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树英
解密避孕:为什么明明采取了措施还会怀孕
文/刘树英
当你沉醉在翻云覆雨中享受床笫之欢时,你是否容易因激情燃烧而忘记了避孕?或者你的避孕方式正确有效吗?你了解避孕失败的原因吗?这里为你解读避孕失败的原因所在并给出有效建议:
对于18~39岁的女性,在服用避孕药时,如果其体重等于或大于58千克,避孕失败的可能性在60%以上。因为身体质量偏高的女其新陈代谢通常较快,要防止受孕就需要更多的荷尔蒙,并且通常避孕药都有溶脂作用,所以较多的脂肪更容易“挽留”住避孕药的有效成分,阻止其进入血液中去发挥作用。
建议:对于体重超过58千克的女性,最好请医生提供更可靠的避孕方法,如避孕套、宫内避孕器等。
采用避孕药避孕需要长期坚持,即使在“安全期”。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当你与一群女性长期共处时,你们的月经会不约而同地到来,本来相差半个月的,没过几个月,就变得只差几天了。其实这种被科学家证明了的“氛围荷尔蒙”是完全可以使“安全期”失效的。
另外,在性高潮下的性爱同样容易导致受孕。那是因为快感在子宫和卵巢那里发生了震动。如此敏感的卵巢里,可能正好有一个卵子尚未发育完全或者完全消退,它就可能受到刺激而蹿出来导致怀孕。
建议:坚持在“安全期”服用避孕药物,或在性爱中使用避孕套。
避孕药通常分为长效、短效和速效3种,没有弄清药物功效,即使服用也可能无效。
长效避孕药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效,它需要一月一次坚持服用,如果停止,那么避孕将失效。而且长效避孕药的药力起效时间缓慢,如果你的性爱不是很规律,建议不要使用这种避孕药,即便对于突发激情后的补救工作也是无效的。
建议:性生活比较规律,又不喜欢每天服药的人,可以采用此法避孕,但是由于每月的天数不同,所以服药时最好能将下一次服药的时间提前1周。
短效避孕药要求每天坚持服用,如果忘记,那避孕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短效药的最佳效力集中在12小时内,24小时后对避孕的保护作用可能降低,应该立即补吃1片,同时下一片药应在常规时间里继续服用。
建议:如果出现忘服,在以后7天内的性爱要加用屏障避孕法,如使用避孕套。
速效避孕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间上不受月经限制,月经周期的任何一天开始服用都能发挥效果,适合性生活不规律、短期同居的情况,药物成分有炔诺酮片、甲地孕酮等。
建议:含炔诺酮成分的避孕药最好在性爱当晚开始服药,接着每晚服短效避孕片至性生活暂时告一段落,用药后有效避孕率为99.5%。
含甲地孕酮成分的避孕药需要在第一天中午和晚上各服1片,以后每天晚上服用1片,性爱结束第二天早晨加服最后1片。
速效避孕药虽然使用方便,但每片药所含的剂量多,因此副反应较多,所以只能短期使用。
紧急避孕的成功率在70%左右,所以在使用紧急避孕药后必须采用经常性的避孕方法。
如果在服用第一片紧急避孕药的时候已经怀孕了,采用紧急避孕是无效的。
建议:紧急避孕药应该在性事后72小时内服用。
紧急避孕药并非常规避孕药,作为紧急避孕的专用药品,只是在避孕失败的紧急情况下偶尔使用效果是好的,但若将其作为常规避孕药使用,则不能对症有效地发挥它的良好作用,因此效果也自然要比常规避孕药的效果差些。如果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在一个完整使用年中失败率要比常规避孕药高,所以紧急避孕药不适合常规使用。
建议:紧急避孕药一年之中最多只能服用一两次!因此在使用过紧急避孕药后应采用口服长效或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或者屏障法进行避孕。
性爱过程中,如果避孕套发生破漏,或者在抽出时脱落,甚至离开时间过长,都存在精液流出的危险。据调查显示,无论避孕套的质地有多好,其真正有效率为86%左右。
建议:即使使用了避孕套,最好也提前服用口服避孕药配合使用。
其实不管是用药还是使用其他的一些方式,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全避孕。
月经期间就不会怀孕吗?由于精子可在阴道内存活3~4天,有时女性会在月经来潮的同时排卵,或者在月经过后很快排卵,尤其是在月经周期较短时。所以即使是在月经期间,同样也有可能造成怀孕。
建议:在性爱之前最好了解清楚一些避孕小常识,才能将避孕的工作进行得更加完善。
不顾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为图方便而随意采用节育术、节育器来避孕,结果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生殖道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妇科专家指出,由于选择的避孕方法欠妥,许多育龄妇女除了内分泌紊乱外,还出现生殖道疾病和隐形贫血症状,经常头晕眼花,在日常内科门诊中往往又查不出到底是何原因引起,使病情变得严重起来。
建议:国际上育龄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已经达到40%左右,而国内口服避孕药物的使用率仅占2%~3%,妇女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来选择最合适的避孕措施:新一代口服避孕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已获首肯,不但可有效避孕,还可使妇女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随着现代都市女性越来越独立,她们更加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即使是在性爱之时,选择好避孕的方式已不是单纯地避免怀孕,而是从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生活状态,能更主动地关爱自己身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