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亿文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手术室麻醉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行手术麻醉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手术室麻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手术室麻醉;效果
手术室麻醉是多数手术患者需要预先做好的准备工作,关系着患者手术能否成功以及顺利实施,同时手术室麻醉护理也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对行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其负面心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对手术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行手术室麻醉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上述时期的92例行手术麻醉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麻醉使用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1.25±11.36)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1.06±11.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患者日常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麻醉前护理。严格患者术前检查,排除各种麻醉不利因素。为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醉的疑虑,护理人员应积极向其讲解麻醉相关知识,尤其重点介绍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与配合。医师在给患者实施麻醉前,既要认真核对使用药品、仪器正确与否,同时还要对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2)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在行手术麻醉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要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解答患者疑惑,指导患者学会放松心态,消除其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患者更加积极治疗。在与患者交流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语气平和,多给予指导性建议,争取患者信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麻醉后护理。在患者麻醉結束后,护理人员要小心将其推至病房,并与病房内护理人员交接好护理工作。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要向其询问有何不适,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旦出现,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将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N*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麻醉是大多数手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但由于患者对麻醉了解较少以及对麻醉药物的不适应,部分患者心理上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身体上则会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针对行麻醉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中,笔者选择我院92例行麻醉手术患者,对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正常生命体征检查,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等,另外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结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做好麻醉前及麻醉后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讲解麻醉相关知识,解答患者疑惑,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对行手术室麻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手术疼痛感,提高患者对麻醉的认知,从而消除自身紧张、焦虑感,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及护患关系改善都是极为有利的,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