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飞翔
姜亮夫(1902—1995),云南省昭通市人,一代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历史文献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原名寅清,字亮夫,后以字行世。号成均楼,晚年自号北邨老人、天南矇叟。
家世经历
姜亮夫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乃晚清名士,受梁启超、章太炎影响颇深。姜亮夫幼承庭训,自小便随其父通读“十三经”等传统经典,打下扎实国学根基。1914年,姜亮夫入昭通县高等小学,1918年入读云南省立第二中学,读中学期间,姜亮夫通读了很多文学原典和学术著作,这些阅读成为他“后来学问兴趣转变的一个大关键”。中学毕业后,姜亮夫在遭遇了一番挫折后,终于在1922年以官费生资格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师从著名学者廖平、林山腴、龚向农、吴玉章诸公。蜀中四年,蒙诸位恩师教导,姜亮夫博览群书、为学日精,为日后治学奠定坚实基础。1925年9月,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姜亮夫就完成了他人生第一本著述——《昭通方言考》。
师范毕业后,姜亮夫先考入北京師范大学研究科,后又以“备取生”进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张济之诸公。清华国学院时期是姜亮夫一生求学的高峰时期,也是他思想及研究方向定型的关键时期。王、梁、陈诸公的学术思想、精神操守深深地影响了姜亮夫后来的学术生涯和为人处世。在清华,姜亮夫还结识了陆侃如、戴家祥、谢国桢、王力等。1927年2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之鱼藻轩,此后梁启超也去了天津,名重一时的清华国学院就此解散。
离开清华后,姜亮夫又拜于余杭章太炎门下,成为章门高足,深得章氏器重。1935年,姜亮夫在变卖了一些书稿后,自费前往巴黎大学攻读考古学博士学位。对于自己的这些求学经历姜亮夫自己后来曾这样回忆道:“我一生就读过四所大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给我影响最大的是二十年代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和清华大学研究院的读书经历……假如我有所成就,就是这些学校对我教育的结果。”(《忆成都高师》)
姜亮夫的一生,可谓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影。自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他便辗转各地,始终以教育为业。新中国成立后,姜亮夫先后任教于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姜亮夫一生写有专著数十部、论文百余篇,著述近亿字,涵盖了历史、语言、文学、楚辞学、敦煌学、文献学、训诂学、工具书编纂等诸多领域,堪称“一代宗师”。他曾说“我一生业绩只是读书、编书、写书,但我是一个兴趣极广的人,对中国的学术,我几乎都要尝尝味道”。表面上看姜亮夫是一个谦逊、低调的人,实则不然,就内心而言,姜亮夫是一个雄心勃勃、自视甚高的人,他一生都梦想建立一个“自己的,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学术体系。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尽管如此,姜亮夫在楚辞学、敦煌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今人是很难望其项背的,李学勤先生对姜亮夫治学的评价是“宽无涯涘”。
姜亮夫生来身体就不好,早年在蜀中时得过肺病,后旅法抢救敦煌文献吃尽苦头,视力大减,加之长年伏案工作,晚年时几近于盲人。1986年,爱人陶秋英去世,姜亮夫自己也做了一次大手术,“身体极为虚弱,每日枯坐斗室,已不能伏案工作……”。1995年,一代大师姜亮夫终以94岁高龄在杭州仙逝,走完了他波澜壮阔且悲喜交集的一生。
读书治学
姜亮夫自小便随其父通读格致教科书等新学书目,且熟识儒家“十三经”等传统经典,国学根基很是扎实。读中学期间,姜亮夫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原典和学术著作,如《三国演义》、《红楼梦》、《静安文集》等等,其中以《红楼梦》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那时姜亮夫整日手不释卷,沉醉在红楼长梦之中,而《静安文集》则让他耳目一新,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兴趣。青年时代的这些阅读成为姜亮夫“后来学问兴趣转变的一个大关键”。
就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期间,姜亮夫对于《诗经》、《尚书》、《荀子》、《史记》、《汉书》、《说文解字》等书目,已是领其要旨,了然于胸。这些系统的精读为他后来的学术之路打下了极为坚实的根底。此后他又就学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张济之、章太炎诸公,深得国学精髓。姜亮夫始终认为他学术成就的取得是和恩师的悉心指导有必然联系的。在《谢本师——学术研究方法的自我剖析》一文中,他不无感激地写道:“因为我一生的学术,不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同这几位先生都有关系。道路是他们给我指引的,目标也是他们给我定的,我就吸收了当前学术界许多新资料、新观点进我的思想体系中来,形成了自己学术研究的思想体系,但他们指引我的基本思想体系未变……”
姜亮夫治学严整,平日读书也很讲究方法和步骤。他广积资料,自编工具书,且极具系统性,这无疑是他取得学术伟绩的首要方法。在《自传》中,他说:“我的记忆力并不好,读书治学,于是用三到之功:眼到、口到、手到。(他读书治学喜欢做卡片,以便使其条理化。)我的卡片分三种:最大的写一书一文的提要,中号写一个问题材料目录,小号抄写资料。我还把一切有用的论文及一些诗文集、杂志的篇目,一本本抄好、订好,放在案头。”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写成的。此外,他还自己编录了大量的工具书,例如《莫高窟年表》等,这些于己于人都是大有益处的。姜亮夫治学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就《楚辞通故》而言,是他积四十年不断抄录各代楚辞学方面的零星资料,整理总结出来的,可谓是皇皇巨著。姜亮夫常说自己是个“钝根人”,治学就是用笨办法来做的。但正是这种“笨”办法,方显示了他的大智慧和深厚功底。
姜亮夫谈到自己的治学要诀,他曾归纳为“八不主义”,即: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不汉不唐、不心不物。为此,他还将其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八不斋”,并自称“八不斋主”。在《谢本师——学术研究方法的自我剖析》一文中,姜亮夫就“八不主义”给出了如下解释:“不中不西:不是中国的,也有中国的;不是西洋的,也有西洋的。不古不今:不是完全古代的,也有古代的;不是完全现代的,也有现代的。不汉不唐:不完全根据汉代人注,也不完全根据唐代人的注释。不心不物:我既不是唯心主义者,也不是唯物主义者。”endprint
姜亮夫治学谦虚谨慎,历来讲究求真务实,不因循守旧,勇于突破创新。他反对不实的学风,强调治学须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丝毫懈怠,半点马虎,并主张“以实证定结论,无证不断”,这与胡适之先生“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然后可说三分话”的治学原则是一脉相承。先生多次勉励青年人要有“永久坚强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艰苦卓绝的气概,不作浮夸,不为文痞”。这话如空谷足音,发人深省。
爱情婚姻
姜亮夫出身书香门第,受父母熏陶,自幼便聪慧过人。据其女姜昆武在《姜亮夫全集后记》中所述:“据传祖上是武将,不知何时迁自南京,到云南镇戍边陲。因姜氏先祖教子有方及注重文教的淳厚家风,使先君父辈姜思让公弟兄四人一榜三举人,先君的大伯、四叔还留学日本,后还乡办学,在当地颇得风气之先。”姜思让乃晚清名士,受梁启超、章太炎影响颇深,深谙法律,思想进步。姜亮夫在其《自传》中说道:“父亲名思让,是个维新人物,清末京师大学堂学生,武昌起义后返家,领导地方光复事业。云南护国之役,他又领导昭通募捐济军反袁。”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姜亮夫的父母很早就给姜亮夫物色了一位银商的孙女,姜亮夫当时以“齐大非偶”为由坚决辞掉了这桩婚姻。此后在南通,经人介绍,姜亮夫认识了当地一位名门闺秀,彼此也很投缘、相处融洽,但对方要求姜亮夫必须永远生活在南通,这是姜亮夫所不能同意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姜亮夫认为南通非久留之地,所以便托辞拒绝了。
后来,姜亮夫从无锡来到上海。不久,他爱上了上海当地一位巨商的女儿,此女特立独行,虽生长在豪门,却很独立,且多才多艺,颇有思想。当时二人地位悬殊,但两颗年轻的心一旦接触便奋不顾身地燃烧起来,二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很快就相爱了,且愈演愈烈。但是不幸的是,这位美丽的女孩,后来却患上了一种传染病,与其父母相继死去。天人永诀,此恨绵绵。这对当时姜亮夫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他痛哭流涕,柔肠寸断,悲不能自已,甚至一度想投黄浦江来殉情。这段恋情对于姜亮夫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后来在《哀思初恋史》中,姜亮夫不无感慨的说:“事隔快六十年了,这段哀思我从未对人说过,一直隐痛在胸中……”
文人总是浪漫的,美丽的邂逅也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1935年,姜亮夫前往法国留学。在巴黎这座浪漫之都,姜亮夫一度差点上演出一段异国恋情,好在姜亮夫此时已心有所属,谢绝了那位法国多情女郎的一片深意。此时姜亮夫已有心仪之人陶秋英。
陶秋英原籍苏州,长于上海,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擅长古典文学及文论,出版过《中国妇女与文学》、《汉赋研究》、《宋金元文论文选》等专著,且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是一位难得的江南才女。姜亮夫与陶秋英是典型的“师生恋”。陶秋英是姜亮夫在上海持志大学时的一名学生,因为倾慕姜亮夫的才华,逐渐对其产生爱意。陶秋英与姜亮夫的恋爱遭到陶父的坚决反对。陶秋英的父亲很是顽固,始终不肯接受姜亮夫。无奈之下,陶秋英只好违背父命,在金松岑等多位师友的大力相助下,于1938年与姜亮夫在上海结婚。多年苦恋终成正果。
婚后,陶秋英很快便辭去厦门大学和浙江师范学院的教职,在家相夫从教,原因是姜亮夫体弱多病。陶秋英不愧是一位贤妻良母。姜亮夫曾深情地写道:“有时我上课时,妻子陪我一起去,我在讲台上讲,她在黑板上写提纲。”(《从浙江师范学院到杭州大学》)场面很是感人。姜亮夫的很多著作都是由陶秋英帮助整理、抄录、校对而最终成书的。对于自己的婚姻,姜亮夫在《错综复杂的婚姻问题》一文中这样说:“……我们五十年的夫妻没有出过一点问题,因此我说我们的婚姻是满意的。许多朋友都说我们两人叫作恩爱夫妻,我觉得‘恩爱两字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姜亮夫一生多病,然终以94岁高龄辞世,这其中与陶秋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照料密不可分。
(责任编辑:顾鸿)endprint