转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关注度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理论知识性强,而动手实践能力弱,小部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虽强,但是理论知识的基本功较差,这就说明实训课程的评价上自身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四,高职院校中的实训课程存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课堂教学质量低等问题,导致课程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去引起学生的关注,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信心和兴趣不断的降低,最后失去学习到真正技能的决心。同时教师在实训课程考核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打分制,其评分标准多以理论知识的考核的为主,严重忽略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特色性。

三、构建基于KA+FBL模式的实训课程模式

(一)使用KA理论分析《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问题

正如之前所述KA是一种对知识体系管理的有效的理论,因为任何一种知识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会计综合实训》在会计类课程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不同形式的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发现《会计综合实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实训虚拟化(即没有采用真实企业环境的会计做账要求来进行实训,而是随意的采用一些书本中的案例来进行实训),实训脱离化(即会计行業的准则的变化没有具体的反映到学生的实训中),最终导致与社会企业的发展无法对接,培养的学生走入社会后仍需要重新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专业乃至学校没有认同感。根据KA理论的要求,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已经不能单独的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它涵盖了基础类知识、技能性知识和素养性知识,按照KA理论的要求,需要了解《会计综合实训》的课程目标,调查知识的现状,以及知识需求和知识需求之间的缺口,然后再设计出合理的《会计综合实训》的课程知识体系。

1.确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目标。根据KA理论的要求,制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目标需要具体化,细分化,实时化。制定《会计综合实训》目标需要研究本课程在什么背景下开设以及开设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知识体系的要求,其最终设定课程的框架基础必须是明确、详细和严密的。

2.深入调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现状。所谓“深入”的意思是不仅仅是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进行调查,还必须对该课程的前导课程进行调查研究,围绕之前确定的该课程的KA目标,对该课程以及前导课程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充分的信息反馈,将《会计综合实训》所要求的知识点分解为两类,即基础类知识和技能类知识。前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后者主要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社会职业技能。比如分析经济业务能力,财务处理能力等,职业素养能力。通过对基础类知识的调查分析得到几个观点:一是实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发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点的不足,能否真正学习并掌握到实际操作的技能;二是实训中的案例是否大部分来自真实企业的账目信息,是否能够尽早让学生熟悉企业会计的相关工作的内容;三是实训中是否可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邀请企业方的会计进行实训协助工作,及时帮助学生发生理论与实际学习中的不足。另外,通过对技能类知识调查分析得到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实训课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真正独立完成企业的会计账目的实际操作;二是实训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三是实训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根据最新的会计相关的新政策新法规能够自我学习。

3.调研分析当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需求。分析目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知识体系的前提条件是对企业、教师、学生等相关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讨论。调查问卷所需要涉及的会计综合实训的问题应该更加清楚明确,客观公正。作为调查问卷方法有益补充的访谈法应该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其中的调查结果进行适当的扩充和追问。在访谈中,企业对于课程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对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或者接近掌握企业要求做账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适应新的国家相关会计方面法规变动情况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接受能力。教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的企业会计账目作为实训的内容,同时希望学校扩大对教师自身技能的培养力度和相关新会计法规的组织学习。学生对于课程需求主要是通过实训学习到真正的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分析《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缺口。在之前的采用KA模式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知识体系现状进行的需求分析,了解《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课程缺口进行测度。在测度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缺口有两类:一是基础类知识的缺口,其主要表现在学生担心是否能够真正通过实训掌握会计技能;实训过程中所采用的账目是否都来自或者大部分来自企业的真实账目;企业方的会计能否参与到实训的过程中。一是技能类知识的缺口,其主要表现在学生担心是否能够达到企业做账的要求;能否提高自己的表达、沟通及自我学习能力。

(二)使用FBL改进《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授课方式

FBL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实际教学法不同在于该种方法不仅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更加侧重在“现场”的感知和观察,能够给学生一种真实存在的实践环境,显然这种方法使得实践内容脱离了抽象的概括,从视觉,听觉,触觉上达到了预期的实际效果。

1.选择合适的FBL教学方式进行教学。FBL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讲解法、实物参观法、现场演示和基本操作。这些方法分别对应做账讲解、账本成列室、做账现场和教学实训室。这些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会计综合实训的内容,熟悉当前最流行的会计做账方法,同时根据会计做账的要求选择规范好的,信誉度高的合作企业,并且能够在现场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际操作和技能方面的指导。

2.根据FBL方法选择合适实训方式。根据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FBL倡导的教学改革项目的实践背景作为基础,邀请相关具有一定资质,能提供真实实训环境的企业单位与学校形成一种校企合作关系,并邀请相关专家,分院院长和教研室主任来界定“现场”,根据“现场”来设定FBL实施的实训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和相关企业的讲座建立起对会计专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参观企业财务室参与到规范企业的做账规则制度的学习中,通过FBL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得会计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现代企业会计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中的专业词语。并且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将课堂中教师叮嘱的问题与企业具有一定资质的财务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能够得到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操作方法。

3.根据FBL设定合适的实训安排。在完成了会计相关专业的要求界定之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根据会计专业对于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课程的授课计划和设计方法的设定。在FBL实训教学计划设定中,考虑与该实训的前导课程或者后续课程相结合来设定计划;在实训课程设计的方法中,根据FBL的各个教学模式要求,必须对实训教学的内容和各个阶段应有的实训安排做个预先的设计,根据之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周期对FBL教学进行分阶段操作和控制。

4.实训课程师资的选择。采用FBL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取得效果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实训教师的资质和能力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训课程教师的选拔中,将下企业锻炼的时间和动手能力的衡量作為选拔实训老师的重要标准。其中企业必须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并提供锻炼过程中学院与企业单位签订的下企业锻炼的合同,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之后确定该授课是否具备授课的资格条件之一;而另一个资格条件即是动手能力,实训教师的动手能力的考核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人员出具的企业现金业务流程中人为故意设定的错误和单位时间内完成企业会计凭证的正确率。同时达到以上两个要求才能成为FBL要求的实训教师。

5.实训企业的识别。FBL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现场教学,而学生对于《会计综合实训》中的实训要求之一就是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企业账目进行学习,因此选择实训对应的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考虑该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纳税信誉和现场教学的场地,是否能够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现场观察、学习、交流并亲自参与企业的一些基本的会计相关操作。将达到要求的企业和学校二级教学机构签订合同,并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可优先推荐给这些企业,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企业必须为每一个班级的《会计综合实训》提供1-2次现场实习的机会,学生对于企业的认可占据到学生评价该课程指标的60%,最终能够切实的将企业和会计课程实训真正的连接起来,培养真正具有会计技能的学生。

四、效果反馈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模式的有效性,笔者对参加过《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到会计专业中的6个班级共312名学生,调查的内容从学生对于该模式的整体印象,学生认可该模式的实用性,学生使用该模式后的学习效果的三个方面进行反馈。

(一)整体印象

在内容为“你对这种新的实训模式是否有兴趣”的调查中,252人选择非常感兴趣的,48人选择一般兴趣,12人选择毫无兴趣,说明感兴趣的学生占到96.15%,在内容为“你是否觉得这种模式可以使用在其他相关课程实训中”调查中,212人选择完全可以使用在其他相关课程实训中,89人选择需要具体课程具体对待,11人选择不能使用在其他课程,说明94.67%的学生希望能够其他相关课程实训中能使用。在内容为“你是否认为这种模式改变了你的实训课程的认识”,289人选择远远超过当时对于实训课程的预期,14人选择这种模式确实还不错的中性观点,9人选择了没有改变,说明97.16%的人认同这种实训方式的改变。从以上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非常认同这种新的实训模式,也从侧面说明传统的实训模式已经无法被广大的学生认可。

(二)实用性

在内容为“采用这种模式中的实训课程中的教学案例是否达到了你的预期”调查中,选择认为达到的为286人,选择没有达到为26人,满意度达到了91.67%,在内容为“实训中是否有企业真实案例”调查中,296人认为有企业的真实案例在实训中,16人认为不属于企业真实案例,认可率达到了94.87%,在内容为“是否有企业级的财务会计师进行现场指导”,全部的学生都选择有,满意度达到100%,在内容为“你是否认同在实训中采用KA模式来分析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299人选择非常认同,13人选择不认同,认同率达到了95.83%,在内容为“KA+FBL模式能否大部分解决实训中问题”,291人选择了可以解决,21人选择还不能完全解决,认同率为93.27%,从以上选择的调查结果来看,超过91%以上的学生非常认同这种模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三)学习效果

在内容“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你今后会主动学习吗?”的调查中,305人表示今后会主动学习,7人表示不会,主动学习率为97.76%,在内容为“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你今后会主动的留意新的会计准则吗?”调查中,310人表示一定会关注新的会计准则,2人表示不会,自主关注度达到了99.36%,在内容为“这种模式中,你认为哪样因素占据主要,企业会计师?真实的企业账目?其他?”152人选择企业会计师,158人选择真实企业账目,这说明大家非常认同企业会计师进驻实训场地和采用企业真实账目作为实训的授课内容,在内容“你会通过这种模式的方式来改进你目前的学习方法吗?”的调查中,293人表示会改进自己目前的学习方法,19人表示不会,改进率达到93.91%。在“通过该模式的学习,你会反思其他实训课程中的学习吗?”213人表示会去反思曾经的实训课程,87人表示之前的实训课程已经上完,即使反思也没有作用不大,12人表示不会去反思,68.27%的学生会去反思,27.89%的学生表示了已经实训过的实训没有采用这种模式令人惋惜。从以上调查中发现,在超过93%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学习效果的改变,同时对于没有使用过这种模式的实训表示遗憾,这说明该模式确实能够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实训课程的改革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实训的效果是目前众多教育学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知识审计和现场教学法进行结合,阐述了一种针对实训课程改革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將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改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喻文婕.知识审计下的《导游业务》课程知识体系的搭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黄甲元.FBL教改项目在工程类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责任编辑 时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