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再改进

2018-01-04 12:06姜跟华
化学教与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银白色铜丝中学化学

姜跟华

摘要:在对目前已有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改进方案进行分析、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硝酸银溶液浓度大于10%即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

关键词:铜;硝酸银;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11-009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11.032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页“探究”中提出:“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看似十拿九稳的探究实验,却在实验教学中发现:铜丝表面会发黑,或出现灰色物质,很难看到银白色物质出现,同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这种“异常”现象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二、实验研究

1.研究现状

笔者对该实验已有的改进方案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加酸法”。田博文和刘怀乐提出,可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可以在2—3min内观察到雪白的蒲公英花。

(2)“加热法”。朱红等提出可将2%—3.4%的硝酸银溶液放在温水中加热,然后插入铜丝,约8—10min后可观察到银白色银。李建生提出在0.125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滴入1滴稀硫酸,并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6℃,插入打磨后的铜丝,1—1.5min后可看到耀眼闪光的白色晶体状银。

(3)“浓溶液法”。戚万友提出,在滴加稀硝酸的同时,实验要用现配的浓硝酸银溶液,20s就看到灰白色的海绵状银,1.5—2min可观察到溶液为蓝色;曾华等则直接用饱和硝酸银溶液,5s就能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银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在对上述改进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和研究后发现,“加酸法”和“加热法”都有利于银白色银的观察,但发现它们都不能在短时间(例如3分钟)内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出人意料的是“浓溶液法”表现非常强劲,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时间还短。然而对于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改进,价格低廉应该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实验探究

(1)取铜丝绕成螺旋状,然后用稀盐酸处理,用水洗净,备用。

(2)配制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分别插入铜丝。

(3)观察实验现象(以3分钟为限)。现象如表1所示。

3.实验结论

(1)硝酸银溶液浓度越稀,铜丝表面越易出现黑色。

(2)硝酸银溶液浓度越浓,铜丝与它反应现象越明显。

三、教学建议

1.将铜丝绕成螺旋状(越紧密越好),用稀酸处理,洗净。加入的硝酸银溶液刚好淹没螺旋状部分即可。

2.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该实验作为演示实验,建议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40%左右(越浓越好)。如果将该实验作为学生实验,则建议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10%左右。

3. 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溶液颜色是从溶液表面往下逐渐变蓝的,说明生成的硝酸铜溶液密度小于硝酸银溶液的密度。同时教师应利用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阐述密度变小的原因,铜变為银,相对质量由63.5变为216,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由硝酸银变为硝酸铜,相对质量由340变为187.5,溶液质量减轻。这样理论分析与实验现象相吻合,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立足实验、探究新知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田博文,刘怀乐.Cu与AgNO3反应生成的Ag是什么颜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9):50-51

[2] 朱红,李树友.初中化学疑难实验的改进与创新[J].化学教育,2013(5):73-74

[3] 李建生.铜跟硝酸银溶液置换反应实验及机理分析[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04(2):16-17

[4] 戚万友.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改进[J].中学化学,2010(3):23

[5] 曾华,唐元会.“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实验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62

猜你喜欢
银白色铜丝中学化学
月 亮
HNO3和Cu反应实验再改进
见证电流
铜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创新设计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三千个月亮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六指保安”吴文权
Funny Questions
聚焦中学化学中的两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