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琪
摘 要:《老人与海》是我们高中生必修课程中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之一,其主人公桑迪亚哥勇斗马林鱼和鲨鱼的硬汉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但并未对女性角色有明显的提及。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作品情节和精神内核,从小说主题、作者观点和隐喻对比三个方面分析《老人与海》这一小说中硬汉形象的塑造与女性角色缺失的关系。
关键词:戏剧冲突;硬汉形象;大海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077-02
《老人与海》是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古巴老渔夫桑迪亚哥与巨大马林鱼在海上搏斗的故事。
一、女性缺失体现硬汉孤独的悲壮主题
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海明威极其擅长塑造简练、克制又富有坚忍气概的男性角色,他不惜笔墨地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动作细节去彰显桑迪亚哥的男子汉形象,这与小说中女性角色的严重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海明威既然可以在小说中加入男孩诺曼林这一形象,让诺曼林陪伴桑迪亚哥出海、聊天、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可以将小男孩换做老人的妻子或是其他女性形象。但如果这样做,将不能体现出海明威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悲剧式内核——硬汉孤独。
在这篇小说中,老渔夫桑迪亚哥“背了运”,连着八十多天未捕到鱼,酒馆中其他的渔夫都对他表现出或嘲讽或可怜的状态,此时的桑迪亚哥急需要一种“硬汉形象”来挽回在精神颜面上的损失,也为后来老人与大鱼搏斗、最后扛着马林鱼骨架回到船上所产生的戏剧冲突做出了铺垫。此时如果加入女性角色,对老人进行安慰或鼓励,将破坏老人后期无助无望、独自与自然斗争的心理环境,从而弱化整篇小说的冲突情绪,降低故事的叙事性①。
此外,作者海明威在谈及《老人与海》时曾说:“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由此可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为了凸显出一个“人”的力量,可谓是做足了准备。从小说开篇就可以看出,桑迪亚哥是一个受尽白眼、生活颓然的老人形象,缺少女性角色相依更显示了老人的落魄和无力。可就是这样一个世人眼中的“失败者”,居然与大海、狂风、鲨鱼、马林鱼为代表的整个自然进行了力量悬殊的抗衡斗争,并且最终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拖着硕大的鱼骨重新回到人们眼中。这样的前后对比,强烈地凸显出了作者心中一个人在逆境中激发出无限潜能和力量的硬汉形象。
二、硬汉形象与女性角色缺失反映了作者的性别观点
一部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和人物设定,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心理状态是分不开的。在小说《老人与海》所处的时代,西方女性的权力意识逐渐觉醒,女权运动兴起,父权制思想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而呈现衰弱之势,此时的海明威切实感受到了男性权力衰落的悲哀,并强烈追求挽回男性尊严和主权地位的生存方式,即“硬汉”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心理环境作用下,海明威塑造出一个没有女人、没有家庭,只身一人与邪恶、荒诞、命运作斗争的孤勇英雄形象。
同时,小说中女性角色确实缺失与海明威成长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海明威的童年中,母亲冷漠专横、骄纵自私,父亲软弱顺从最终走向自杀,海明威对母亲乃至女性的惧怕和恨意由此产生,并带他终生的影响和折磨。这样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海明威对女性的复杂情感,对此他只能将心灵创伤寄托在所写作品的硬汉形象中,刻意营造出“男性离开女性一样可以征服世界”的小说情节环境②。
三、硬汉形象与女性角色缺失彰显作品中的性别隐喻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老人与海》中虽然没有重要的女性角色出现,但“女性”这一意向却并未过分缺失。海洋在这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被刻画为“女性”,而除老人外,马林鱼也表现着男性特有的健壯、顽强与不竭生命力。最终,精疲力尽、衰老不堪的桑迪亚哥击败了强壮、年轻的马林鱼形象,大鱼的凶猛与活力被毁灭殆尽,而大海呢?大海在为这场斗争创造了环境之后,又回归到女性特有的宁静与宽容。在这样的叙事过程中,女性角色缺失代表了作者海明威对女性的惧怕、厌恶心理,大海所代表的隐晦女性意向又显示了海明威对女性宽容博大、温柔的向往和认同。在这样的女性意向对比冲突之中,桑迪亚哥和大鱼在搏斗中的疯狂和凶猛被消磨和接纳,最终将被神化的硬汉形象回到“人”这一本源状态上。
四、结语
总而言之,女性角色缺失使得《老人与海》中的男人形象得以放大和凸显,为“硬汉渔夫”桑迪亚哥的故事增添了悲壮和孤独情怀。
由本文分析可知,海明威的童年经历和所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对女性的复杂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写出的《老人与海》中男性英雄形象与女性角色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硬汉孤独”这一主题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使得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无限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意味。
注释:
①陈建.《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69-71.
②杨秋喜.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