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蜡蚧长角象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8-01-05 09:05梁军生钟芳竹张玉荣喻锦秀杨茂栋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芷江卵囊幼虫

梁军生,钟芳竹,张玉荣,喻锦秀,卜 军,陈 艺,杨茂栋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 湖南芷江白蜡研究会,湖南 芷江 419100;3. 芷江县华耘虫白蜡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芷江 419100)

湖南蜡蚧长角象发生规律及防治

梁军生1,钟芳竹2,张玉荣1,喻锦秀1,卜 军1,陈 艺1,杨茂栋3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 湖南芷江白蜡研究会,湖南 芷江 419100;3. 芷江县华耘虫白蜡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芷江 419100)

随着虫白蜡放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害虫蜡蚧长角象已上升为白蜡虫主要害虫。通过标准地定期随机取样及室内饲养,研究了白蜡虫蜡蚧长角象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蜡蚧长角象在湖南每年发生 1 代,成虫 6月中旬至次年 3 月上旬,在大叶女贞等寄主植物树皮下休眠长达 9 个月时间,成虫 3 月中旬活动产卵,4 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取食白蜡虫卵为害,幼虫 3 龄,幼虫期平均食卵 1 458 粒/头。该虫在传统白蜡虫产种区比产蜡区及新产区为害严重,平均为害率 30% 以上,最高达 76.85%,湖南芷江作为传统产蜡区,为害率为 16.9%。提出了适于生产操作的“虫种粒选”、“网袋放养”、“及时收包”相结合的蜡蚧长角象综合防治方法。

蜡蚧长角象;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白蜡虫

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是同翅目(Homoptera)蜡蚧科(Coccidae)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介壳虫。白蜡虫 2 龄雄幼虫在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和白蜡树(Fraxinus chaniensis Roxb.)等寄主植物上分泌的天然脂类物质,称为虫白蜡。虫白蜡作为最重要的生物蜡,有着特殊和不可代替的用途,是军工、食品、轻化、精密铸造等行业的重要生物材料和医药、营养保健佳品,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1-3]。

我国利用虫白蜡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的虫白蜡生产中,一直沿用“高山产虫,低山产蜡”的异地生产方式,即在云南、贵州的山区生产白蜡虫种虫,不生产虫白蜡或虫白蜡产量低;而在湖南、四川等丘陵地区主要利用异地白蜡虫作为种虫生产虫白蜡。湖南虽是虫白蜡主产区,特别是芷江素有“白蜡之乡”的美誉,但本地白蜡虫种虫长期供应不足,每年须从云南、贵州、江苏、陕西、山东等地大量采购白蜡虫[4-8],这严重制约了湖南虫白蜡产业发展,也加剧了白蜡虫病虫害的人为传播。

蜡蚧长角象(Anthribus lajievorus Chao)俗称蜡象,属鞘翅目(Coleoptera)长角象科 (Anthribidae),该虫以幼虫取食白蜡虫虫卵,导致白蜡虫卵囊空壳,严重影响虫蜡产量。我国科研人员在上世纪 70、80 年代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开展了一些工作[9-15],但蜡蚧长角象当时尚为危害虫白蜡生产的次要害虫,对该虫年生活史规律未有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白蜡放养面积不断扩大,蜡蚧长角象在湖南已上升为继白蜡虫寄生蜂、白蜡虫褐腐病之后的第三大威胁。本文旨在研究蜡蚧长角象在湖南的生物学特性,掌握该虫生活史规律,提出综合治理方法,为虫白蜡生产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地理位置跨东经 109°17'31''~109°54'49'',北纬 27°04'12''~27°38'24''。地处武陵山南麓、雪峰山西脉与云贵高原东缘的结合地带,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年均气温为 15.8 ℃~17.3 ℃,年均降雨量 1 156.4~1 432.9 mm。年均日照 1 527.7 h,年均无霜期 279 天。芷江县是我国传统的虫白蜡产地,据记载有 700 多年白蜡虫放养历史,近年虫白蜡产量均在 120 t 以上,放养白蜡虫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调查基地设于芷江县杨家村、艾头坪村、龙神村、曹家坪、罗旧村等虫白蜡基地,平均海拔 300~450 m,坡度 10°~20°,寄主植物为大叶女贞纯林,树龄 5~10 年生,土壤为红黄壤,土层厚度 60~100 cm,造林密度 2.0 m×2.0 m,树高 1.5~3.0 m,地径 3~8 cm,冠幅 1.5 m×1.5 m,大叶女贞树冠每 3 年人工更新一次。

2 材料与方法

2.1 年生活史调查

一是标准地随机调查,在湖南省芷江县罗旧村、龙神村等地,采用 60 目尼龙网袋(大小为 4.0 cm×6.0 cm,三边缝合)装白蜡虫种虫(孕卵成熟的白蜡虫)在大叶女贞树上挂放,每袋 10~15 粒,每株树根据枝条数量,平均挂放 2~10袋,白蜡虫产卵后,定期随机采样,记录白蜡虫受蜡蚧长角象寄生情况。二是结合人工室内饲养,把被害枝条剪回,用水培法保湿,观察记录蜡蚧长角象发育进度。

2.2 寄生率测定

4 月底至 5 月上旬,白蜡虫种虫成熟季节,在湖南蜡农从云南、四川、江苏、贵州、陕西等白蜡虫种虫产区购种时,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白蜡虫卵囊,解剖并统计蜡蚧长角象寄生情况(见图1)。因各地气候条件差异,白蜡虫成熟期前后有10~15 天差异。相比较全国其它省份,湖南本地白蜡虫成熟较早,一般 4 月底成熟,期间在基地设标准地,采摘白蜡虫成熟卵囊,解剖并统计蜡蚧长角象寄生率。

图1 蜡蚧长角象及其为害状(a.白蜡虫卵囊;b.虫卵;c.受害卵囊;d.蜡蚧长角象成虫)Fig.1 Anthribus lajievorus image and the damage pattern

2.3 食卵量测定

4 月初,蜡蚧长角象刚孵化时,根据白蜡虫卵囊表面颜色较暗、有产卵孔等被害特征,连同枝条及白蜡虫卵囊采回室内饲养,每批次白蜡虫卵囊 100 粒以上,将刚孵化的蜡蚧长角象幼虫放入卵囊进行饲养,观察蜡蚧长角象的食卵量。分阶段统计白蜡虫卵囊中剩余卵的数量,计算蜡蚧长角象各龄期食卵量及整个幼虫期食卵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蜡蚧长角象年生活史及习性

蜡蚧长角象在湖南每年发生一代,成虫在 6月中旬至次年 3 月上旬,在大叶女贞等寄主植物树皮下休眠,休眠期长达 9 个月。3 月份,在白蜡虫“吊糖”(白蜡虫肛门下垂蜜露)后期出蛰,取食、交配、产卵,4 月上旬是蜡蚧长角象产卵盛期,一头雌虫约产卵 15~30 粒。产卵后,卵一般经 10 天左右开始孵化,幼虫孵化不久即开始取食白蜡虫卵,4 月下旬是幼虫取食为害白蜡虫卵的盛期。蜡蚧长角象幼虫共 3 龄,幼虫期约 20 天,幼虫之间有相互残杀现象,一个白蜡虫卵囊一般只有一个蜡蚧长角象幼虫能发育为成虫。4 月下旬或 5 月上旬蜡蚧长角象幼虫开始泌丝结茧化蛹,蛹经 10 天左右羽化为成虫。6 月中旬,成虫爬出白蜡虫卵囊后,即飞至大叶女贞树等有粗皮缝的树干上,从树缝处潜入树皮层内,分散筑一略大于虫体的椭圆形穴进行休眠,在休眠期不食不动,越过夏秋之后,继续在该穴内越冬。其年生活史见表 1。

表1 蜡蚧长角象年生活史(湖南芷江,2015~2016年)Tab.1 Life history of Anthribus lajievorus in Zhijia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2015-2016

3.2 主要形态特征

3.2.1 成虫 蜡蚧长角象雌虫体长 4~5 mm,身体长椭圆形,体壁黑色。触角 11 节,棒状。前胸背板梯形,有两排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鞘翅上有隆起条纹 11 条,并生有 6~8 个黑色斑点,两鞘翅相合时,明显出现 3~4 个大黑斑。

3.2.2 卵 长卵形,长约 1 mm,乳白色,产于雌蜡虫体内,临近孵化时为黄白色。

3.2.3 幼虫 体肥大,多皱纹,呈“C”形,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 8~10 mm。

3.2.4 蛹 椭圆形,长约 4~5 mm,复眼褐色,上颚红褐色。前胸背板、翅芽及腹部各节密生细毛,腹部末节有黄色短刺一对。

3.3 不同种源地蜡蚧长角象发生规律

为科学指导湖南虫白蜡生产上异地白蜡虫种源选择问题,2015~2016 年,我们比较分析了蜡蚧长角象在我国传统白蜡虫种虫产区与新产区危害情况(见表 2),结果表明:云南巧家、永善,四川邵觉、峨边、德昌、峨眉,贵州威宁等我国传统的白蜡虫种虫产区,白蜡虫普遍受害严重,平均受害率达 30% 以上。其中,四川德昌种源受害率最高达 76.85%。湖南芷江、邵阳、江苏南通、咸阳阿房公园等传统的产蜡区或新产区,白蜡虫平均受害率低于 20%,特别是咸阳阿房公园,2015 年始产白蜡虫种虫,属新产区,受害率最低,仅为 1.2%。很显然,传统白蜡虫种虫产区受蜡蚧长角象为害要明显高于产蜡区或新产区。

3.4 蜡蚧长角象的食卵量

解剖白蜡虫卵囊饲养蜡蚧长角象幼虫,进一步研究了蜡蚧长角象的取食能力。结果表明(见表 3),蜡蚧长角象以幼虫寄生于白蜡虫卵囊内,取食白蜡虫卵,该虫一龄幼虫平均食卵量为 68 粒/头,二龄幼虫平均食卵量为 190 粒/头,三龄幼虫平均食卵量为 1 200 粒/头,整个幼虫期最低食卵量为 1 114 粒/头,最高食卵量为 1 729 粒/头,平均食卵量为 1 458 粒/头。按一个卵囊含卵 8 000 粒计算,卵最低损失 13.9%,最高损失 21.6%,平均损失 18.2%。研究还发现,蜡蚧长角象幼虫除取食白蜡虫卵造成损失外,结茧化蛹时茧上尚要粘附许多蜡虫卵,挤压损害白蜡虫卵,造成的损失远高于直接取食白蜡虫卵导致的为害。

表2 不同种源地白蜡虫受蜡蚧长角象为害情况Tab.2 Damage of Anthribus lajievorus to different provenances of Ericerus pela

表3 蜡蚧长角象幼虫食卵量统计Tab.3 Feeding eggs of the larvae of Anthribus lajievorus(粒/头)

3.5 综合防治方法

蜡蚧长角象在白蜡虫的卵囊中为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一般化学防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且白蜡虫是防治活动的非靶标昆虫,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白蜡虫自身的毒性,虫白蜡还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的生物蜡,农药残留势必也会影响虫白蜡的品质,因此,从保护白蜡虫自身安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考虑,生产上我们不提倡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实用的综合防治方法,可有效控制该虫为害。

3.5.1 科学选种 湖南虫白蜡生产用到的大部分种虫是从外地购进的,相当部分蜡蚧长角象是通过蜡农携带传播的,因此,在进行分包挂放前,一定要进行白蜡虫种虫粒选,把空壳籽、虫害籽去除,选择白蜡虫卵囊表面颜色红润、壳硬饱满而有光泽,没有病虫害寄生的作为种虫,可从源头上控制蜡蚧长角象传播。

3.5.2 网袋放养 利用 60 目尼龙网袋分装挂放白蜡虫,白蜡虫个体小,孵化后可正常爬出网袋并定杆生长,而蜡蚧长角象等害虫因个体大而被“囚杀”,达到防治蜡蚧长角象的目的。尼龙网袋还可回收利用 3~5 次,此法高效、无毒,效果极佳,笔者 2015~2016 年在芷江、邵阳、靖州等地试验均可控制蜡蚧长角象寄生率低于 5%,生产上可大力推广应用。

3.5.3 及时收包 当前,湖南虫白蜡生产上有使用尼龙网袋作为包虫材料的,也有使用黄茅草、油桐叶、玉米叶等作为包虫材料的,结合湖南气候条件及白蜡虫孵化进度,应在白蜡虫挂放后第 10~15 天,也就是白蜡虫基本完成定叶、定杆后,及时取回虫包,若使用尼龙网袋挂放,可通过煮烫虫包杀灭蜡蚧长角象,若使用黄茅草、油桐叶、玉米叶等其它材料挂放,可通过烧毁虫包杀灭蜡蚧长角象。

4 结论与讨论

随着我国虫白蜡放养面积不断扩大,取食为害白蜡虫卵的蜡蚧长角象已上升为虫区、蜡区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寄生率高,危害性大。当前,湖南虫白蜡生产上使用的种虫 80% 以上是从云南、四川、贵州、江苏、陕西等外地零星购买,种虫买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虫的异地传播,该虫在产种区要比产蜡区或新产区发生严重,平均寄生率达 30% 以上,因此,湖南虫白蜡生产上引种,应尽量选择新产区或寄主植物进行过轮休或有效开展了病虫害防治的种源。

蜡蚧长角象以幼虫躲藏在白蜡虫卵囊内取食白蜡虫卵,在湖南一年发生 1 代,幼虫共 3 龄,幼虫期平均食卵量 1 458 粒/头,成虫休眠期长达9 个月。与其它林业钻蛀性害虫一样,该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使用化学防治药效难以发挥,从保护白蜡虫自身安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考虑,提出了简单适用的“虫种粒选”、“网袋放养”、“及时收包”相结合的蜡蚧长角象综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1]周 尧.中国昆虫学史[M].西安:昆虫分类学报,1981:41-42.

[2]段琼芬,马李一,郑 华,等.几种高级烷醇的研究概述[J].林产化工通讯,2005,39(2):42-47.

[3]王有琼,段琼芬,赵 虹,等.绿色产品-生物蜡[J].中国林副特产,2002(3):28-29.

[4]陈晓鸣,王自力,陈 勇,等.影响白蜡虫泌蜡主要气候因子及白蜡虫生态适应性分析[J].昆虫学报, 2007,50(2):136-143.

[5]张长海.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J].林业科学研究,1991,4(2):192-196.

[6]龙村倪.中国白蜡虫的养殖及白蜡的西传[J].中国农史,2004,23(4):18-23.

[7]陈晓鸣,王自力,陈 勇,等.环境因子对白蜡虫泌蜡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27(1):103-112.

[8]吴次彬,朱 伟,冉江红.对白蜡虫种虫和白蜡生产布局问题的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8(3):345-352.

[9]彭建文.湖南森林昆虫图鉴[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0]万益锋.白蜡虫放养袋防治寄生蜂和蜡象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1989,7(2):74-75.

[11]喻锦秀,张 烜.白蜡虫天敌寄生蜂种类、危害及其防治[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3):48-50.

[12]吴光金,万益锋,刘世悌.白蜡虫褐腐病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 1982,2(1):65-72.

[13]四川大学生物系昆虫组,四川乐山地区土产站,四川峨眉县土产公司.白蜡蚧长角象的研究[J].昆虫学报, 1976,19(4):401-409.

[14]赵养昌.捕食蜡蚧的一种新蚧象[J].昆虫学报,1976,19(3):339-341.

[15]芷江县罗旧白蜡林场,罗旧林业中学科研组.蜡蚧长角象和蜡虫寄生蜂简易防治[J].湖南林业科技,1976(2):28-29.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ntrol measurements of Anthribus lajievorus in Hunan

LIANG Junsheng1,ZHONG Fangzhu2,ZHANG Yurong1,YU Jinxiu1,BU Jun1,CHEN Yi1,YANG Maodong3
(1. 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Changsha 410004,China;2. Hunan Zhijiang Research Society of White Wax,Zhijiang 419100,China;3. Zhijiang Huayun White Wax Co., Ltd,Zhijiang 419100,China)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Anthribus lajievorus,which is an important insect pest of Ericerus pela,was studied by random sampling of standard sample plots at regular intervals and indoor rear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thribus lajievorus occurred one generation one year in Hunan,and the adults slept under the bark of the host plants,such as Ligustrum lucidum,for 9 months from the middle of June to early March of the next year.Adults laid eggs in the middle of March.In early April,larvae began to hatch and ate white wax eggs.The larvae had three instars,and feed on an average of 1 458 eggs per head during the larval stage.Nationally,this insect pest of the traditional Ericerus pela producing areas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wax producing areas and the new producing areas,with an average damage rate of more than 30%,the highest was 76.85%. As a traditional wax producing area, the damage rate of Hunan Zhijiang was 16.9%.A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 of Anthribus lajievorus was put forward,which was suitable for produc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selection”,“bag stocking worm” and “package recycling”.

Anthribus lajievorus;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tegrated control;Ericerus pela

S 763.38

A

1003-5710(2017)05-0079 -05

10.3969 / j.issn. 1003-5710.2017.05.017

2017-06-25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项目(201204602);湖南省林业科技计划(XLK201512)

梁军生(1981-),男,江西赣州人,硕士,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学与资源昆虫学方面的研究

张玉荣,男,研究员;E-mail:182524689@qq.com

(文字编校:张 珉)

猜你喜欢
芷江卵囊幼虫
难忘芷江红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飞舞吧,凤蝶
芷江受降纪念坊有感(外四首)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陈纳德在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