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坷垃”如何变成“金蛋蛋”?
——围场县以坡改梯为抓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2018-01-05 07:02
河北水利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围场县项目区精准

“土坷垃”如何变成“金蛋蛋”?
——围场县以坡改梯为抓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韩小强

2017-11-20

韩小强,男,满族,河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主任科员。

围场县是深度贫困县,截至2016年底全县有贫困村127个、贫困户29155户、贫困人口64098人。围场县也是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44.4万,占总人口的83%,人均耕地仅为3.7亩,土地是大多数农民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围场县还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97万亩,坡耕地是主要的水土流失源之一。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薄弱的发展基础,围场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指示为指引,紧紧围绕土地这个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命脉的基础资源,把坡改梯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试点先行、统筹规划,产业调整、整体推进”的原则,先后在7个乡镇的18个行政村实施坡改梯4万亩,同时对项目区的水利设施、田间道路进行全面配套,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土地流转,让项目区群众既能得现金,还能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真正把“土坷垃”变成了“金蛋蛋”,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1.主要做法

1.1 强化组织保障,实现“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协调到位。成立了县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水务、发改、财政、林业等部门和项目区党政主要领导任成员,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集中协调推进工作开展。二是部门支持到位。县发改、财政、水务等6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参与建设,县水务局技术人员直接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项目区所在乡镇也都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确保建设任务面积到地块、工作到农户、定责到干部。三是责任管理到位。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纳入了项目所在乡镇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县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联系乡镇责任制和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月召开1次例会,集中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目标明确、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

1.2 科学规划布局,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将项目建设与群众意愿相结合。在试点项目区选择上,按照“群众拥护、乡镇申请、县级审核”的申报程序, 择优选择群众积极性高、基层班子战斗力强、施工条件好的乡村作为试点区。在编制工程实施方案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考虑当地地貌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了项目规划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二是将项目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广设施菜、苗木花卉、中药材等高效作物,积极引进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水肥药一体化等现代技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特色产业的有效对接。三是将项目建设与基础设施提升相结合。突出梯田建设的同时,配套必要的坡面水系及田间道路措施,同步推进村组公路、安全饮水、房屋改建、村屯绿化等项目,使广大群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切实感受到试点工程建设带来的综合效益。

1.3 深入宣传发动,确保“三个清楚”

一是讲清政策。组织乡村召开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组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耐心讲解坡耕地治理的政策要求和现实意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坡耕地水土流失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是算清效益。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建成区观摩考察,邀请大户“现身说法”,帮助群众算清经济账。通过“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等办法,让群众充分参与到规划选点、质量监督、建后重分等重点环节,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理清责任。按照平均每500亩一名的比例,邀请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担任质量监督员和工作协调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负起监督和协调责任,有效推进工程实施。

1.4 注重多元投入,拓展“四个渠道”

一是用好国家资金。中央及省共安排充分专项资金,县委、县政府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落实配套资金,有章有序用好国家资金,努力把试点项目建成样板工程。二是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打捆使用、集中投入”的原则,先后整合农田水利、旱作农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项目共500余万元,集中向项目区投入,确保“改一片、成一片,综合治理、成效倍增”。三是群众投工投劳。坚持群众是工程建设的“受益主体、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对村内公益事业实行“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积极性。四是社会投入资金。积极引导群众自筹、社会投入资金1033万元,引进蒙牛集团旗下禾盛苗木公司、蔬菜种植合作社和薯业种植大户流转土地10000亩,参与项目区水电配套建设,为发展当地支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5 狠抓工程监管,强化“三个严格”

一是严格前期审批。组织管理单位、建设单位、被委托单位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沟通研商,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和管理办法。方案编制完成后,严格履行主管部门审批程序,抓紧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细化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工作步骤规范高效。二是严格建设管理。在选择规划设计、招标代理、施工监理等单位时,要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程提供服务指导。建立完善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等10项制度。组织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和乡村干部联合开展工程核验,严格落实项目公示和县级报账制度。对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要求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及时协调县水务、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实地督查,对工程质量、工作进度进行督导,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三是严格后期管护。按照“谁受益、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引导受益群众和流转主体签订合同、明晰产权。同时,结合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着力加大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协作管护、优化服务”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有人建,有人管。

2.工程效益

从群众直接收益看,改造前,种植作物以玉米、马铃薯、杂粮为主,水肥流失严重,基本上是“望天收”,亩均纯收益仅为612元。坡改梯后,土地综合产出能力明显提升,农户优先发展中药材、苗木花卉、特色林果等高效作物,亩均收益达到2467元,项目区内仅种植就实现增收7420万元,拉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937元。项目区群众人均纯收入实现了翻番,一跃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土地流转效益看,改造前,土地多为农户零散自主经营,改造后,项目区土地具备了集中连片、规模流转、整体开发的条件,绝大多数都实现了当年整治、当年流转、当年提升。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直接获得地租收入600~800元,租金较改造前提升3~4倍,项目区每年土地流转收入可达到800万元以上。同时,土地流转后,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可在当地务农打工,也可外出就业,项目区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

从支撑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看,通过实施坡改梯工程,项目区内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万亩,年减少土壤流失量2.72万吨,增加蓄水量146.68万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降雨拦蓄、防洪减灾、涵养水源能力明显增强,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有益启示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围场县作为深度贫困县,能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变先天劣势为后发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

3.1 变思路才能有出路

围场县是山区农业大县,面对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困难,没有怨天尤人、畏手畏脚,而是不断解放思想,善于发现优势,在盘活土地上挖潜力、做文章,最终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我省绝大部分贫困县与围场县一样,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影响经济发展的困难,但是只要开动脑筋、转变思路,就会发现与这些困难伴生的往往是别的区域所没有的特殊优势,比如有的京津周边贫困县生态环境好,适合发展旅游业;坝上地区贫困县风力、光照资源充足,适合发展风力和光伏产业等。思路转变了,适合本地发展的精准脱贫之路也就找到了。

3.2 抓机遇才能有机会

我省坡改梯工程从2010年开始,每年选择4个县实施,围场县是唯一一个连续实施5年的县,这一方面归功于该县工程实施质量高、效果好,另一方面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政策倾斜,让群众充分受益是分不开的。当前各级政府针对精准扶贫工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并不全是普惠制,其中有些政策需要选择当地党委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实施,这就要求贫困县切实摒弃“等靠要”思想,及时了解信息,掌握县域发展需要,积极争取政策倾斜,从而为本县实现精准脱贫赢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空间。

3.3 动起来才能富起来

精准脱贫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既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需要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自立自强精神,让他们参与进来,才能实现脱贫致富。围场县在实施坡改梯过程中,采取宣传教导、示范引导、利益诱导、技术指导等措施,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参与精准脱贫的积极性。

3.4 谋长远才能有长效

精准扶贫非一日之功,不能搞“短平快”、“表面光”式脱贫,必须从县情、贫情出发,认真谋划实施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基础。围场县实施坡改梯项目,并没有单纯就项目实施项目,而是在提升土地产出效益的基础上,注重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增收渠道,让贫困群众持续受益。实践证明,只有善于从长远谋划,精心打造具有可持续性的支柱产业,才能确保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2015年围场县朝阳地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猜你喜欢
围场县项目区精准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河北承德玄武岩绿色矿山典型——承德市围场县舍土沟玄武岩矿调研报告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浅谈围场县经济林发展特点
浅析围场县林业发展机遇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精准扶贫二首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