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的长尾在哪里?
——从长尾理论看报业转型

2018-01-05 11:04:10文/任
中国记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长尾报纸

□ 文/任 浩

一、广告的黄昏:预言变为常识

熟悉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人,对他的两本书印象深刻:《免费》和《长尾理论》。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安德森率先提出免费是商业的未来,世界就是交叉补贴的大舞台。正是得益于免费理论,BAT之后,中国互联网行业接续上演“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商业传奇。

而在《长尾理论》中,克氏大胆预测“商业的未来是小众市场”。今天,这个预言被谷歌、亚马逊、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巨头娴熟运用,成为掀起商业渠道革命的利器。

10年时间,预言变为常识。当互联网公司分享免费盛宴、舞动翩翩长尾,传统媒体厚积经年的商业模式却遭遇“广告的黄昏”。消长的逻辑,营销的秘密,或许可以从安德森发明的这条“尾巴”中一探究竟。

二、小百合的春天:长尾挑战大众市场

首先看长尾如何颠覆传统媒体对应的大众市场。长尾理论认为,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加速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

安德森分析了唱片行业和图书行业的销售规律,指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因为“消费者的兴趣已经多元化,他们正分散到越来越专项化的不同小圈子,越来越深入地探讨着圈内的主题爱好”。

长尾是丰饶经济取代匮乏经济的产物,也是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肥沃土壤中得以野蛮生长。其要素来自三种力量:

一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生产工具的普及,使每个人都成了生产者,业余者能大规模地志愿加入和业余参与内容生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我们正在由被动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生产者。

二是移动互联网前所未有的赋能,使每个人都成了传播工具,从而降低了消费成本。在中国,最年老的一代也在向互联网原住民靠拢,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6亿。传播工具的普及,使得成千上万个业余生产者创作的内容被观看、被欣赏、被喜爱、被埋单成为可能。

三是以算法为代表的推荐技术,帮助人们在数之不尽的选择中找到自己的最爱。别人的推荐成了穿过信息丛林的捷径。算法推荐连接供给与需求,带来全新的营销方式,使针对独特个人品味的小众产品(利基产品)有了广袤市场。

这三种力量叠加,使那些远离头部大热门、位于尾部貌似冷门的产品,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与大热门相抗衡的大市场。并且,这个尾部具有无限延长、无限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量。

那些藏在阴暗角落、被头部不屑一顾的冷门产品,“小百合也有春天”,它们像离离原上之草,朝着五花八门的个性化需求铺天盖地而来。

以此观之,传统媒体正是在从信息时代到推荐时代转变中,失掉了节奏,在从大众市场到小众趣味的分化中,迷失了方位。而长尾企业,真正把消费者看作有血有肉的人,有了它们的大规模定制化系统,消费者就不必再屈就于千篇一律的大众化产品。

三、饮水机的尴尬:长尾对报纸的冲击

正如移动互联网成就了一批财富巨人,也埋葬了一批传统行业,长尾蕴藏的利基能量,释放了大批小众,使个体得到极大解放,也让那些固守大众市场的行业茫然失措。

安德森曾经预言,长尾对传统高壁垒行业会形成冲击,报纸的衰落是最现实的例子。

以《纽约时报》为例。其头版下方的口号“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在一些人看来,“我每天都会看它一眼,只是为了试试看它是否仍然让我恼怒”。安德森认为,相比这些大众化的老媒体来说,直接面向利基的博客更有吸引力。因为在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每一个博客的读者定位都极端精确,远胜于一家报纸或一个电视新闻频道。

此说或许偏激,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麦克卢汉所描述的“部落化生存”正在成为网络时代的真实图景。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与我们志趣相投的人。人们正在分散到成千上万的文化部落中,部落之间的主要纽带已经不再是地理位置的邻近和工作场所的闲谈,而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满足所有人需求但独缺个性化趣味的“饮水机时代”,正在被百花齐放的小众文化时代取代。

在大规模定制化的利基市场面前,报纸越来越显得拙于应对和无所适从。

长尾对报纸二次售卖商业模式的冲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报纸的大众化属性,带着匮乏经济时期“饮水机”的烙印,无法更确切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媒体分析家文·克罗斯比说,每一个听众、观众或读者都是共同兴趣和特殊兴趣的独特混合体,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兴趣领域。而报纸的“大颗粒度信息”,基本指向是共同兴趣。问题是,这是一个消费由排浪型向个性化急速转变的时代,特殊兴趣比共同兴趣更能激发圈层共鸣,引发志趣相投,增强用户黏度。

(二)报纸广告依存度最高的那些大热门商品,受传播格局演变和商业渠道变化,纷纷转场移动端,或以线下拓展促进销售,或以数据监测和效果评估推动营销精细化,甚至许多热门品牌本身已经成为自带流量的入口级传播介质。如良品铺子,其官方微信粉丝超过1000万,自成魅力人格体。而处于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长尾产品,因其小或因其弱,尚无实力进入报纸传播视线,报纸的“大颗粒度宣传”也满足不了它们面向特定人群的精准推送。

(三)报纸的最大优势公信力、权威度,虽然仍然发挥着过滤器和推荐器作用,但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算法推荐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的当下,在人以群分、圈以趣聚、特殊兴趣主宰市场的消费场域中,报纸的过滤与推荐,因为缺乏用户思维、宣传本位主导之故,难以引发共鸣。旧的生产方式和发行模式,老少皆宜的受众群体,使报纸无法将分众内容和广告资讯精准地推送到目标人群,无力帮助人们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好东西。

四、纸媒的长尾:重构报纸朋友圈

就像免费是互联网行业的通用法则一样,长尾理论适用于一切商业领域。几乎所有的商业门类,都可以加上长尾这个后缀,加入到渠道变革的潮流中。

报业作为商业模式中的特殊门类,它的长尾在哪里?长尾理论主导商业世界,面对小众市场这个有待开掘的商业蓝海,报纸应该如何转型以适应这个小众文化时代?从以上分析出发,有四条路径或可选择:

(一)以共同兴趣为核心,构建覆盖小众文化的特殊兴趣群,搭建大众传播框架下的分层传播体系。

长尾理论认为,几百万个数十人的小众市场,比几十个百万人的大众市场更有价值。在未来,我们的文化将是以兴趣纽带为基础的广而杂的平行文化。放低身段拥抱小众,分层施策研究小众,解决小众之痛,满足小众之需,比固守大众更有未来。

报纸发行量急剧萎缩,且读者群体严重老化,原住民一代几乎已经远离报纸。但报纸品牌积累的共同兴趣,仍有相当量级的忠粉。当下之要,是以特殊兴趣为纽带进行读者分层,用户重聚,形成圈层化传播格局。跳出版面之囿,以品牌为背书,借势大平台,发力移动端,建设小而美的服务型兴趣社区,将读者分层迁移,逐群激活。衣食住行玩乐购,在报纸熟悉且能作为的商业领域,利用公信力这个兴趣引擎推动用户聚集,夺回圈层传播制高点。

(二)有限度地放弃热门市场,营销着力点转向发掘尾部富矿,重新构建报纸的朋友圈。

报纸广告的黄昏,缘于传播渠道多样化。大企业、大品牌、大热门,这些报纸辉煌时期的广告金主,不再可能与报纸维系大额投放关系,他们与报纸的合作,逐渐演变成刷“存在感”的象征性投放。而那些新兴经济组织,正处于成长期、扩张期的创业公司,迫切需要公众传播以树立企业形象的小微公司,则是位于需求曲线右端的长尾,他们正是报纸新型朋友圈的潜在成员。

把潜在成员变成有效客户,不能沿用旧有的“交钱做广告”模式,长尾公司没有实力支付价高效低的版面广告费用。报纸营销,必须从以版面发生关系转为以传播发生关系,从以广告发生关系转为以服务发生关系,从以线上发生关系转为以线下发生关系。报纸进入行业组织、专业协会、各类经济共同体,研究他们的兴趣,呼应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痛点,以独家策划和整体解决方案,增强行业细分度,强化行业话语权,提升行业影响力,让长尾企业坐上报纸传播正席,必将催生新的商业机遇。

(三)脱“书”向实,头尾兼顾,构建多维度、多介质的影响力平台。

《创业家》杂志孵化的“黑马营”成为市值过亿的上市公司,秘诀是两个字:脱媒。脱“书”,即跳出媒体思维,强化产业思维、商业思维,从解决用户痛点出发,基于报纸核心品牌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盈利系统。《糖烟酒周刊》转型为华糖传媒,《快乐老人报》转型为老年产业集群,皆为脱媒之功。

无论热门市场还是长尾市场,对报纸这个最古老的传播工具依然心存敬畏。宣传的需求、合作的需求、共赢的需求,与日俱增。只谈广告,路愈逼仄;换一种方式做朋友,则海阔天空。长尾企业蕴藏的巨大传播红利,正是报纸驰骋的天地。把热门市场的剩余能量与利基市场的潜在能量连接起来,以原创内容生产平台为基点,逐层构建人群细分、信息垂直的分发平台,自带流量、持续造浪的项目平台,资源互补、连接开放的合作平台,报纸的传播渠道、商业逻辑将极大丰富。

(四)坚守专业主义内容提供,强化过滤器功能,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巩固共同兴趣市场。

算法推荐在长尾时代如鱼得水,但也有致命伤,那就是人文情怀缺失,冷机器终究难敌跳动的心脏。报纸的专业主义生产,训练有素的信息筛选流程,近乎严苛的内容过滤机制,正是推荐时代芸芸长尾们梦寐以求的工具理性。

同时,主动嫁接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内容和服务分层分类推送,在与互联网公司共舞中细化送达方式,拓宽分发渠道,满足不断分化的特殊兴趣市场。正如安德森所说,尽管主流文化机构的衰落可能驱使某些人转向志同道合者的小圈子,但假以时日,人类的好奇心和无限信息的共同作用将把大多数人变得更加开放,绝不会更加狭隘。

所有的行业都有无限多样化需求的顾客,数字化的神奇效率引发的品种大爆炸,也将拓展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报业也不例外。要想熬过黄昏到黎明的“黑障期”,我们就要俯下身子,用放大镜仔细审视这个神奇的长尾,掌握它的风向,号准它的脉搏,发现未知,探源取流,聚小市场为大增量,走出不同寻常的转型之路。(作者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经管办主任 )

猜你喜欢
长尾报纸
基于动态语义记忆网络的长尾图像描述生成
报纸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幽默大师(2018年5期)2018-10-27 05:53:50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追踪长尾豹马修
报纸
长尾分布的网络作品版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