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利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形状的影响进行分析,依托于对丹3363与丹玉86两个玉米品种的观察,就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和形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可以为玉米种植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形状;影响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场地选择了某玉米种植基地,试验研究材料选择的是丹3363与丹玉86玉米品种。玉米种植田地的前茬都是玉米,并且各个区域无论是在土壤肥沃程度,还是灌溉、肥料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别。
1.2方法
本实验所开展的玉米种植密度主要包括五个等级,即:5.2 5万株/hm2、6.00万株/hm2、6.75万株/hm2、7.50万株/hm2、8.25万株/hm2。种植方式选择的是裂区种植,所划分小区中,共种植三行,行长为4米,行距大约为63厘米。施肥依据750kg/667m2的比例进行。在规定时间内,开展追肥、灌溉、中耕以及除草工作。
在各个小区中,观察与研究对象是随机选取的,任意选择三株玉米即可,分别挂牌标记每株玉米的第五、十片叶子;进入乳熟期后,调查并统计这一时期的叶片数量,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五株玉米,运用游标卡尺对第三节中部区域的棒3叶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包括:面積、穗高、株高、茎粗以及长度等;在收获前期,调查并统计种植阶段内玉米的倒伏与空杆情况;收获全部种植区域的玉米,经过晾晒后,开展玉米承重工作,按照14%的含水量,对玉米种植产量进行计算。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玉米产量与性状是主要观察指标,关于玉米性状指标方面,指的是:叶片、株高、茎粗、穗高、棒3叶的宽度以及面积等等。
1.4数据处理
在该实验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方面,主要通过Excel2003与DPS7.05来完成。
2、结果
2.1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种植产量比较
在五种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中,就丹3363玉米品种来看,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高达11734.39kg/hm2,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9153.17kg/hm2。就丹玉86玉米品种来看,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高达10561.46kg/hm2,并且棒3叶宽度与面积也为最大值。由此证明,在玉米种植产量方面,玉米种植密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丹3363玉米品种中,相比较于6.7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7.5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产量增产11.96% ,相比较于5.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7.5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产量增产27.21%,差异也比较明显;关于种植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6.00万株/hm2、8.25万株/hm2的种植产量方面,三者之间差异不明显。在丹玉86玉米品种中,相比较于6.7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7.5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产量增产12.11%,相比较于8.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增产2.83%,差异比较明显。
2.2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性状比较
在一定玉米种植品种与密度中,玉米性状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在玉米品种中,叶片数量、空杆率与棒3叶面积方面差异比较明显;玉米品种不同,棒3叶的宽度也就有所不同;即使玉米品种不同,穗高、茎粗等其它玉米性状差异不大;玉米种植密度不同,棒3叶的面积与空杆率也就有所不同;玉米种植密度不同,棒3叶宽度与倒伏率之间差异性较大;在特定的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中,玉米性状不存在明显差异;关于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明显差异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种植密度不同,在相应值方面,丹玉86高于丹3363。在丹3363玉米品种中,伴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棒3叶宽度会出现降低情况。在棒3叶宽度方面,相比较于6.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5.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高出4.17%,二者之间差异不大,棒3叶面积最大值出现在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中。在丹86玉米品种中,棒3叶宽度最大值出现在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中,相比较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高出6.63%,相比较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高出8.57%,存在明显差异性。
第二,一旦加大种植密度,玉米植株的倒伏率和空杆率都会呈现出增加情况,关于叶片数量、茎粗、穗高与株高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变化。
结论
民以食为天,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农作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植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在对高产量品种进行推广的同时,还应当对玉米种植密度进行控制。通过本次研究工作,可以总结出:在丹3363玉米品种中,当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产量达到最高,当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产量则为最低;在丹玉86玉米品种中,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产量达到最高,并且实现棒3叶宽度与面积的最大值。由此可见,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玉米品种等情况,来对种植密度进行确定,从而达到确保增加玉米产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耿广涛,宋桂成,董文庆,江晨亮,许晓明,唐灿明.种植密度对不同叶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08):1589-1595.
[2]朱元刚,高凤菊,曹鹏鹏,王乐政.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06):1751-1758.
[3]冯鹏,申晓慧,郑海燕,张华,李增杰,杨海宽,李明顺.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及脱水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06):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