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要] 目的 探讨“一对一”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 以2015年5月—2017年12月间在该院正规随访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史超过1年,应用“一对一”人性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期为72 d。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空腹血糖水平、葡萄糖耐受(OGTT)能力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护理相比,应用“一对一”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依从良好率提高,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葡萄糖耐受能力减弱,表现出更好的康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与康复效果。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模式;糖尿病;依从性;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b)-0116-02
2型糖尿病為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公众健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三多一少,体重减轻”,即多尿多饮多食。由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易受周围生活环境影响(主要为饮食与工作生活环境),导致病情易反复,增加了治疗与护理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状态,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压力[2-3]。“一对一”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健康问题为核心,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在护理工作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由特定的护理团队执行,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4-6]。1989年奋森宣言提出,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并对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可使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0%以上,减少糖尿病死亡率[1]。该研究用“一对一”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该院在2015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观察“一对一”人性化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且临床诊断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1年以上;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20~65岁,平均42.4岁。病程1~20年,平均8.6年。所有患者空腹血糖均高于7.8 mmol/L、餐后血糖高于11.1 mmol/L,均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8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一对一”人性化护理组;其中,常规护理组42例(男24例,女18例),“一对一”人性化护理组43例(男25例,女1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42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糖尿病护理,强调患者的饮食控制,加强患者饮食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形成“合理饮食,合理用药,积极控制血糖”的习惯,实现有效地控制血糖。同时,嘱咐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性。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则因人而异,采用预防为主。对于已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更加严密的监控血糖,及肾功能的监测。
1.2.2 “一对一”人性化护理组 43例患者除接受上述常规护理外,并由责任护理团队引导患者正确认知糖尿病的发展,定期向患者宣传糖尿病防控相关知识,如2型糖尿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日常护理等;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由医护患三方共同商定护理计划,让患者主动参与其中,更有利于护理计划的制定,同时有益于患者后期康复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并在后续日常护理中,利于医患关系的建立,促进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给予对症治疗,避免病情加剧和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告知患者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应对举措等。对于饮食,告知患者合理规范饮食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强度的运动锻炼,强调运动锻炼对于血糖维持的益处;此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积极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与心理引导,消除烦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并动员患者家属或亲戚朋友发挥社会和家庭关系提供帮助,促进患者的心理与身体康复。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时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空腹血糖水平、葡萄糖耐受(OGTT)能力的差异;采用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对出院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与糖尿病疗效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一对一”人性化护理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血糖水平下降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受能力比较,“一对一”人性化护理组患者葡萄糖耐受能力与葡萄糖清除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组,表现出更好的血糖控制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中,“一对一”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掌握能力、心理健康、情绪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具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7]。在治疗过程中,不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且糖尿病影响因素较多,许多患者及家属缺乏护理知识,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9]。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脱离医院后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差,造成病情反复,难控制等情况。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飞速提高与护理意识的日臻完善,新型医学模式逐渐发展成熟,在护理学科中逐渐发展形成了以患者为核心的“一对一”人性化护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护理团队以患者为核心,围绕患者疾病情况制定专一的护理计划,并由专业化的护理团队严格实施,使得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进一步执行。与传统的护理相比,“一对一”人性化的护理模式除了对疾病的诊断护理外,更注重对患者心理层面的护理[10-11];在护理过程中,引导患者了解学习疾病及常规护理方法等医学常识,培养患者的自我疾病管理意识;通过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护理消除患者负面情绪。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发现针对性的护理既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了患者的医嘱遵行性,更加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实现了疾病的有效治疗。人性化护理,将医、护、患及患者家属多房紧密联系在一起,护理人员不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而且能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的实现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帮助患者快速康复,获得健康。
[参考文献]
[1]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医学前言杂志,2015,7(3): 26-89.
[2] 范丽凤.糖尿病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 613-617.
[3] 鲁琦.如何做好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9): 158.
[4] 彭晓群.人性化護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96-97.
[5] 梁雁玲,杨洁薇,郑映龙.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9): 163-165.
[6] 刘清芳.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04-125.
[7] 于君.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 51-53.
[8] 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 974-976.
[9] 刘二瑛,王秀琼,袁玉环.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3): 111-113.
[10] 马骊.心理护理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9): 54-55.
[11] 范金英.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7): 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