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课堂教学浅析

2018-01-04 11:40朱珊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辅欣赏课音乐作品

朱珊

摘 要:音乐鉴赏课必须改革,实行将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主体回归”教学模式。音乐欣赏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从“导入、聆听、教辅(助)、思考、说(唱)、互动”这六个环节入手。

关键词:主体地位;导入;聆听;教辅(助);思考;说(唱)

对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及创作力培养和对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提升不仅符合现代音乐教学目标,也符合教育部实行素质教育的方针。因此,应该以感悟音乐为音乐教学的核心,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

音乐欣赏教学,需要让学生听赏多元化、创作风格不同的音乐作品。在对音乐的感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想象意境中。感受音乐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学生音乐感受力得到培养,不但能够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果,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因此,我认为音乐欣赏课必须改革,通过我在音乐课的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深入地学习音乐教学理论,并分析无数成功的范例,我觉得音乐欣赏课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应从“导入、聆听、教辅(助)、思考、说(唱)、互动”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导入

导入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感性接触教材,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在这种“美”的氛围中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就会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学生自然进入对音乐感性认识的初探阶段,激发了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数学生能够在第一次欣赏音乐时判断出音乐的感情和创作基调,但不能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理解。如在欣赏《梁祝》的展开部时,当封建主体一出现,学生可以明显地感到音乐情绪的变化,此时,我再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节的发展进行复听想象,感受呈示部与展开部不同的强弱速度所表现的不同情绪,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性认识、提高了学生认识的积极性。

三、教辅(助)

音乐作为人的精神食粮,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蒙古乐曲《森吉德玛》,对学生來讲,由于对蒙古的民俗风情了解不多,因此就很难体会两段乐曲的情感。在播放第一段乐曲的同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当第二段音乐响起,画面上出现了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学生被欢庆的气氛所感染。

四、思考

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在欣赏《蓝色多瑙河》时:学生闭上眼睛,跟随音乐的旋律进行想象,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思考三个问题:

(一)这首作品的节奏节拍有什么特点?

(二)这首乐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请你为乐曲设计标题:用心去感受音乐给人的精神享受,从中找出最符合该乐曲的答案。

五、说(唱)

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师表达音乐感受的唯一方式就是说话。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有了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音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

唱,在音乐欣赏课中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的,而是根据欣赏内容及学生程度选择主题音乐请学生视唱乐谱。如《梁祝》的主题音乐是该曲的灵魂乐段,贯穿全曲始终,同一主题在不同情境之中,表达的情绪也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背唱提高其感受力,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也起到积极作用。

六、互动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不但巩固和运用了学生的认知成果,也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升。学生听懂了一首乐曲并不代表欣赏课的结束,启发学生对乐曲进行再次创新和创造,才是欣赏课的主要教学目的。

以上六个环节,虽无明显界限,但又各有区别。音乐欣赏课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音乐欣赏课必将成为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就笔者分析,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教材上的音乐作品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必要的欣赏知识及相关的音乐理论存储量少。

(二)经典作品的创作理念和现代音乐的创作理念不同,很难获得现代观念强烈的学生的认同。

(三)学生获取音乐食粮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但社交媒体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尊重学生的喜好,把一些具有一定教学意义的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引进课堂进行教学,进行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引导,一定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赏习惯,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好的音乐作品成为每个学生的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广泛借助多种艺术形式,使较为抽象的作品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就一定会让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素质教育要求的落实,需要教学工作者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郁文武.音乐教育学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辅欣赏课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