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文辉
摘 要:新时期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而应该是公正平等而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工作效果,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公正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此,文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效高低,那么,怎样建立新型的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师生关系呢?
热爱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去爱每一個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有血有肉之人,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渴望教师的爱护与关心。在学生的观念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同时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和存在意义的评价,所以,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公正、平等与合作的观念,从而关心、热爱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一个学生往往就是从体验师生间的美好情感开始,继而懂得生活中的美好,发展成具有生气、活泼、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缺乏关心和责任感,采取厌恶、歧视的态度,动辄责骂学生,甚至拳脚相向;整天只有怨气、怒气,师生关系处于冷漠甚至紧张的状态,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的就是否定和排斥,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甚至厌恶,对老师的要求不但不听从,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更有甚者可能逃离学校,以致步入歧途。无疑这种教育是失败的。相反,当一个教师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教学上谆谆教导学生时,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好感,从而尊敬老师,进而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并努力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时师生之间就会驾起一座和谐的情感桥梁。当这种情感变成行动并进而养成习惯时,就会营造出一种民主、合作、平等的融洽气氛。
了解和尊重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教师公正、平等对待学生的关键。任何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教师必须对学生以诚相待,理解和尊重学生,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并在教育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多和学生接触,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喜好特长,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只有首先知道学生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把学生塑造成为这样的人。了解和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求教师树立“生生平等”观念,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事公正客观,克服偏爱和独宠尖子生,对后进生要多加爱护和帮助,以提高后进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教师还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我把握教育态度行为,一言一行都要慎重,避免有损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对学生的批评和表扬应该公正、实事求是,一旦在处理学生发生的各类事件中过急、过火或有过失之处时,教师应及时采取措施,适时运用心理补偿法,及时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或对立情绪,挽回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了解和尊重学生,就是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上换位思考,才能了解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善于向学生学习是维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与学生关系相互融洽一致,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扮演双重角色。教师既是教学目标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又是受教育者和学习者,学生既是教师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强有力的教育者。
师生共同追求真理,共同探索未知世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无二的世界。在学问面前,师生平等。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并毫无顾忌地同老师论战。而对老师来说,也是接受一种难得的挑战,学生是老师难得的对手。老师可以从自己的学生那里学到“激进”的思想,增强创造的活力。应该说善于向学生学习,是维系新型的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彩色纽带。
建立新型的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改革需要,又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我们疾呼:消除不平等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传统教育观念,建立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师生关系新理念,行动起来吧,行动起来!共同营造一个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教育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佑华.浅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建设教育,2010(2).
[2]唐煦海,陶启健.教育过程重在激励[J].广西教育,2000(2):11.
[3]王丽雅.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与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