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电子产品焊接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4 12:02杨国辉钟川桃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29期
关键词:焊接技术实践教学翻转课堂

杨国辉 钟川桃

摘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及理念不同,翻转课堂拓展了教学实施场所,颠倒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电子产品焊接技术为实践类课程,为保证学生充分实践,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教学时间普遍存在课时不足的情况,这正是翻转课堂能解决的。以高职校中电子产品焊接技术为例,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该领域相关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焊接技术;实践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9-0144-02

Abstract:With the differ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ideas, the flipped classroom has expanded the teaching practice place, it reverses the teaching mode of "teaching after learning first", it making the study more flexible and active,so that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s stronger. The electronic product welding technology is a practical cours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full practice of the students, 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time in the teaching time of teachers'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can be solved by the overturned class. Taking the welding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produc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of overtu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practice teaching, and provides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scholar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flip classroom;welding technology;practice teaching;application

随着半导体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电子工业技术已获得空前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电子封装技术、半导体回路设计和制造一起被称为半导体微电子产业的三大支柱,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产业基石。在普通高职院校中,电子产品焊接技术课程是电子工艺与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同时,它也是电子制造企业培训不同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性课程。电子产品焊接技术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电子产品焊接技术实践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早在2000年由美國迈阿密大学莫里·拉吉在讲授“经济学入门”这门课程时提出。随后,2007年美国高中的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两位化学老师成功实践了翻转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逐渐清晰并在世界各地都引起广泛关注[1-3]。我国翻转课堂的实践始于2011年的重庆市,后发展为“慕课联盟”及成为现在的信息化教学热点[4]。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对课堂要学的知识点或技能通过视频等资料进行学习,初步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上老师根据课前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答疑,课后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拓展,翻转课堂将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5-6],国内外众多的主要媒体包括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都对翻转课堂这教学模式进行了报道。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颠倒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最优化利用课上时间,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做到时间的充分利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随着教学手段日益的多样化和智能化,当前国内翻转课堂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其一为教学过程的变化,其二为课内教学活动的调整。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颠倒的全新教学模式。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评价方式设计。

学习目标设计具有一定的引导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是整个翻转课堂就教学模式设计的关键。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是课堂的主体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翻转课堂关注的主体为学生,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知识点,围绕教学目标采用教学方法、规划教学时间,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目标设计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一方面可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求知欲望并转化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之后将有自我效能感,能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目标的评价功能的考察方法包括考试及多元评价。教学策略设计包括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要和培养目标相契合,需更加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合作、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翻转课堂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网络,教师针对网络上不足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制作教学视频。学习活动设计是由老师教和学生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参照 ARCS 动机理论,利用不同的教学结构来积极的刺激和引导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轻松。翻转课堂的独有评价方式是考查和考试相结合,确立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与有效的测评手段。评价方式设计包括三个部分,教师评价、组员评价、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只是重要的一部分,还要综合考虑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对自身表现的评价。

3 翻转课堂在电子产品焊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焊接一般分为手工焊接与自动焊接,电子产品焊接技术的实验设计基本为手工焊接。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有限,自动焊接技术的理论对学生的要求也降低为只作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子产品焊接技术了。电子产品焊接技术前期以培养学生制作电子产品等能力为目标,重点讲授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电子产品的焊接技术,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焊接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团结协作能力。后期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系统分析能力,判断由于PCB设计、材料、设备参数、工艺规范及天气变化引起的品质变化,进而达到改善焊接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让学生进入企业时能直接创造价值。

电子产品焊接技术教学过程一般是由“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两部分构成,理论讲解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练习”部分则为学生在学院实验管理员的带领下进行电子产品焊接练习。教师在讲授理论课过程中,由于信息量大、步骤操作较多,所以基本上每节课都为“满负荷”状态,学生很难跟上教师授课的知识点。课上大部分时间为教师主导,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很低,学生一旦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导致了大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涣散的问题,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而教师由于课程安排任务繁重,将不能很好地一对一辅导,与翻转课堂相比,缺乏知识的柔性传播。因此,高职院校电子产品焊接技术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一般采用“微视频”资源,依据电子产品焊接技术的特点,将教学视频细化,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较枯燥的理论知识,诸如,波峰焊接技术工作原理、波峰焊接技术主要应用领域、预热工艺技术及规范、助焊剂涂覆工艺技术及规范等,传统课堂教师只能讲解一遍,而很多学生并不能充分吸收知识要点。课前学生通过“微视频”等自主学习材料完成“先学”,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前了解响应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则可以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详细讲解,达到教学资源利用最优化配置。

以电子产品焊接技术中的 “波峰焊接技术工作原理”为例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课前完成知识传递,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课前,学生根据自学多媒体电子教材(电子教材、微视频等)了解波峰焊的基本概念,微视频将波峰焊的整个微观过程通过动画表现出来,将“熔融的液态焊料,借助与泵的作用,在焊料槽液面形成特定形状的焊料波,插装了元器件的PCBA置于传送链上,经过某一特定的角度以及一定的浸入深度穿过焊料波峰而实现焊点焊接的過程”文字动画化,枯燥的文字生动形象化。将波峰焊机的工位组成和功能动画化,并展示波峰焊装置诸如日东厂家的MWSI波峰焊机,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当进行了如此丰富的指引之后,学生对这一个知识点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此时进入课堂,教师将视频内容衔接起来,理论知识细化。在课堂中,教师以过程为主导引入“这个过程为什么是这样的?”,诸如焊点成型原理、焊接材料物理性质影响、锡炉参数设定、影响焊接品质主要因素等等。课堂教学过程完成自学检测、反馈讲评、提出问题、师生活动、解决问题、课堂检测、及时反馈,通过这些“教与学活动”达到让学生知识内化的效果。最后,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并观看微视频完成教师的作业讲评。

4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和生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解决对学生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也促进了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实践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职电子产品焊接技术中推广及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拓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左小翠.翻转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 钟海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 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5):74-82.

[4]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7):5-16.

[5] 咸立伟.谈电子电路的组装与焊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21(24):328-329.

[6] 胡志勇.适应发展新需求的电子产品焊接技术[A].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分会.2011中国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分会,2011:5.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焊接技术实践教学翻转课堂
浅谈《焊接技术》的课堂教学与实践
探究校企合作推动中职学校焊接实训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