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你的故事也乘风破浪 每一部好电影都在教我们如何写作(2)

2018-01-05 10:03王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韩寒外公儿子

王君

一到每年的父亲节,各种关于父爱的文字,熙熙攘攘,铺天盖地。

教师的职业敏感总是在不断地引发我思考:如果我要给孩子们讲一节作文课,引导他们讲述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和亲人的故事,我该如何创意?

主题?选材?构思?表达?什么样的交流,才能让孩子们的讲述,不落窠臼,新意焕然。

从电影讲起!把电影作为媒介,把影视和自我打通,一定是最能激发兴趣,引起共鸣的。

这个念头涌上来的时候,年初和年中看的两部关于父爱的电影瞬间便在记忆中隆重登场了。一部是中国“新秀级”导演韩寒的力作《乘风破浪》,一部是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的作品《摔跤吧!爸爸》。

我和儿子一起看了这两部电影,并且都和他进行了交流。亲爱的同学们,请走进并参与我们的交流,思考关于父亲的故事的神奇讲法。

这一期,我们先说《乘风破浪》。

没有谁的人生应该被嘲笑——和儿子聊《乘风破浪》

亲爱的孩子:

今天想和你聊聊春节我们一起看的《乘风破浪》。

这部电影,坐在影院里的时候,妈妈看得云里雾里,很多地方,觉得看不太懂。影院里笑声此起彼伏,除了极少数网络热词外,大多数时候,妈妈都不知道那些年轻人到底在笑什么。我知道,我和他们,已经有了深深的代沟。是不是我和你之间,也已经有了这么一条鸿沟呢?

这个尴尬的场景,和《乘风破浪》的故事内核,多么相似。

我们多么需要交流啊!

所以,妈妈想以一个中年人的视角,来说说这部电影。也许你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没有关系,妈妈说的,你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电影开头,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嘲笑”。电影的结尾,是一个儿子和父亲的“和解”。从“嘲笑”到“和解”,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邓超扮演的徐太浪一出场,便在风驰电掣、惊心动魄之中拿下了年度赛车的总冠军。

万众瞩目的徐太浪在鲜花丛中发表获奖感言,并“感谢”了他的父亲:他“感谢”父亲一直打击他的赛车爱好,“感谢”父亲从小到大对他的否定……

傻子都可以听出来,徐太浪把自己的成功当作子弹,恶狠狠地射向了父亲。这个冠军让他把多年郁积在心的对父亲的不满、不屑、仇恨、鄙视,全部倾泻而出。

他的父亲,彭于晏扮演的父亲徐正太,可怜兮兮地站在儿子成功圈子的外围,显得苍老而落魄。面对儿子辉煌的成功,他有点儿手足无措。这个成功,是他预设之外的成功。这个成功,是他曾经千般阻挠万般否定的成功。这个成功,是儿子毫不客气地甩给他的“大耳刮子”。一如他当年对儿子毫不客气地拳打脚踢。

这简直是一个经典的时刻。多少家长与孩子都无可避免地有过这样的时刻:儿女终于成功地摆脱了父母的控制,活成了父母最不希望的那个样子。

亲情遭遇最残酷的尴尬:儿女用半生的奋斗挣脱父母自以为是的爱,然后用自己的成功告诉父母:你们是错的!你们一直都是错的!

电影的开场真的很精彩。

站在儿子徐太浪的角度看:父亲简直一无是处。

老婆还怀着孩子,他就因故意伤害罪被关进大牢,因此错过了儿子的出生。

这让母亲小花一生下他,就得产后抑郁症跳楼自杀,使母亲的角色在徐太浪的成长中缺席。

徐太浪痴迷赛车,但父亲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使尽手段逼儿子放弃这个爱好。他希望儿子当医生,就把儿子弄进医院开救护车,结果差点儿车毁人亡。

总之,徐太浪的成长过程,就是和父亲不懈斗争的过程。徐太浪拿到了年度赛车的总冠军,他得意扬扬,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成长。

他要继续惩罚父亲。他让父亲坐进自己的赛车中,让父亲体验自己高超的车技。

徐太浪疯狂地开车,使出浑身解数在父亲面前展示自己的车技。徐正太在儿子的车中被折磨得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晕头转向,痛苦不堪。他用自己的成功,彻底把父亲踩在了脚下。或者说,一代人把另一代人踩在了脚下。一个时代把另一个时代踩在了脚下。

然后,徐太浪的赛车和火车相撞。父子双双被送进了医院急救。

因为这次急救,徐太浪穿越到了父亲生活的、自己还未出生的1998年,来到了父亲的身边,做了父亲的一位“小弟”。

儿子徐太浪和父亲徐正太,同时拥有青春,开始一起经历一段人生。

在徐太浪眼里,徐正太一直是失败的父亲,在1998年,他居然是一个热血英雄。

他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杜月笙那样的大人物。

他有自己的很纯粹的社会理想——“歌厅就只唱歌,桑拿房就只洗澡”……

他有自己的事业规划:他囤积BB机,以为未来会赚大钱;他大量购进录像磁带,借钱为录像厅装空调……虽然他所有的判断都是错的,但他在自己的世界里“高瞻远瞩”,“与时俱进”,“行为坚定”。

就连明知事情后果的徐太浪,也情不自禁裹挟其中,流汗流血,以死相拼。

甚至对于母亲的死,徐太浪也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答案。

父亲和母亲居然深深相爱,笃定专一。在打打杀杀姻缘如风的江湖,父亲和母亲,一直是彼此的唯一。

让自己长大了去当医生,居然是母亲的遗愿。这么多年来父亲的坚持,不過是顺应了亡妻。

最最可怕的发现是,在自己眼里冷酷落伍的父亲,居然是那么一个有爱的人。

……

徐太浪发现,回到父亲的时代,站在父亲的角度,他的活法,正是当时热血青年的活法。父亲毫不猥琐,毫不变态,是典型的在时代风云里奋斗挣扎的悲剧英雄,虽然以失败收场,但那是属于他的青春时代。他的生命曾如旗,迎风招展,烈烈有姿。

韩寒用这个荒诞又现实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和世界的和解——没有谁的人生应该被嘲笑。任何一种活法,都有他必然发生的理由。每个人都在走自己路,每个人都有自己命定的路。你决不能站在自己的时代,自己的角度,对他人的人生之路指指点点。

在故事的结尾,徐太浪从穿越中醒来,温情脉脉地和父亲重新连接:父亲在对着儿子微笑。

经历了父亲的时代,徐太浪知道自己错了。他误解了父亲,犯了人生最可笑的错误——他把自己当成了父亲人生的道德审判者。他终于知道:他没有这个资格,也不具有这个能力。

亲爱的孩子,韩寒的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你的外公。

他是妈妈最心疼的人,但却也是妈妈一直埋怨的人。

也如徐太浪的感受。在妈妈前行的路上,外公像旧时代的一个标志,一直在阻挠我,恐吓我。甚至对于外婆的死,我也一直觉得,外公有他的罪不可赦。

看了《乘风破浪》,妈妈看到了自我的偏执。我站在自己的时代看待外公,我看不到外公的伟大,还有,他的无可奈何。

妈妈该彻底反省,放下对外公的偏见。理解外公在他的时代走过的所有的道路,看到他的竭尽全力,看到他的梦想和他为梦想付出的全部努力。

生命的真相是:在外公的那个时代,在他自己能够拼搏的那个平台上,他已经做到了最好。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对错?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之间,哪有什么对错?

那么,亲爱的孩子,我在我的时代,你在你的时代,我们是不是也正在经历彼此的“乘风破浪”,因此而互相质疑,互相排斥,互相伤害?

如果是,让我们也主动穿越一次吧,主动走到对方的时代,主动体验彼此的悲欢。

我们能不能发自内心地呼唤:没有谁的人生应该被嘲笑。

你的人生,我的人生——

都值得万般珍重,彼此祝福。

有两首诗,妈妈都录在这儿。这些文字,在等待你成长。当你能够读懂它们的时候,你便真正看懂了《乘风破浪》,看懂了人生。

父亲与儿子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也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父亲老了

父亲老了

站在对面

像一小截地基倾陷的土墙

国庆节我赶回老家

父亲混在村头的孩子中间

固执地等我

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

我和父亲说话

父亲一个劲地点头

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

便咧开嘴朝我傻笑

我和父亲一同回家

胡同口的人都扭着脖子冲我俩看

有一刻

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给他买最好的玩具

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

供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

如果有人欺负他

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

非撸起袖子

揍他一顿不可

妈妈

2017年1月8日

同学们,《乘风破浪》讲的父亲的故事,是典型的“穿越版”,是突出的“错位版”。以前也有不少导演和编剧,用这种方法讲故事。韩寒是一个模仿者,也是一个创造者。他讲故事的方法给予了我们写作以哪些启示呢?我以为,关键的就是——跳出你的情感和思维的舒适圈。

好故事,从来让人不舒服。

首先,是你的看待人物的视角,不再是老套的,陈旧的,僵化的。

一般我们写母爱父爱,很难跳脱出“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的模式。能够写出父爱的沉默坚硬就已经很不易了,很难再往前走一步。有人说,中国孩子的父亲母亲,几乎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晚上背生病的孩子进医院,孩子考试失败安慰鼓励他们,下雨了把伞偏向孩子一边……全中国的父亲母亲,都好像是复制粘贴而成的。

而韩寒电影中父亲的故事,显然是具有颠覆性的。这位父亲的身上,夹杂着两个时代的风雨。他既不被自己的时代所接纳,更不被新的时代所认同。他站在新旧时代的接榫处,尴尬又狼狈。对于儿子而言,他承受一切的罪过,也承担一切的误解。在儿子的眼睛里,他的形象,是照妖镜中的形象,既不崇高,更不伟大,甚至,连平凡,他都算不上。他是被儿子的挑剔甚至“恶毒”眼光,赤裸裸地晾晒在太阳底下的一个中年男人——他是两代人思想战争的牺牲品。他被新一代怨恨、轻视、耍弄。

当然电影中的形象,是放大了的父亲形象,他只具有艺术的真实性。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走出对父母歌功颂德的思维惯性后,我们看父亲,是不是也能看到两代人之间的斗争呢?

一旦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掀开,我们就必须很勇敢才能承认:我们和父亲,和所有的亲人,在生命某一刻,某一阶段,都在斗争,都在因为斗争而挣扎。虽然这些斗争,这些挣扎,往往也是因为爱。

正视生活的本来面目,正视在各种关系中的“自我”和“他人”的感觉错位,忠实于生命,忠实于自己,我们才有可能不被各种几乎已经固化的“赞美病”挟持,从“作业写作”和“应试写作”的道德祭坛上走下来,我们才可能写出直逼人性的作品。

我们再现扭曲,表达失望,不是不歌颂美好,而是很多美好,必要经历苦痛的锤炼才能呈现。生活不是童话,生活更像戏剧,只有在矛盾交锋的高潮之处,才能窥见其本来面目。

韩寒首先教给我们的,是一种写作的勇气:在爱的错位处,人性的错位处,去解剖和还原情感。

所以,要写作,就必须让自己活成一个敏感且锐利的人。观察如刀,体验如剑,对自我,对人生,都入木三分,毫不留情。

除了立意的独辟蹊径直指人心,韩寒的《乘风破浪》还肩示我们:讲故事的艺术,确确实实也是“乘风破浪”的艺术。

好故事,绝不是平面的。好故事体现的价值观是多元的。好故事的叙述层次,具有N次元的特点。

韩寒为了讲好他的《乘风破浪》,不断地在“破”,在“变”:

先是时间的“破”与“变”:主人公从小到大都在和父亲纠缠。父亲从年轻变年老,也在和儿子斗争。亲子关系和时间,成了一对永恒的敌人。就是在这样的撕扯中,爱一边消弭,也一边成长。时间的跨度让我们看到了两代人之间既滑稽又触目惊心的交手。

韩寒看父亲的时间,追求的是“全时间”。电影故事的时间轴很漫长。

其次是空间的“破”与“变”:《乘风破浪》是一个小镇青年梦想破灭的故事。这个空间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父亲和儿子生活的时代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是父亲和儿子心灵空间的断裂和位移。韩寒先后在赛车现场看父亲,在小镇上看父亲,在医院看父亲……电影中,表达这种时空变化的标志性镜头是韩寒胁迫父亲飙车。在我看来,这个镜头的时空穿越感具有寓言的意义:面对变化,新一代人,随心所欲地掌控和享受;而老一辈人,只能在其中头晕目眩地失重和呕吐。

韩寒看父亲的空间,追求的是“全空間”。电影故事的空间感很开阔。

时间和空间的旋转和穿越,造成了观察的落差,感受的跌宕,也形成了《乘风破浪》独特的故事品质:

只有多角度、多维度,只有变角度、变维度,我们才可能接近世界的真相,人心的真相。

“全时间”和“全空间”的叙述方式,需要自我的“乘风破浪”——把那个“小我”扔在风口浪尖,让这个“我”既经历推波助澜的荣耀,也经历随波逐流的浮沉。总之,要在痛苦的颠沛中慢慢地接近生命的真相。

这就是成长。

同学们,有时间请看看《乘风破浪》吧,它不仅是一部有特点的电影,它也引导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祝愿你也拥有你自己的故事。并在你自己的故事中,你的思维方式,你的表达方式,都谦卑起来,博大起来,灵动起来,厚重起来。你在自己的生命中乘风破浪——

你驾驭的从来不是文字,而是你的思想,你的情怀。

猜你喜欢
韩寒外公儿子
打儿子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The Fall of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