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能兼得否?

2018-01-05 07:38周.com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瓦房青瓦鱼鳞

周.com

在写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不错的意象,萌发许多不错的念头。于是,我们想尽各种方法,将这些意象念头乱炖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颜值高、营养高的假象。殊不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没有足够的剪裁、组合能力最终会得不偿失。下面这位同学便是如此——

原文展示

①无关痛痒的开头,抓不住眼球。

②表述笼统,可有可无。

③看似意境优美,仔细一想,瓦屋怎么像女子呢?比喻不恰当,换成联想法更好。

④模式化的描写,将燕子替换为喜鹊、麻雀,这个句子是否依然成立呢?

⑤对燕子和人之间的描写铺垫不够,让结尾的抒情显得生硬,突兀。

⑦在瓦和燕之间来回转换,衔接不自然,结构混乱。

⑧看似每一个点都描写到了,但却缺少一个灵魂将画面融合。

⑨前面对“质朴的民间风景”描写不够,导致后文的抒情显得牵强。

修改提示

这是篇回忆类散文,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华丽的外表下缺少了真挚的情感,很难引起读者情感共鸣。作者想借燕窝、青瓦来展现乡下质朴的风俗人情,可光有景,却忘了最重要的人情世故。另外,会儿说瓦,一会儿说燕,导致文章的行文结构十分混乱。我们给大家展示了两种修改方案,第篇是尊重作者的原意,围绕“燕子”,重点加入对村子里人事的刻画,略写青瓦,让主题更突出,也使得原本呆板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感流淌起来。第二篇则改变了作者歌颂人物质朴性格的意图,围绕“青瓦”,重点刻画青瓦房在“我”眼里一年四季的景致,描写“我”的童年。

推敲升格1

详写“人”“燕”,略写“瓦”

燕窝青瓦

谭心

①矮矮的青瓦房,静淑、淡雅,却又灵气盈盈。雪白的墙N~N着垂垂欲落的青瓦屋檐,四角微微翘起,如同温婉女子脸蛋上的弯弯黛眉,清新脱俗。这便是我的家乡。

②那青瓦下,常常会有燕子筑巢。“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我记得以前,秋天天气转凉时,家家户户都会架着梯子打扫屋檐。奶奶年纪大了是爬不了楼梯的,她便拿着镰刀从竹林里三两下地砍下一根竹子来,把扫帚绑在上面。我哪是眼里容得下稀奇玩意的人啊,连忙抢过新式武器,帮助奶奶打扫起屋檐来。“二娃子,你这是在扫屋檐啊,还是在耍杂技啊。”隔壁梯子上张大嫂的一句话,像风一般掀起了一阵笑。

③每到燕子来青瓦下做窝的时节,是村里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燕子做窝,喜事多多……”我们常常唱着歌谣到有燕子做窝的主人家排着队讨糖吃。讨到哪家,大人们都会喜笑颜开地捧一捧糖塞进我们的口袋里。当然,也有不客气的。张大嫂每次都会叉着腰骂:“你们这群臭小子,从小不学好,讨东讨西。”骂归骂,有时候还会狠狠捏上我们的小脸蛋,但最后还是把我们的荷包塞得满满的。

④除了讨糖,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看燕子做窝。“我知道为什么燕子喜欢把巢筑在人的屋檐下,可以不怕蛇或者老鼠的侵袭。”“燕子喜欢在电灯拉线开关上做窝,做窝的泥块是一粒一粒的,大小和它们的嘴巴差不多。”每个人都会发现一个燕子做窝的秘密,然后郑重其事地和大家分享。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发现最重大。我就看不上他们的发现,因为我曾经偷偷爬上梯子观察过,燕子的窝是个半球形,像一个锅的形状。我曾把手放在里面摸过,窝外面是坚硬的泥块,但是里面却很舒服,软软的,很温暖,感觉有干草和羽毛铺在里面。

⑤新燕搬到人家不久,全村的人便像迎来了宾客一般。寒冷的冬夜,每家每户都会将青瓦下的路灯留着,给它们取暖。我们呢,总是想着如何防卫偷蛋的猫啊、鸟啊什么的,还为它们的饮食操碎了心。糖,米,菜叶子,每个人都往燕子窝里塞,为这事儿,屁股没少挨,痛了才知道,原来燕子是不吃素的。

⑥现在,虽然我已经离开老家好久了,但却常常怀念那青瓦屋,那里凝结着儿时的欢乐,放不下的故乡情和化不开的人情味。

①将翹起的屋檐比作女子的黛眉,与原文相比,更恰当。

②刻画邻里间为迎新燕扫屋檐的习俗,既突出了人与燕之间的和谐关系,又通过人物对话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质朴关系。

③紧紧围绕“燕”作文章,通过描写燕子做窝时节孩子的快乐,再次突出人与燕之间的和睦,人的质朴。

④细节描写出色,写出有趣的童年生活。

⑥因为前面足够详细的描写和铺垫,后面的抒情则显得韵味悠长。

推敲升格2

紧扣“青瓦”写童年

童年的青瓦虏

谭心

①我从小就生长在这一片密密麻麻如同山林般的青瓦里。对于我来说,青瓦下的一年四季都充满着乐趣。

②当小草从青瓦下的缝隙间闪闪摇摇地探出小头,当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点缀了青黑的石板,当弄堂里的一方方池塘被春水染成嫩绿的绸缎,当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从青瓦下涌出、蔓延,村子里便迎来了一年里最热闹的时节。我们三五成群地呼啸着踩着青石板路,从小巷中跑过,消失在油菜花田里。风过,一片金黄的海浪汹涌而起,赶趟儿似的追着我们的玩闹嬉戏声,绵延到天际。沉寂了许久的小巷就这样被唤起了生机。

③“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到了7月,这白墙青瓦之下又是另一番景致。烟雨蒙蒙的日子里,白墙青瓦浸润在雨中,宛如被水洇湿的墨迹,散发着令人陶醉的雅致。大人们也不辜负这份闲情,午饭后约上几个邻居便在青瓦下搭起了牌桌子。这时,我便会细细聆听,沉浸在一曲美妙的交响乐里。不信,你听一“啪啪”,麻将与麻将,麻将与木桌碰撞发出了清脆的声响;穿着背心大褂的王伯伯一边专心致志地在旁边当军师,一边爽快地咬下一口腌黄瓜,发出一声极脆的嘎嘣儿声;一局终,牌桌子上几家欢喜几家愁,抱怨声、遗憾声、憨笑声像炸开了锅一样“轰”的一声爆发出来;一阵子噼里啪啦的洗牌声后,各自谋局,青瓦下又迎来短暂的安静。“滴答——滴答——”雨水顺着瓦楞而下,滴在了檐下的大水缸里,一圈圈涟漪惊醒了沉睡的锦鲤,画出一弧优雅的红。

④秋天,我喜欢坐在青瓦下,呆呆地看天。湛蓝的天空飘着鱼鳞般的白云,它们安静地,像一叶叶扁舟,停泊在村庄的上空。再看看这同样如鱼鳞般错落有致的青瓦片,我竟失了神,不知道是那鱼鳞般的白云落到屋顶变成了鱼鳞般的青瓦,还是这鱼鳞般的青瓦飞向天空变成了那鱼鳞般的白云。秋天的青瓦房,多了一份宁静与遐想。

⑤冬天,群山失去了颜色,这依傍在群山之间的白墙青瓦便迎来了它最寂寥的季节。但我却依然能找到乐趣——燕子回来了!于是,我们哪里都不愿意去了,每个人都守着自家屋檐下的燕窝,探寻着属于自己的秘密——“我知道为什么燕子喜欢把巢筑在人的屋檐下,可以不怕蛇或者老鼠的侵袭。”“燕子喜欢在电灯拉线开关上做窝,做窝的泥块是一粒一粒的,大小和它们的嘴巴差不多。”“燕子的窝像个没有盖盖子的锅。”……每个人都会发现一个燕子做窝的秘密,然后郑重其事地和大家分享。

⑥这就是老家的青瓦房,我童年的美好记忆!

②这一段如何将“青瓦”与春景巧妙联系?

③这一段抓住了什么来刻画青瓦房的乐趣?

④写秋天的青瓦房,作者是如何联想的?

⑤冬天的青瓦房,作者是如何把前文的燕子巧妙引入的?

猜你喜欢
瓦房青瓦鱼鳞
青瓦
青瓦的耳朵(外一章)
青瓦
长不大的月亮
一棵楝树上挂着两只月亮
遗失的鱼鳞
江西余干县“瓦房”强拆调查
鱼鳞瓦(节选)
怎样刮鱼鳞不乱飞?
让士兵更勇敢的鱼鳞防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